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宏
摘 要:當歸為甘肅省人工栽培的主要中藥材之一,尤其是岷縣等地生產(chǎn)的當歸,以其優(yōu)良的質(zhì)量在國內(nèi)、國際市場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因此,采用先進、科學的栽培技術,進一步提高當歸的品質(zhì)和產(chǎn)量,對增加甘肅省岷縣當歸產(chǎn)區(qū)農(nóng)民收入、加快脫貧致富步伐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當歸;地膜覆蓋;栽培; 技術
眾所周知,當歸是一種補血、調(diào)血脂、降血壓,能夠增強人免疫力的藥材,尤其是對女性健康有著優(yōu)良的補血養(yǎng)氣、調(diào)經(jīng)活血作用。既可用來入藥,又可以用于燉湯泡茶,可謂是一種用法良多的保健品。在我國,當歸多種植于甘肅、陜西、四川、湖北、云南、貴州等高寒潮濕的山區(qū),尤其以甘肅省定西市岷縣出產(chǎn)的當歸品質(zhì)最優(yōu),該地有“中國當歸之鄉(xiāng)”的美譽。當歸的功效如此之大,自然其產(chǎn)量與質(zhì)量也漸漸受到人們的關注,由于當歸的生長特性喜高寒陰濕,因此要采取地膜栽培的方法以保證其產(chǎn)量與品質(zhì)。
一、播前準備
1.選地。選擇坡度小于15°,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黑土,砂質(zhì)壤土為佳。前茬以油菜、馬鈴薯及麥類作物最佳,切忌連作,也不宜在上年種植過其他根類藥材的地塊種植當歸。
2.整地。前茬作物收獲后進行深翻整地,移栽前耕翻一次,耕深20~25 cm,翻耕后立即耙耱,并結合翻耕用镢頭、鐵锨等工具將凹凸不平的地塊整平,除去雜草、秸稈、石塊。
3.施肥。推廣應用配方施肥技術,施用的肥料應以有機肥為主,化學肥料為輔,一次性施足基肥,一般施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45 000 kg/hm2以上,配施磷酸二銨375~450 kg/hm2,尿素270~300 kg/hm2,硫酸鉀225~300 kg/hm2。農(nóng)家肥及化肥在播種前均勻撒于地表,隨耕地翻入耕作層土壤中。
4.土壤處理。病蟲害嚴重的地塊,結合深翻耕地,用40%辛硫磷乳油500 mL/hm2 和50%多菌靈粉劑2 250 g/hm2 或40%的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 500 kg/hm2 與150 kg 細沙土拌成毒土撒施。
二、起壟覆膜
1.選用地膜。選用白色或黑色,厚度在0.005~0.008 mm,幅寬在70~120 cm 的強力超薄微膜。
2.起壟。壟面寬60 cm 或100 cm,壟間距30 cm,壟高10 cm 左右。
3.搶墑覆膜。要求邊翻地邊覆膜,有利于保墑。覆膜后,若隔天栽植,在地膜上每隔3~5 m 用土壓一條土帶。
三、選種育苗
為了提高當歸的存活率,在一開始就要對栽種的種子進行嚴格的挑選,并要在播種之前用 40%的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進行拌種。播種要根據(jù)當?shù)氐暮0闻c氣候來確定具體的播種期,通常情況下是在夏至節(jié)氣的前后幾天。播種前要把種子用 30℃左右的溫開水浸泡 24 h 后撈出晾干,在這之后拌上 10 倍于種子的草木灰并均勻地撒入播種溝,將細土覆蓋在其上約 1 cm 厘米厚度,最后再在其上蓋二三厘米厚的草。當歸一般在 15~20 d 左右出苗,出苗后不久要在傍晚除去蓋草,并及時拔出其間長出的雜草。在苗子生長的期間要每隔一周用殺滅菊酯對水噴霧對其進行病蟲害的防治。等到了十月中下旬,要把苗子挖出并扎成小把儲藏,可選擇陰涼干燥的地方進行窖藏。
四、移栽定植
