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玲
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中,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基本的教學方式,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小學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讀,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感悟課文內(nèi)容,使抽象的文字符號折射出豐富的情感光芒,而且還能幫助學生培養(yǎng)語感和思維能力,是體現(xiàn)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重要特征。正如朱自清先生在《論朗讀》中所寫的:“讀的用處最廣大,語文教學中應(yīng)該特別注重它?!毙抡n標對第一學段的朗讀目標是“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能夠深入文本,讀得入情入境,必然是語文課堂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可是,由于低年級識字教學量較大,教學時間緊湊,有些教師急于完成教學任務(wù),在課堂上過多重視寫和說,而忽視了朗讀;此外,低年級的學生年紀較小,對語言文字的感悟不深,朗讀處于起步階段,這也增加了低年級朗讀教學的難度。那么,應(yīng)該怎樣幫助低年級學生打好朗讀基礎(chǔ),讓朗讀成為低年級教學的亮點呢?下面我結(jié)合教學實踐,簡單談?wù)勎业淖龇ê腕w會。
一、扎扎實實,練好朗讀基礎(chǔ)
朱熹在《朱子童蒙須知》中曾說:“凡讀書……需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遍數(shù),自然上口,久遠不忘?!睂τ诘湍昙壍膶W生來說,朗讀正確、通順是第一步。只有扎扎實實練好朗讀基礎(chǔ),才能談得上朗讀的“精彩”。在我的教學過程中,我時刻以朱熹老先生的話為朗讀目標,指導(dǎo)學生正確朗讀,打好基礎(chǔ)。
1.緊抓拼音,正確朗讀
低年級語文的兩大教學重點就是拼音和字詞。一直以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多強調(diào)識字寫字,忽略了拼音的重要作用。學生剛?cè)雽W,首先接觸的就是拼音學習,雖然有部分學生已經(jīng)受過學前教育,會讀拼音了。但是,不少學生還存在著普通話里夾雜方言,朗讀的聲調(diào)不正確,說話含糊、吐字不清的現(xiàn)象。所以,我在學生一年級時,就注意訓練學生清晰發(fā)音,大聲朗讀,做到“字字響亮”。
受方言影響,我的學生在前后鼻音、聲母n和l、平翹舌音的區(qū)分上還有一些問題。所以我在平常的課堂教學中,自己認真示范,讓學生仔細觀察教師發(fā)音的口型變化,再讓學生反復(fù)進行訓練,要求字字讀準。此外,還在教學課文時,讓學生自己尋找易讀錯的拼音,互相提醒,為學生的流利朗讀打下了基礎(chǔ)。
2.緊抓詞句,流利朗讀
在教學過程中,我常常發(fā)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有些學生朗讀時字音準確,但是讀得卻拖拖拉拉,斷斷續(xù)續(xù),把詞語都拆解開來,整篇文章也被拆分得支離破碎。其實,這是因為學生年紀小,識字量有限,還不能正確理解詞語的意思,朗讀中只關(guān)注到了字的讀音,才會忽略詞句之間的聯(lián)系。學生能夠?qū)W會在詞句中正確的位置停頓,那么學生就能學會通順流利地朗讀。所以我在教學中,不僅讀字音,還在詞語上下功夫,我讓學生在讀課文時找出自己喜歡的詞句,先自己讀一讀,再對課文里重點詞句進行朗讀指導(dǎo),讓學生讀出自己的滋味,讀出自己的理解。
比如在教學《春筍》時,學生找出的詞句有“喚醒春筍”“沖破泥土”“掀翻石塊”等。為了讓學生理解“喚醒”“沖破”“掀翻”三個動詞的意思,我一邊做動作,一邊示范朗讀,在三個動詞后面夸張地拖長停頓時間,讓學生明白停頓的正確位置。學生們立刻明白了我的意思,朗讀也通順流利多了。
3.緊抓標點,感情朗讀
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標點符號一直是他們?nèi)菀缀鲆暤?。而我們知道,標點符號是給朗讀插上感情的翅膀的關(guān)鍵。所以,在教學中我很重視標點符號的教學。我首先給學生講明逗號、句號、感嘆號、問號等標點的使用方法、停頓時間,還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及時給學生進行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的讀法訓練。如教學《問銀河》中,我緊扣“問”,指導(dǎo)學生疑問句朗讀時語氣要上揚,表現(xiàn)出“我”對銀河的好奇;在教學《世界多美呀》時,有這樣的句子:“原來世界這么美麗呀!”我提示學生感嘆號表達小雞對美好世界強烈的喜愛和贊美,讀的時候要加強語氣,聲音響亮。通過指導(dǎo),學生了解到標點符號背后的秘密——停頓的長短、語音的輕重、語調(diào)的升降,朗讀起來也有滋有味了。
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朗讀興趣
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钡湍昙墝W生的學習積極性以自己的學習興趣為轉(zhuǎn)移。有了興趣,學生就會產(chǎn)生強烈的“我要學”的愿望,教學效果自然事半功倍。因此,在低年級的朗讀教學中,教師應(yīng)該聯(lián)系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shè)生動有趣的朗讀情境,引發(fā)學生想象,促進學生思考,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體驗和感悟,讓朗讀成為學生自我表現(xiàn)的舞臺。
