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書源
摘 要:文章使用文獻資料法、觀察法等研究方法對于體育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性進行分析與探討。研究表明,體育教學方法的選擇應建立在學生實際的基礎及實踐能力上,而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性進展也應從宏觀層面著手,這樣才能在合理范圍內對課程進行安排。實際教學時應著重考慮教學效果,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教學方法的系統(tǒng)性、整體性升級都為教學效果的優(yōu)化提供了可靠的保證,為提高學生對于體育課的積極性與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觀念提供理論支撐與幫助。
關鍵詞:體育教學方法 創(chuàng)新 研究
中圖分類號:G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839(2016)05—0149—03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是對于課程最為直觀的操作方式的實際體現,也是開展教學的主要途徑和有效方法。只有不同功能、不同方向的教學方法相互補充、相互配合才能對于體育教學整體的提高提供可靠的支持與幫助。所以,體育教學方法的實效性關系到教學內容的有效傳遞及學生吸收的程度,換言之,教學方法的優(yōu)劣決定了教學的實際效果和質量,教學任務完成程度也都受教學方法的直接影響。
目前學界對于體育教學方法的研究不勝枚舉,大多從學生的需求與未來整體發(fā)展為主要選擇因素,教師選擇的教學方法逐步被學界所關注,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與教師的互動也成為被關注的焦點。但是,教育觀念的落后與教學理念的陳舊都造成與現今的教學實踐格格不入,近年來,學生體質的逐步下降和體育教學方法的落后、教學水平的參差不齊引發(fā)了大眾對于體育教學方法的思考。
隨著社會的進步,體育教學方法也隨之進行更迭與優(yōu)化,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深層次結合已經成為體育教學方法發(fā)展的大趨勢,所以,體育教學方法的選用,其中包含的問題以及優(yōu)化程度如何等等,這些都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與探討。因此,對體育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性研究不僅能解決體育教學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系列問題,更能促進體育教學改革的升級,最終為體育教學實踐提供有效幫助。
1 體育教學方法實施的現狀
目前,體育教師所選擇的教學方法根據個人風格特色,學生情況各異,教學階段的不同,從而選擇相應的體育教學方法,即按照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技能水平出發(fā),結合學生基礎來選擇教學方法?;鶎芋w育教師所選擇教學方法時首先是從實踐性、操作性出發(fā),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在體育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體現出明顯的積極性。
體育教師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以常規(guī)方法、傳統(tǒng)方法為主,但在創(chuàng)新層面以及實施新式教學方法上還體現出明顯的短板,這就要求體育教師應在知識的廣泛性上予以強化,在知識的時效性上不斷更新,重視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態(tài)度問題,提高學生的對體育課的認識,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突破舊式教學方法的藩籬,補充新鮮血液。從實際教學過程來看,體育教師對于學習態(tài)度的認識大多還停留在表面,真正落到實處還有很大距離。體育教育過程中對于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視程度與學生對于課程的積極性綜合起來可以真正培養(yǎng)其對于課程的創(chuàng)造性與超越性,然而目前體育教師的教學任務較重,再加上上級對于體育課的管理態(tài)度一直停留在“不出問題就是沒有問題”層面,所以自上而下,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的實踐性與創(chuàng)新性都受到了很大的制約,最為難以轉變的教學觀念也就由此產生,這便是體育課程理念難以落到實處的根本原因,也是最為重要的原因。
大多數體育教師在對教學目標、教學任務以及教學水平對于教學方法的影響上有著明確的認識,但具體實踐時總是被學生的基礎素質以及場地器材等硬件設施所左右,在教學過程中的學習提高也停留在教師之間彼此的交流,教學經驗的獲得是依靠教學過程后的總結與反思,在此基礎上將課題研究結合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2 體育教學方法實施存在的主要問題
體育教學方法的單調問題已經成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反映最為突出的問題之一,大部分學生都希望體育教師在能夠不斷的更換教學方法,提高課堂趣味,使體育課變得更有意思、更有趣味。在學生看來,體育課對于身體鍛煉的作用并沒有那么明顯,課程的趣味性也并不突出,這樣,學生對于體育課的興趣自然不高,教學效果可想而知。而大部分的體育教師不愿經常改變教學方法,一是會增加工作量,二是需要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去研究教學方法的改進,三是學校對于體育課程的要求相對其他課程來說并沒有硬性且嚴格的要求,這些原因都導致學生對于體育課的興趣不大,課堂氣氛的活躍程度也直接導致教學效果不甚理想。
體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情況也成為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之一。體育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太少,對于學生的關注度不高,學生不愿主動和體育教師溝通,一是不知該怎么溝通,二是因教師本身無意與其溝通,隨即學生的想法被擱置起來。而體育教師雖然明白與學生溝通的重要性,但實施過程中自身的惰性思維與對學生年齡段所存在的“幼稚”表現都使其將與學生的溝通問題擱淺,這樣對于學生學習感受和運動體驗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打擊了學生對于體育課的積極性。
