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匯林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SAS)與腦卒中的關系。方法 隨機抽取OSAS患者130例,選擇非OSAS患者120例及非腦卒中患者90例,分析其臨床資料及常規(guī)生化結果,并研究OSAS與腦卒中的關系。結果 重度OSAS組的AHI、減氧飽和度指數(shù)均較輕度、中度OSAS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OSAS患者中合并腦卒中占39.23%,非OSAS患者合并腦卒中占10.9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HI≥20次/h、高血壓、糖尿病是腦卒中的高危因素。結論 在OSAS患者中腦卒中的發(fā)生率明顯提高,且隨著OSAS的嚴重程度呈遞增趨勢。
關鍵詞: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腦卒中;關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SAS,sleep apnea syndrome)是指由各種因素導致患者在睡眠狀態(tài)下反復出現(xiàn)打鼾或呼吸暫停,引起高碳酸血癥、低氧血癥,使機體發(fā)生一系列病理變化的臨床綜合征,且發(fā)病率較高,約為41%,有大量研究表明,OSAS與腦卒中有較為密切的關系。經(jīng)動物實驗研究顯示,腦卒中與OSAS可相互促進及加重病情。由此,本研究采用多導睡眠呼吸監(jiān)測技術對OSAS患者進行分析,旨在探討OSAS與腦卒中的相關性。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8月~2013年8月說只的OSAS患者130例,診斷標準[1]:有典型的睡眠打鼾及呼吸不規(guī)律;多導睡眠監(jiān)測提示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shù)(AHI)≥5次/h。輕度OSAS:AHI在5~15次/h;中度OSAS:AHI在15~30次/h;重度OSAS:AHI≥30次/h。其中男75例,女55例,年齡51~82歲,平均(68.5±2.5)歲;輕度51例;中度52例;重度27例。選擇非OSAS患者110例,男67例,女43例,年齡52~81歲,平均(69.4±2.4)歲。選擇非腦卒中患者90例,男54例,女3例,年齡52~82歲,平均(69.1±2.4)歲,腦卒中患者均經(jīng)CT、MRI影像學檢查確診,均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學術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
1.2方法 要求入選患者填寫睡眠呼吸監(jiān)測標準化問卷,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職業(yè)等基本資料;睡眠時呼吸狀況;有無并發(fā)腦血管病、高血壓及糖尿?。挥袩o吸煙、飲酒史等。行多導睡眠呼吸監(jiān)測,受試者在清醒狀態(tài)下取下端作為,對其頸部周徑進行測量,計算體質量指數(shù)。
1.3觀察指標 行多導睡眠呼吸檢查,監(jiān)測心率、體溫、胸腹運動、口鼻氣流、鼾聲、指端血氧飽和度等參數(shù),監(jiān)測時間超過7h。低通氣:睡眠時血氧飽和度下降≥5%,呼吸氣流強度下降>50%;呼吸暫停:睡眠時口鼻氣流完全停止超過10s;減氧飽和度指數(shù):AHI:每小時睡眠中低通氣次數(shù)與呼吸暫停次數(shù)之和;減氧飽和度指數(shù):睡眠時平均每小時血氧飽和度下降≥5%的次數(shù)[2]。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9.0數(shù)據(jù)包進行統(tǒng)計處理,組間計量資料比較配以t檢驗,單位以均值±標準差(x±s)表示,組間計數(shù)資料的對比配以χ2檢驗,單位以百分率表示,采用多變量Logistic回歸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各組AHI及減氧飽和度指數(shù)比較 重度OSAS組的AHI、減氧飽和度指數(shù)均較輕度、中度OSAS組高,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OSAS合并腦卒中的發(fā)生情況 OSAS患者中合并腦卒中51例,占39.23%,其中輕度合并腦卒中10例,占19.61%,中度合并腦卒中15例,占29.41%,重度合并腦卒中26例,占50.98%,非OSAS患者中合并腦卒中12例,占10.91%,OSAS患者合并腦卒中的發(fā)生率較非OSAS患者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1.3475,P=0.0000)。
2.3 Logistic回歸分析 腦卒中AHI≥20次/h 20例,高血壓34例、糖尿病36例,其危險因素分析見表2。
3 討論
OSAS是患者睡眠時反復發(fā)生高碳酸血癥、低氧血癥的疾病,可對呼吸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及內分泌系統(tǒng)等造成不良影響,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3]。有研究發(fā)現(xiàn),腦卒中與 OSAS存在密切關系[4]。經(jīng)本組分析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OSAS患者中合并腦卒中的發(fā)生率為39.23%,明顯高于非OSAS患者的10.91%,經(jīng)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AHI≥20次/h、高血壓、糖尿病是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OSAS導致腦卒中的發(fā)生機制為高碳酸血癥、低氧血癥刺激交感神經(jīng)興奮,增加兒茶酚胺釋放,使胰島素分泌失調,加上腦血流動力學異常,易促進腦卒中的發(fā)展。同時,隨著病情嚴重程度的增加,會促進腦卒中病情的發(fā)展[5]。因此,通過上述分析,提示OSAS可促進腦卒中的發(fā)展。
綜上所述,OSAS與腦卒中存在密切關系,隨著OSAS病情的進展,會增加腦卒中的發(fā)展。通過分析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加強對腦卒中的預防,對改善預后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王敏鵬,張希龍.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與腦卒中[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9,32(10):757-759.
[2]楊澤輝,陳曉東,張強,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并發(fā)缺血性腦卒中的危險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12(14):3863-3865.
[3]李曉晴,畢齊,王力鋒,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對腦卒中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研究[J].卒中與神經(jīng)疾病,2013,20(5):278-280.
[4]李曉晴,畢齊,王力鋒,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對腦卒中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研究[J].北京醫(yī)學,2013,35(5):346-348.
[5]余招平,徐文安,劉祖欣,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與腦卒中的關系[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1,09(8):1284-1285.編輯/趙恒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