種苗時要對苗子進行嚴格的挑選,要選擇那些根部完整、叉根較少,沒有病蟲害的直徑約為 0.5 cm 左右的健康苗子。在種苗栽植之前要先用 50%的辛硫磷乳油和 50%的多菌靈懸浮劑各 0.25 kg,加水 10~15 kg 配成藥液,將種苗放入其中浸 6 h 左右,之后將其晾干后栽植,可以預防蟲害以及麻口病。一般是在四月上旬或中旬期間,清明至谷雨前后進行栽植。移栽之后就要進行地膜栽培,具體方法有以下兩種。一是普通地膜覆蓋栽培。采用寬度為 75 cm 的地膜,按壟寬60 cm 起壟鋪膜,壟高 10 cm,壟間距為 33 cm,先鋪膜再破膜栽植,每壟花窩栽植三行,株距 30 cm,每窩栽一二株。第二種方法是膜側(cè)栽培法。膜側(cè)栽植一般采用幅寬70~ 75 cm的地膜,要求壟面寬40 cm、壟間距35~ 40 cm 、壟面高出壟溝5~ 8 cm,壟面中間略高于兩邊。在緊靠壟邊的斜坡處栽植,株距15~ 18 cm。此法的優(yōu)點是不破損地膜,且可使地膜的增溫保墑效果更好; 免去了膜內(nèi)栽植法需進行查苗、放苗工序,且不會發(fā)生燒苗現(xiàn)象;中間略高的壟面可將雨水集流于壟溝,讓土壤充分吸收,避免雨水浪費; 由于壟面寬于壟溝而形成的寬、窄行格局,為當歸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從理論上講,膜側(cè)栽植法優(yōu)于膜上栽植法。
五、田間管理
1.放苗。在出苗期應及時人工掏放未能出土或被壓于地膜下面的種苗,以免被地膜燒傷造成損失,掏苗、放苗后,仍需用土壓好穴眼周圍地膜。
2.苗期管理。當歸栽植出苗后,在生長期內(nèi)一般需中耕鋤草3次,應于5月中下旬淺鋤1次, 6月中下旬和7月中下旬各深鋤1次,以促進根系生長。6月份要及時拔除抽薹植株,并作好破損地膜的保護工作,保證當歸旺盛生長。
六、病蟲害防治
當歸主要病害有麻口病、根腐病、褐斑病和銹病。蟲害則與其他農(nóng)作物的蟲害大體相同。對于麻口病可采用蘸根預防,具體操作上可以選取 40%濃度的辛硫磷乳油 1 000 倍液、48%的樂思本乳油 1 000 倍液、24.5%的愛福丁三號乳油 800倍液以及 5%的石灰乳等在不同生長期分別灌根多次。對于根腐病的防治則應事先選用無病健壯種苗;及時拔除病株銷毀,對病穴土壤用草木灰 400~500 g,或生石灰 200~300 g進行局部土壤消毒。至于蟲害可采取防治當?shù)仄渌r(nóng)作物蟲害的方法。
七、適時收獲
通常情況下,在霜降節(jié)氣之前是當歸的最佳收獲時期。當當歸的葉子開始發(fā)黃并逐漸脫落的時候,就要先將覆蓋的地膜揭開,等 10~15 d 左右土質(zhì)疏松后將剩余莖葉割除之后進行采收。
八、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提高當歸的質(zhì)量與品質(zhì),就要恰當?shù)厥褂玫啬ぎ敋w栽培技術,在種植過程中要注意各方面的細節(jié)上的問題,從而培育出優(yōu)良的當歸品種。這樣既有利于當歸藥效的提高,又能夠增加農(nóng)民的收入,可謂是一舉兩得。
參考文獻:
[1] 馬琳.臨洮縣高寒二陰區(qū)當歸黑膜覆蓋栽培技術[J].甘肅農(nóng)業(yè)科技,2012,⑿.
[2] 許世峰.地膜當歸栽培技術要點[J].甘肅科技,2013,29(4).
[3] 何貴文.當歸地膜覆蓋豐產(chǎn)栽培技術要點[J].甘肅農(nóng)業(yè)科技 2007,(8).
[4] 張新慧,張恩和,王永捷,郎多勇. 不同前茬對當歸藥材產(chǎn)量及品質(zhì)的影響[J]. 中藥材. 2010(11) .
[5] 趙洋,陳垣,郭鳳霞,黎天,王俊英,屠彩蕓. 三年生當歸不同節(jié)位花穗籽粒灌漿特性研究[J]. 中藥材. 2009(06) .
[6] 何寶剛. 高寒陰濕區(qū)當歸黑地膜覆蓋栽培技術[J]. 甘肅農(nóng)業(yè)科技. 2008(09) .
[7] 王引權,杜弢,晉玲,郭增祥,李應東,劉效瑞,劉佛珍. 甘肅當歸生產(chǎn)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甘肅農(nóng)業(yè)科技. 2008(11) .
[8] 武延安,陳垣,藺海明,王艷玲. 當歸早期抽薹研究進展[J]. 甘肅農(nóng)業(yè)科技. 2007(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