體育教師對于現代教學手段、教學技術的使用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進入二十一世紀,現代教學技術水平飛速提高,投影儀,幻燈片,錄像機,計算機,多媒體,互聯網絡等硬件及技術都已大量引入教學課堂,這些科技手段對于學生的知識拓展層面起到了非常顯著的作用,而學生對于體育課的興趣、課堂的活躍程度也不同程度的提高,學習效率的提升也更為明顯。但是,大部分體育教師對于現代科技手段的應用認為是不以為然,更不用說為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的使用了。目前,體育教師還只是停留在對于學生體育技能的培養(yǎng),但卻忽略了學生意志品質的提高與頑強精神的強化,這也是眾多體育教師對于體育課程的認識,所以學生的其它能力的提高就成為紙上談兵了。
3 體育教學方法的改進建議
對于學生而言,課堂積極性的調動,以練帶學,興趣培養(yǎng)與快樂教學相配合,在實踐中學習,在娛樂中學習,以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方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結合實際遇到的教學環(huán)境來運用相應的教學方法,采納學生所提出的有建設性的建議與意見,在可控制范圍內給予學生一定的空間,讓學生真正感受體育,理解體育,使其對體育的看法產生新的理解與認識。
于教師而言,對于教學經驗的總結與反思是十分重要的,在課堂上注意與學生的互動與溝通,參加相關培訓,爭取做到因材施教,學習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方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創(chuàng)造新的教學方法,在探索過程中發(fā)現,在教學實踐中總結。 將啟發(fā)式教學貫徹教學過程始終,使學生能夠更為直觀的體會老師對于教學內容的傳遞。重視教學結束后的總結,將學生提供的反饋整理分析,找出適合學生的方式方法。 汲取優(yōu)秀教師及老教師的經驗,結合自身情況,對教學方法進行進一步的更迭與優(yōu)化,這樣才能在修改過程中發(fā)現問題,從而創(chuàng)新教學教法。
4 體育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的視角
教學方法的更迭與進化是一項長遠且系統(tǒng)的工程,它所包含的教與學之間的互動是十分復雜與宏大的。而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技巧、創(chuàng)新意識等都會影響到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與優(yōu)化。與此同時,學生的身體素質、學習能力、技能掌握水平是教學方法實施過程中應著重注意的兩個層面,只有二者齊心協(xié)力才能將體育教學方法進行優(yōu)化創(chuàng)新,最終實現教學效果的提高。
從實際授課情況來看,拓展體育教學方法的途徑眾多、形式各異,想要在把握原有優(yōu)秀方法的基礎上再次進行升級,這就要求從實際的教學硬件條件來進行考察與匹配。拓展體育教學方法從本質來說就是擴大某種相對優(yōu)秀合理的教學方法的功用與實踐范疇,體育教學方法的進化要建立在原有教學方法的基礎之上,改進不足,總結經驗,從而演化出與時代接軌的教學方法。
體育教學方法的實際效果取決于各個核心要素的配合與協(xié)作,只有將教與學看作是一種系統(tǒng)性的互動關系,這樣才能在體育教學方法的實施過程中從宏觀著眼,即完成了教學任務,又兼顧了教學效率,內化教與學整個過程。在系統(tǒng)性提升教學方法時,優(yōu)化組合是不能忽略的核心要素,將各個要素組合在一起,不能只是達到一加一等于二的效果,而是應該努力實現一加一大于二的目標。在新的教學思想的指導下,不同的因素組合在一起,這樣對于體育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才能提供有效的幫助。
體育教學方法的選擇,首要前提就是要做到以人為本,體育課對于學生人格的塑造與未來的發(fā)展應體現出至關重要的作用與意義。教學方法是實現教學目的的重要途徑,教學方法的多樣化都是為實現相應的教學目的、教學計劃而服務的,所以要針對學生的不同階段來對教學方法進行調整與組合,一方面加強教學方法實踐過程中的實用性,另一方面也在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層面給出相應的前進與突破。
5 結論與建議
5.1 結論
大部分體育教師以學生的實際身體素質及學習能力為基礎,針對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的要求來選擇教學方法,無論從思想還是行動上都體現出一定的積極性。但是,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于新教學方法的利用還沒有達到應有的標準,雖然對新教學方法有一定的認識與間接,但真正將其運動到實處的能力還有待提高,這樣所帶來的最普遍問題就是組織教法的形式與內容較為單一,方法老套,與學生的互動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體育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視角應從宏觀層面入手,整體的、系統(tǒng)的將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落到實處,進一步拓展、改進教學方法,這樣才能做到教學效果的完善、教學效率的提升。
體育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從本質來說就是一種教育理念的拓展與延伸,核心還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創(chuàng)新能力,對體育教學方法的改革具有積極的引導作用。當采用相應的教學策略來實現體育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的時候應明確不同體育教學方法之間的細微差別,從整體出發(fā),合理安排,遵循最為基本的健身功能,突出學生的自由選擇空間與趣味性,從學生角度出發(fā)來建設體育教學方法,真正意義上做到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與更迭。