1.圖文結(jié)合
低年級的學生年紀較小,思維比較直觀。在教學前,出示課文相關(guān)圖片讓學生觀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還有助于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多媒體直觀手段、課文插圖等方法,創(chuàng)設(shè)出各種生動有趣的朗讀情境。當學生看見真切的畫面時,就會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比如在教學《再見了,北京!》這一課時,我對學生說:“2008年8月24日晚,第29屆夏季奧運會在北京落下帷幕。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鳥巢。讓我們重溫那激動人心的一刻吧!”緊接著,多媒體出現(xiàn)了群情沸騰的“鳥巢”、絢麗多姿的焰火、歡呼擁抱的運動員和觀眾……隨著一幅幅圖片的展示,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感知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把握了朗讀的整體基調(diào)。在朗讀課文的時候,學生們通過自己的朗讀,表現(xiàn)出了對奧運會的不舍與贊美。
2.適當范讀
閱讀,沒有感情是得不到回報的,或者回報甚微。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因為心理和年紀的因素,單憑自己的理解去朗讀一段文字往往是感情不足的,這時就需要教師的適當范讀創(chuàng)設(shè)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因為朗讀是“口耳之學”,朗讀教學的基本手段是“口授耳聽”。教師開篇的范讀能夠以聲傳情,形神兼?zhèn)?,便能先聲奪人,在不知不覺中把學生帶入文本的藝術(shù)境界。比如在教學《母親的恩情》時,由于故事年代比較久,與學生的生活有些脫節(jié),所以我開篇就采取了配樂范讀。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和我充滿感情的范讀,學生一下子就走進了文本,當聽到“他看到母親的頭上又多了幾根白發(fā),眼睛濕潤了”的時候,幾個感情豐富的學生也跟著抹了抹眼淚。一開篇教師的范讀能撥動學生的心弦,讓學生受到教師所讀文章情感的感染,與文章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不僅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朗讀興趣,也為感悟文章的情感奠定了基礎(chǔ)。
3.結(jié)合表演
低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想象力豐富,在表演的時候不僅能全身心投入,還能主動體會課文的內(nèi)容和所表達的感情。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讓學生邊演邊讀,在表演中創(chuàng)設(shè)情境。如教學《螞蟻和蟈蟈》時,為了體會螞蟻的勤勞,大熱天搬糧食累得滿頭大汗,我讓幾個學生上臺表演螞蟻,加上自己的動作,邊讀邊演“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幾個學生演得很認真,動作很賣力,連擦汗的動作都栩栩如生。學生們演得開心,讀得也精彩,不需要老師的講解,就在朗讀“滿頭大汗”這個詞語時加強語氣,體會到了螞蟻的辛苦。通過學生表演來創(chuàng)設(shè)情境,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朗讀興趣,也提升了學生的朗讀水平。
三、深入文本,讀出個性體驗
新課標提出:“朗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比~圣陶先生也說:“學語文要靠學生自己讀書,自己領(lǐng)悟?!币虼?,在課堂中,朗讀不是教師的專利,而是學生自由發(fā)展的舞臺。教師應(yīng)該帶領(lǐng)學生深入文本之中,讓學生充分感受文本內(nèi)容,在體會作者的心理與情感之后,還要努力為學生保留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讀出每個人心中的那份理解與感受。
1.深入文本,讀出精彩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碧K教版教材選入的課文文質(zhì)兼美,很適合學生們練習朗讀。每篇課文都蘊含了作者豐富的情感,展示了獨特的文學意境。要讓學生學會朗讀,教師就必須指導(dǎo)學生深入文本,潛心會文,領(lǐng)悟文本字里行間流露出的情感,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朗讀熱情,讀出滋味,讀出精彩。
如我在教學《鳥島》時的教學片段:
師: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寫了六月的鳥島是最熱鬧的時候,仔細讀讀這一自然段,想一想哪些詞語能夠表現(xiàn)出來?
生:我覺得從“鳥的世界”可以看出鳥島熱鬧,因為我們知道世界是很大的,整座島全部是鳥才能說是“鳥的世界”。
生:我找到了“密密麻麻”,鳥窩一個挨著一個才能說“密密麻麻”,多熱鬧??!
生:我找到了“到處都是”,鳥蛋隨處就能看到,也看出鳥島熱鬧。
師:大家找得都很準確!看到這么熱鬧的鳥島,你有什么感覺?
生:我好喜歡這樣的鳥島,真是生機勃勃!
生:這么多鳥兒、鳥窩、鳥蛋,真是太壯觀了,真想馬上去看一看!
