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麗橋 朱業(yè)崇 李筑慧
【摘 要】 目的 探討辨證施護干預在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治療中的影響。方法 將42例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1例。對照組給予來氟米特及柳氮磺吡啶口服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辨證施護。兩組均以15d為1個療程,觀察1~2個療程后臨床變化。結果 治療1個療程后,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2個療程后,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早期給予辨證施護干預較單獨使用藥物臨床療效更好,且治療時間越長治療組療效越明顯,值得推廣于臨床。
【關鍵詞】 辨證施護;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療效;影響
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RA)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表現主要為受累關節(jié)疼痛腫脹及功能下降。其病程長,致殘率高,且多數患者心理壓力大。對這類患者護理時,應改變傳統(tǒng)的護理模式[1],突出每位患者的不同情況給予辨證施護。為了探討辨證施護在RA治療中的影響,現應用辨證施護聯合常規(guī)藥物治療RA患者,具體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選取RA患者42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1例。治療組男6例,女15例;平均年齡(50.8±7.8)歲;平均病程(44.1±0.7)個月。對照組男9例,女12例;平均年齡51.1±6.7)歲;平均病程(43.8±0.5)個月。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診斷標準:按照2001年《實用風濕病學》的RA診斷標準[2]。納入標準:①符合診斷標準;②排除相關器質性病變;③自愿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嚴重心、肺等內科病變者;②妊娠及哺乳期婦女;③結核等感染性疾病者。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口服來氟米特片、柳氮磺吡啶片治療。治療組患者在服藥同時給予辨證施護。所有患者均以15d為1個療程,觀察2個療程。對于不同患者的辨證施護方法如下:①對于被疾病困擾患者給予心理護理:指導患者主動進行自我調節(jié),以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調整心理狀態(tài)?;颊呋顒又薪o予鼓勵,增進患者自我照顧的能力及信心,幫助患者生活充實有序;閱讀有益書籍,增加患者生活情趣;欣賞音樂歌曲,排除患者的不良情緒。②對于依從性差的患者給予用藥指導護理:指導患者掌握準確的服藥時間、服藥劑量,以及藥物的不良反應等。③對于缺乏鍛煉患者給予功能鍛煉護理:鼓勵患者行步行訓練,可以靠拐杖及矯形器進行負荷的步行訓練,要注意糾正患者不良步態(tài)。④對于飲食習慣差患者給予飲食護理:鼓勵患者合理科學飲食,攝入足夠量的蛋白質、維生素和水分,進食富有營養(yǎng)且易于消化的食物;要減少鈉鹽的攝入,增加鈣質食物的攝入等。
1.3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患者關節(jié)腫痛有明顯減輕,晨僵時間縮短,肌力和20m步行時間明顯好轉,生活自理能力基本恢復;好轉:患者關節(jié)腫痛減輕,肌力和20m步行時間有改善,自理能力部分恢復;無效:患者病情無變化或者加重。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1個療程后,治療組總有效率(70.07%)高于對照組(60.2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第2個療程后,治療組總有效率(92.00%)高于對照組(71.4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對RA患者的辨證施護后,讓患者充分認識了RA,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患者積極性,可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使患者的肢體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同時也減輕患者的思想壓力,增強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RA患者早期給予辨證施護干預較單獨使用藥物臨床療效更好,且治療時間越長治療組的療效越明顯,可進一步減輕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質量,值得推廣于臨床。
參考文獻
[1] 丁偉.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患者36例護理指導[J].齊魯護理雜志,2005,11(4):302-303.
[2] 李文敬,孫希志.實用風濕病學[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