曾聞
獼猴桃又名藤梨、木子、楊桃、羊桃、陽桃、奇異果,為獼猴桃科植物獼猴桃的果實(shí)。漿果卵狀或近球形,密生棕黃色長硬毛,果皮黃褐綠色。種子細(xì)小、多數(shù)、黑色。果期八至十月份,秋季果實(shí)成熟時采收。
獼猴桃原產(chǎn)自我國,歷史非常悠久。在古代被稱為“萇楚”,春秋時期的《詩經(jīng)》之《檜風(fēng)·隰有萇楚》中有“隰有萇楚,猗儺其枝”的詩句。南朝宋人謝靈運(yùn)所作《山居賦》中有“楊勝所拮,秋冬可獲”的詞句。唐代詩人岑參所作《宿太白東溪李老舍寄弟侄》詩中有“中庭井欄上,一架獼猴桃”的詩句。獼猴桃在古代主要被作為藥物使用,作為水果被普遍食用是近百年的事。唐代陳藏器所作《本草拾遺》、唐代孟詵所作《食療本草》、宋代馬志所作《開寶本草》、明代李時珍所作《本草綱目》等歷代本草著作中均收有獼猴桃。
獼猴桃每百克含維生素C100~400毫克,鈣3.5~5.6毫克,鎂16~19.7毫克,鉀264毫克,鈉7毫克,鐵0.4~1.6毫克,還含有蛋白質(zhì)、糖、脂肪、維生素B1、有機(jī)酸、色素、獼猴桃堿等。獼猴桃含有蛋白水解酶,能幫助肉類消化,阻止蛋白質(zhì)凝固;含有纖維素和果膠,有促進(jìn)腸道蠕動的作用。研究發(fā)現(xiàn),獼猴桃可作為汞的解毒劑,使血汞下降,肝功能改善;藥理研究顯示,獼猴桃鮮果及果汁制品,可防止致癌物質(zhì)亞硝胺在人體內(nèi)生成,還可降低血膽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常吃獼猴桃及其制品,對高血壓、高脂血癥、冠心病及癌癥等有預(yù)防和輔助治療作用;獼猴桃對小鼠艾氏腹水癌的生長有明顯抑制作用;獼猴桃汁對人體有降血脂作用,有阻礙腫瘤發(fā)展的作用,可增強(qiáng)缺氧耐受力。獼猴桃含有合成的多種氨基酸、泛酸、葉酸及黑發(fā)的鉻氨酸等物質(zhì),并含有合成黑色顆粒的銅、鐵等礦物質(zhì)和具有美容作用的鎂,因此被人稱為“美容果”。
獼猴桃于本世紀(jì)初相繼傳往英國、美國和新西蘭等國家,在引種成功后被大量栽種,尤其是在新西蘭,獼猴桃已成為該國第二大出口水果,俗稱奇異果。獼猴桃果實(shí)肉肥汁多,清香鮮美,甜酸宜人,可生食,還可加工制成果汁、果醬、果酒、果干、果脯等。如今獼猴桃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喜愛的水果,被譽(yù)為“世界水果之王”。
獼猴桃入藥始見于唐代陳藏器所作《本草拾遺》,其性寒味甘微酸,可清熱生津、利尿通淋,適用于煩人口渴及熱淋、石淋、小便澀痛等癥。時值猴年來臨之時,幫您選擇幾款方便實(shí)用的獼猴桃食療方,定能為您的健康起到保駕護(hù)航的作用。
獼猴桃紅棗茶。用獼猴桃100克,紅棗25克,紅茶3克;把獼猴桃、紅棗洗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30分鐘,當(dāng)煮至500毫升時再加入紅茶,繼續(xù)煮1分鐘即成;用法是每日早、晚分飲;此茶的保健功效是健脾益氣,解毒抗癌。適用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血尿及消化道癌癥等病癥。