師:你們都讀懂課文啦,文章的作者也和你們一樣,是滿心喜愛這熱鬧的鳥島??!帶著你的感受,再來讀讀這段文字。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高潮迭起)
在這個教學片段的朗讀教學中,我抓住了“熱鬧”這個關(guān)鍵詞,讓學生走進文本,深入和作者對話,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這里,學生的朗讀不再是簡單的嘴巴動一動,而是內(nèi)心的情感激蕩,朗讀教學也就水到渠成了。
2.個性朗讀,讀出韻味
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钡?,課文的情感、內(nèi)涵在不同的人讀來卻不是完全一樣的,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不需要給學生制訂一個標準讀法,而是要重視閱讀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和體驗?zāi)芰?。在教學中能夠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讀書,讓他們自己去體會、去感受,這樣才能真正得到屬于他們自己的感受,讀出個性化的體會。
在指導(dǎo)《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中“我想變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綠葉上”這句詩的朗讀時,我問學生:“你想怎么讀好它?”有的學生說:“我感覺透明的雨滴很漂亮,像鏡子一樣,我會讀這個詞的時候語氣加重?!庇械膶W生說:“雨滴睡在綠葉上,應(yīng)該很舒服,所以我讀這句話聲音會輕輕的。”還有學生說:“大片的綠葉像一張床,真好看,我會語氣上揚,讀出綠葉的美?!比齻€學生,三種理解,可是都言之有理,我鼓勵他們的個性朗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整節(jié)課學生讀得開心,文章也潛移默化地理解了。讀書是個性化的行為,理解的角度不同,自然讀出的味兒也就不同。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體驗,讀出自己的感受,這才是真正的“讀出韻味”了。
四、智慧評價,提高朗讀能力
評價是促進學習的有效手段,也是朗讀訓練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學習朗讀技巧,提高朗讀能力的重要階段。如果我們的評價只是單一的“讀得真好”“你真棒”“能讀得更好一些”這樣的泛泛而談上,那么對學生的朗讀是沒有指導(dǎo)意義的。在低年級朗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yīng)該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智慧的朗讀評價,調(diào)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提高朗讀效果。
1.教師評價,充滿智慧
(1)智慧評價在于鼓勵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授本領(lǐng),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钡湍昙墝W生天真活潑,喜愛贊美,所以教師在評價低年級學生的朗讀時,要以鼓勵為主,多發(fā)現(xiàn)閃光點,多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學生,讓學生產(chǎn)生賞識的快樂。我在教學《狼和小羊》中,一個學生朗讀狼氣沖沖地說:“你總是個壞家伙!我聽說,去年你經(jīng)常在背地里罵我,是不是?”聲音較小較柔。我鼓勵他:“你的字音讀得真準確!真了不起!但是你現(xiàn)在扮演的是狼哦,能不能拿出狼的氣勢好好發(fā)威呢?”學生再讀,有了一些進步。我繼續(xù)鼓勵:“呀,我們好像看見遠遠來了一只兇惡的大灰狼啦,你的進步真大呀!能不能再加強語氣,氣沖沖地再喊一喊呢?”三次朗讀,學生朗讀進步明顯,而且越讀越開心。最后我讓全班同學掌聲鼓勵他,從他開心的笑臉中我能看出這次評價增強了他的信心,還保留了他朗讀的興趣和愿望。
(2)智慧評價在于指導(dǎo)
低年級學生的朗讀基礎(chǔ)較弱,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加以鍛煉、提高。所以教師在評價朗讀時,一定要給予學生指導(dǎo),表揚讀得好的地方,對讀得不足之處要加以指正、修改。我在教學《小松鼠找花生果》的第一自然段“樹林旁邊長著許多花生,綠油油的葉子,黃燦燦的小花,真好看”時發(fā)現(xiàn),一年級的學生不會停頓,是一個字一個字讀的,我立刻對學生的朗讀給予評價:“字音真準,但是聽著卻有點累。老師有個好方法來幫助你,讀到‘樹林旁邊后面時微微停頓一下試試呢?”學生第二次朗讀明顯有進步了,我就此在全班指導(dǎo):“在讀長句子時,學會在句子中停頓,我們聽起來會更加舒服好聽。”在這種富于指導(dǎo)性的評價語言中,學生習得了朗讀要領(lǐng),強化了朗讀技能,朗讀水平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2.同學互評,充滿樂趣
現(xiàn)在的語文課堂不是教師的一言堂,而是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平臺。同學之間互相評價朗讀不僅對學生有吸引力,得到同班的稱贊和認可,還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在交流中提高朗讀水平。所以我在教學中經(jīng)常會請“小評委”來參與評價,讓學生圍繞朗讀的優(yōu)點和不足兩個方面來說。學生在傾聽別人的朗讀的同時,不僅可以學習正確的朗讀技巧,還在善意的提醒中幫助同學朗讀。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們樂意做“小評委”,在互相的評價中,語文課堂也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了。
總之,朗讀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環(huán)。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課以讀書為目的,教師若引導(dǎo)學生善于讀,則功莫大焉。”在學生朗讀的起步階段,低年級教師們應(yīng)該因勢利導(dǎo),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精心地指導(dǎo)朗讀,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讓朗讀真正成為語文課堂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