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兆軍
作家劉震云講過這樣一件事,小時候,他有個在鄉(xiāng)下趕馬車的舅舅,大字不識,但說話很有水平:“要不你聰明,要不你是個傻子,你都會生活得非常幸福。這種既不聰明又不笨、不上不下的人,在這個世界上難混。不聰明也不笨的人,一輩子就干一件事,千萬不要再干第二件事……”
于是,將自己定義為“不太聰明但也不笨”的劉震云,一直以來就干一件事,就是“編瞎話”。
數(shù)學大師陳省身從20歲入數(shù)學之門到93歲去世,為數(shù)學運算了70多年。他對人說,自己不喜歡復雜的東西,數(shù)學簡單,只要一張白紙和一支鉛筆就行。陳省身專注于研究這些奇妙的數(shù)字,心無旁騖,于是他的一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生命能量也發(fā)揮到極致。
朋友說小北街有家瓦罐湯做得不錯,非要拉我去一飽口福。過去一看,店面不大,裝飾古樸,門前放著兩個引人注目的大壇子。原料罐放在壇子內(nèi),以木炭火恒溫煨制,密封不溢,營養(yǎng)、香味都浸在湯里了。簡單的一罐湯,舀上一勺細抿,滋味鮮美,酣醇中帶著甘甜。
店主健談,說:“雖是小本經(jīng)營,卻也要做到盡善盡美,比如食材的選擇,煨制的時間,肉質(zhì)的老嫩,大小火的控制等,每一道工序都要做到精益求精。所謂功夫做足,說到底就是用心對待食物和客人。這樣一來,生意哪有不好的道理?”
由此可見,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只要把它做精,做到極致,就是有意義的;不管大才還是小才,只要懂得專注地做事,就一定能收獲成功。
[故事寓意] 古往今來,許多大師巨匠,無不是傾畢生精力,用心做好一件事,終有大成。譬如居里夫人之于科學,柏拉圖之于哲學,司馬遷之于史學,李時珍之于醫(yī)學等。
[老編沉思] 紀曉嵐說:“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心心在一職,其職必舉?!倍谩耙簧蛔鲆患隆保且环N自制、自知、務實的大智慧。人生苦短,也許每個人都有很多夢想,但最終都能實現(xiàn)的,又有幾個呢?所以,同學們一定要懂得,有所棄,才能有所為;有所為,才能有所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