5.2 建議
更新體育教學方法式將教學過程中所發(fā)現的問題與反思進行總結,利用現代教學技術手段,加強與學生的互動,注重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觀念。體育教師在對于傳統(tǒng)教學方法應有選擇性的保留與取舍,將經典教法與現代新興教學內容相結合,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積極引導學生對于體育的認識,增強學生的興趣。體育教師在教學后對于課程的總結也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將教學過程中發(fā)現的問題總結后并進行反思,把教學實踐與科研有機結合,在實踐中不斷歸納總結,這樣才能成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和促進者。
體育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更應在課堂組織形式上得以重視,只有給學生自我展示的平臺,學生才能更深層次的感受成功所帶來的喜悅,進而幫助學生樹立信心,為自我學習提供動力,自學自練,在學習過程中完善學習方法,從而得到快速的提高。
體育教師在觀念上的更新可以從根本上創(chuàng)造出針對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真正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使其積極尋找有利于自身的學習方法,這樣才能做到教學方法與學習方法的雙向提高。體育教師對于自身素質的提高可以明顯的提升教學能力、教學水平,于此同時將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理念、創(chuàng)新意識放在首位,從范式上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率,真正做到體育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與提高。
參考文獻:
[1]高 嶸,張建華.對我國中小學體育課程改革幾個基本問題的質疑[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7(2):127- 130.
[2] 張學忠.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的關系[J].體育學刊,2003(2):12- 15.
[3]鐘啟泉.現代教學論發(fā)展[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2.
[4]深化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組.深化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毛振明.探索成功的體育教學[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96(5).
[6]王則刪.學校體育理論與研究[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5.
[7]陳 琦,楊文軒,劉海元,等.我國當代體育價值觀的研究[J].體育科學,2006(8):3-9.
[8]張學忠,郝 招,石高慧.試論體育課程的本質[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3):86.
[9]吳志超.現代教學論與體育教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5.
[10] 聞 蘭. 普通高校體育課程評價目的 [J].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7(4):90-93.
On Sports Teaching Methods and Innovation
Guo Shuyuan(P.E. Department of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 Taiyuan Shanxi 030619, 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observation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does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the innovativ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ethods, and shows that the sele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ethods should be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students practice and practical ability, and the teaching method innovation, should start on the macro level, and then can we have a reasonable course arrangement. Practical teaching effect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teaching,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t the same time, the teaching method of systematic, holistic upgrade can give a reliable assurance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teaching effect. The study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help for improving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lifetime sports conceptions.
Keywords: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ethods Innovation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