獼猴桃蜜茶。用獼猴桃2枚,蜂蜜30毫升;把新鮮采摘的獼猴桃用冷鹽開水浸泡片刻,洗凈,剝開,取其果肉,切碎,搗爛,研成細(xì)糊狀,加冷開水?dāng)嚢?,調(diào)成黏稠汁液,兌入蜜蜂,加冷開水至300毫升,混勻即成;用法是每日早、晚分飲;此茶的保健功效是清熱解毒,滋補(bǔ)抗癌。適用于貧血、壞血病及食管癌、胃癌、大腸癌等病癥。
獼猴桃羹。用獼猴桃150克,白糖25克,濕淀粉適量;把獼猴桃洗凈,去皮,包入紗布內(nèi)擠汁。鍋上火,放入水,加糖,燒開后,放入獼猴桃汁煮至開,用濕淀粉勾芡,出鍋晾涼即成;用法是上、下午分食;此款的功效是清暑解熱,補(bǔ)血強(qiáng)身。適用于中暑、貧血及各類癌癥等病癥。
獼猴桃粥。用獼猴桃4個,大米100克,紅糖20克;先把獼猴桃洗凈,切碎,搗爛,放入紗布袋中擠壓出汁液。然后把大米淘凈后入鍋,加適量水,小火煨煮成稠粥,粥成時調(diào)入獼猴桃汁液,加入紅糖拌勻,再煮至沸即可;用法是每日早、晚分食;此款的功效是健脾和胃,清熱解毒,抗癌消腫。適用于慢性胃炎、胃竇炎、潰瘍性結(jié)腸炎及食管癌、肺癌、鼻咽癌、大腸癌等病癥。
獼猴桃醬。用獼猴桃500克,白糖250克;把獼猴桃洗凈,去皮,切碎。鍋上火,放入水,加糖,待開后放入獼猴桃肉,煮至獼猴桃肉成醬時,離火,趁熱放入容器中,封口即成;用法是當(dāng)點(diǎn)心食用,量隨意;此款的功效是解毒除煩,和胃降逆。適用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貧血等病癥。
冰糖獼猴桃。用獼猴桃250克,冰糖適量;把獼猴桃洗凈,去皮,切成塊,置于碗中,放入冰糖,上籠蒸至獼猴桃肉熟爛,取出即成;用法是當(dāng)點(diǎn)心食用,量隨意;此款的功效是解熱止渴,和胃降逆。適用于壞血病、慢性肝炎、習(xí)慣性便秘、痔瘡出血等病癥。
糖漬獼猴桃。用獼猴桃250克,白糖100克,蜂蜜50毫升,檸檬汁少許;把獼猴桃洗凈,去皮,瀝水。鍋內(nèi)加白糖、蜂蜜、檸檬汁及適量清水,上火,將獼猴桃放入鍋內(nèi),煮至呈深黃色,晾涼至容器中封存即成;用法是當(dāng)點(diǎn)心食用,量隨意;此款的功效是和胃降逆,增進(jìn)食欲。適用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及消化道癌癥等病癥。
蜜餞獼猴桃。用獼猴桃500克,蜂蜜100毫克;把獼猴桃洗凈,去皮,切成丁,放入鍋內(nèi),加水適量,小火煮至八成熟時,加入蜂蜜,再煮至熟透,收汁,待冷,裝瓶即成;用法是當(dāng)點(diǎn)心食用,量隨意;此款的功效是滋補(bǔ)強(qiáng)身,防癌抗癌。適用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及鼻咽癌、乳腺癌、肺癌等病癥。
獼猴桃生食方。用獼猴桃6枚;把成熟的獼猴桃鮮果浸泡于溫開水中,反復(fù)洗凈,剝開獼猴桃外皮即可食用;用法是每日3次,每次2個,緩緩細(xì)嚼,徐徐食用;生食獼猴桃的功效是滋補(bǔ)強(qiáng)身,清熱生津,解毒抗癌。適用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竇炎、肺膿腫、鼻咽癌、肺癌、乳腺癌等放、化療毒副反應(yīng)等病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