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研究成果有很多,均顯示其與教學效率方面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在教學中,教師能周密設計教學內(nèi)容,精心組織各項教學活動,這對教學成效的提高有非常明顯的支撐作用,本文主要針對這一方面進行分析。
一、語文課堂教學要注重體現(xiàn)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前置
通過對語文教學流程的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語文教學是一個非常廣義的概念,主要指以課堂教學為主,同時以課前預習和課后鞏固為補充。教師在教學流程中要全面兼顧這些方面,要與學生建立起完善的聯(lián)系,特別是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它與課堂教學關聯(lián)度非常密切,教師如果不重視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則課堂教學很難游刃自如的開展。在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預習的指導,讓學生學會預習,高效預習,從預習活動中吸收到更多的知識,解決更多的問題,從而能夠提出一些難點問題,推動語文課堂教學更加高效地開展。例如在進行《宇宙里有些什么》課堂教學之前,組織學生開展有效的預習,其基本要求是解決字詞,初步熟悉教材內(nèi)容,而且通過自主查閱資料的方式,了解宇宙太空等天文知識,通過自己提前的介入搜集相關資料,為接下來的語文學習活動掃清障礙,這對提高教學內(nèi)容深入淺出效果具有積極的幫助。再比如《神州五號飛船航天員出征記》教學之前,筆者要求學生了解我國從神州一號開始開展的一系列航空航天研究工作,系統(tǒng)了解我國航天事業(yè)起步發(fā)展以及取得的偉大成就。這樣的課前預習為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掌握相關大量信息有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
二、語文課堂教學要注重發(fā)揮教學手段的作用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行為,并非完全依靠口頭講解,還需借助于一定的教學手段,共同組織有效的教學行為。教學手段的作用非常重要,既可以達到活躍課堂氛圍的效果,也可以在補充教學信息、完善學習內(nèi)容、烘托教學情境等方面發(fā)揮作用。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手段,可以提升課堂教學的生動程度,教師在具體運用的過程中,一定要緊密結合自身的教學方案設計,保持和教學方案的完整融合,充分發(fā)揮其促進作用。例如在《春》、《三峽》、《濟南的冬天》等文章的教學中,通過相匹配的多媒體課件,演示美麗的春天景色,演示三峽險峻的風光,演示濟南冬天的美景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和教學方案保持一致、自主設計制作的多媒體課件,使學生在理解品味文字的過程中產(chǎn)生直觀的感知印象,從而達到圖文一體效果,將單純文字變?yōu)閮?yōu)美的文字與景象相結合的模式,這有助于學生加深理解。再比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凡爾賽宮》等建筑類型文章的教學中,筆者也采取了多媒體演示的方式,無論是巍峨的中山陵,還是雄偉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亦或是富麗堂皇的凡爾賽宮。當這些景象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時,所產(chǎn)生的直觀感知效果相對于教師直接講解效果要好得多,有效輔助了學生的理解把握,增強了語文教學流程的連貫性和教學目標的達成度。
三、語文課堂教學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
語文課堂教學是一項交流互動的過程,學生只有全身心投入才會刻苦的研究,才能夠更加深刻的理解課堂所學內(nèi)容。教師要在教學行為中增強藝術性,特別是要發(fā)揮循循善誘的作用,對教學流程進行提升和優(yōu)化,讓學生高度參與其中,從而推動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xiàn)。比如在《棗核》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深刻體會海外華人對祖國和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以及學習借鑒借物抒情的手法,筆者不再對學生進行講解,而是設置了一組思考題,引導他們自己去閱讀思考,然后相互交流總結答案。筆者讓學生在整體閱讀感知課文的基礎上,要求他們從課文中找出反映海外華人思念家鄉(xiāng)這種濃厚情感的語句,并從這些語句中尋找一些關鍵詞,尋找題眼字眼,進而揭示主題,體會棗核在其中發(fā)揮的作用。接下來引導學生針對后花園的描寫,特別是對其中具體景物的描寫,分析這些景物和主人的思想情感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引導學生分析棗核在這種思想情感中發(fā)揮了什么樣的作用。學生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對棗核這一線索,隱含情感的載體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與理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在教師的引導下認真思考、相互討論,所有問題的答案都是學生自己初步總結、相互交流完善,最后在全班進行梳理和修改形成的。他們學習參與的積極性得到了顯著提升,而這一切效果都得益于教師教學行為的科學性和技巧性。
四、語文課堂教學要注重和諧氛圍的創(chuàng)設營造
教師在組織語文教學工作時,一定要借助于交流來實現(xiàn)教學環(huán)節(jié)的互動。教學信息的交流,情感的互動是影響學生學習成效的重要方面,教師要善于發(fā)掘情感因素創(chuàng)設濃厚的氛圍,針對性研究初中生的身心特點,確保教學活動在和諧溫馨的氛圍中開展。筆者在教學中既通過自身的親和力來營造濃厚教學氛圍,又通過對學生進行正面的評價,積極的鼓勵,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提高自信的目標。教師在教學氛圍的創(chuàng)設環(huán)節(jié)中,還可以結合教學內(nèi)容,運用先進手段激發(fā)學生內(nèi)心的情感,從而輔助教學工作的開展。在《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在港隆重舉行》教學中,教師可以演示97香港回歸儀式上的畫面,讓學生從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每一位炎黃子孫見到這一場景都會激動無比。在語文教學中一定要重視對課堂教學行為的分析研究,對影響教學行為的各種因素進行細致探索,進一步提高教學行為的規(guī)范程度,引導和促進語文課堂教學工作深入開展,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學習與成長。
(把靜峰 江蘇省 溧陽市上沛初級中學 213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