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緒翠
摘要:家長“請”不來,很大一部分是我們還沒能理解家長的情感。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關鍵詞:請家長;成績
大家知道,農村的學生家長真難“請”,尤其是成績和表現(xiàn)落后學生的家長更是難上加難。
九(4)班學生胡長范(化名),平日大錯誤不犯,小錯誤不斷,但家長從未到校配合教育學生。這次胡長范(化名)又因為一點小事惹是生非,隨著矛盾的升級與同學發(fā)生了肢體沖突。班主任第一時間想到了家長的配合教育,于是牛老師拿起電話,撥通了胡某奶奶的手機?!澳慵覍O子在學校出事了,出大事了!”語畢,“啪”,牛老師的電話掛了。十余分鐘后,牛老師的辦公室出現(xiàn)了一位婆婆,步履蹣跚、滿臉驚慌。見狀牛老師急忙上前,扶著老人:“不要緊張,不要緊張,孩子沒有什么,只是與同學發(fā)生了點矛盾,我的話讓老人家受驚了,就是想讓您過來配合一下?!边@時老太太才從滿頭霧水中明白過來,連聲說道:“好,好……”
沒幾日,七(4)班主任梅老師在處理本班學生刁小平(化名)犯錯時,慨嘆學生家長的難“請”,這時牛老師無不自豪地面授妙訣。梅老師聽后異常激動,立即撥通了刁小平(化名)同學母親的電話:“你家孩子在學校出事了,出大事了!” 語畢,“啪”,梅老師的電話掛了。不到幾分鐘,一個年輕的婦人推著幾乎摔壞的自行車跌跌撞撞地來到了學校,老遠就聽到:“我的孩子怎樣了,我的孩子怎樣了……”萬分驚恐。梅老師說:“刁小平(化名)同學沒事,我就是想讓你過來……”這時,年輕的婦人發(fā)怒了:“怪不得學生都討厭你,你就是這樣當老師的嗎?我要告你,我剛才在公路上差點被汽車撞死,要死了你得抵命,……”
學校領導得知此事,不得不參與處理梅老師與刁小平(化名)同學家長的糾紛。
老師們,你從上面的故事中領悟到了什么呢?!
從表面上看,兩位老師的做法似乎一樣;但細細推敲,又多有不同。
牛老師面對的是學生奶奶。奶奶平時未到校配合教育學生可能是因為腿腳不便,而且老人大多脾氣溫和,容易寬恕別人過錯。
梅老師面對的是年輕的婦人。這個年齡段的人生活壓力巨大,比較容易形成偏激的個性:從“推著幾乎摔壞的自行車”可以看出她對孩子的嬌慣和溺愛,以及驚恐程度;從“我要告你”又可以看出她個性的潑辣——對自己的缺點視若無睹,對別人的過錯無限放大,而且想象力驚人,善于講歪纏理。
牛老師面對家長到來的做法是“急忙上前,扶著老人”勸慰,主動道歉“讓老人家受驚了”。你想,反應遲鈍的奶奶怎么能立即發(fā)火呢?接下來牛老師再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一切工作也就水到渠成了。
梅老師見到家長火急火燎地趕來,自己先亂了陣腳,不僅沒有善解人意地安慰,而且還理直氣壯地直奔主題。自以為對方到了自己一畝三分地還不乖乖就范,沒想到人家是個得理不饒人的主,結果引火燒身,自找難看。
再反思一下,牛老師后期工作做得很好,沒與家長發(fā)生沖突,但他前期請家長的方式合適嗎?顯然,有許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他沒與家長沖突,并非能說明他的恐嚇電話得當。在“請”家長的問題上,我們還得多反思反思自己:平日里家訪幾次,與家長深層交流幾次,是否與家長融洽了情感?對待家長我們是否有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
家長“請”不來,很大一部分是我們還沒能理解家長的情感。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班主任們要認真學習業(yè)務知識,不斷提高工作能力,才能勝任紛繁多變的日常工作,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