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美娥
摘 要 2015年,古田縣從廣西欽州市引入巨無霸百香果,經試驗觀察,該品種果大質優(yōu),具有良好發(fā)展前景。
關鍵詞 巨無霸百香果;引種表現;福建省古田縣
中圖分類號:S667.9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6)15-0-02
百香果因含眾多水果的香味而冠名,學名西番蓮,其果汁富含17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葉、花、枝蔓和果都極具觀賞價值,是集經濟、保健、美化為一體的樹種。2015年3月,從廣西欽州市引入巨無霸百香果苗到古田翠屏湖后垅頭種植并取得成功,該品種表現為果個大,品質優(yōu),適應性強,市場價格高且緊俏,值得推廣。
1 試驗地基本情況
試驗地設在古田縣翠屏湖后垅頭即古田天寶培訓中心進行,供試面積為0.65 hm2,當地海拔高度365 m,年平均氣溫18.5 ℃最冷月平均氣溫為8 ℃(除罕見的極端天氣年份外),年降雨量1 609.7 mm,年日照時數1 894.9 h,無霜期278 d,試驗地為平地,交通、排灌水均方便,黃壤土,背風向陽,穴墾種植[1]。
2 引種表現
2.1 果實經濟性狀
巨無霸百香果屬甜型果,產量略低于紫香1號和臺農1號,果型是將近它們兩倍大,耐貯運,市場價格比其他種高12元/kg左右,667 m2產值遠遠超過普通品種。果實橢圓形,平均縱徑9.8 cm、橫徑8.3 cm,單果質量100~130 g,最大果質量為140 g,果皮紫色帶明顯的星狀斑點,果皮稍厚為0.4~0.7 cm,果肉為橙黃色,種子較多為黑色,果汁含量、總酸量、單果質量及果皮顏色都和紫香1號和臺農1號不同(見表1)
2.2 生長結果習性
巨無霸百香果粗生易長,除了冬季0 ℃以下生長受阻,幾乎周年均可生長。當年開花,當年結果,單株當年產量平均為33 kg左右,3月中旬種植的,6月上旬就開花,從花芽分化到開花僅30 d左右,每日開花在上午10:00-14:00。果實發(fā)育增大經歷的時間很短,開花后16~18 d果實就長到最大,果實發(fā)育因季節(jié)氣候不同而不同,一般6-7月開的花50~60 d成熟,8-9月開的花要70~90 d成熟,10月中旬以后開的花要120~130 d成熟。開花結果期比普通品種更早,據觀察巨無霸3月種植的扦插苗當年6月上旬就開花,而同一片種植的臺農1號和紫香1號扦插苗6月下旬-7月上旬才開花,開花期大約提前15 d左右,果實成熟期提前10 d左右。
3 主要栽培技術
3.1 中穴大肥定植
試驗地黃壤土較黏重、瘠薄、偏酸,在定植前2個月每667 m2施石灰50 kg,把土壤pH值調到5.5~6.5,定植穴長×寬×深為60 cm×60 cm×50 cm。定植前1個月穴施腐熟雞屎肥20 kg,鈣鎂磷0.5 kg,并與表土拌均回填穴深度的2/3,之后回表土高出畦面30 cm的種植墩,根據當地氣候3-4月種植最佳,定植時先在種植墩中間挖一個比根盤大的穴,把苗輕輕放入,填土踏實,讓土壤與根系緊密接觸,栽后及時澆定根水。
3.2 及時立桿、搭架
百香果長至40~50 cm以上時,就要及時立桿,引蔓上架,當蔓長到1.5 m內,就要搭好架,棚架高度1.8~2.0 m。棚架材料可以是水泥柱、石柱、木柱等,為了節(jié)省成本,采用木柱、竹竿、鐵鋼絲等作材料[2]。
3.3 加強土肥水管理
3.3.1 清園工作
平時結合除草進行中耕松土,冬季清園后進行全園深翻,翻土結合埋入清園的雜草和殘枝落葉,同時每667 m2撒施石灰50 kg左右。
3.3.2 科學施肥
百香果種植成活15 d后施0.5%稀尿素液和稀人糞尿,每株每月2次,以后隨著苗木長大,施肥量也逐漸增加,并配合葉面肥噴施。一般每年每株施農家肥20~30 kg,尿素0.6~0.8 kg,磷肥0.7~0.9 kg,鉀肥1.2~1.3 kg,硼砂75 g。
3.3.3 適時排灌
水分管理是百香果種植成敗的重要一環(huán),百香果是淺根系植物,水平根分布可達4~5 m,垂直根分布在5~40 cm的土層中,百香果即怕澇,又怕旱,最好保持濕潤。首先要開好排水溝,溝中留水約5 cm高,半個月不下透雨時要灌水1次,做到旱能灌,澇能及時排,土壤濕度保持在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為好。
3.4 整枝修剪
百香果定植恢復生長后,每5 d抹腋芽一次,促使主蔓速生、粗壯,主蔓上架后,要牽引側蔓往不同方向纏繞,利于早日抽發(fā)結果枝。據觀察,百香果幼樹采用單主蔓雙層四枝整型法比較理想,當主蔓長到70~80 cm時留側蔓2枝,分別牽引上架,作第一層主蔓,植株長到150~160 cm時,再留一壯側枝與主蔓延長枝成為二層主枝,形成雙層四枝蔓整型,期間將主蔓80 cm以下和80~160 cm間的側枝、萌芽全部去除。
3.5 病蟲害防治
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一旦發(fā)生病蟲害首先選擇物理防治和農業(yè)防治及生物防治,最后實在沒辦法控制,再選擇化學防治,百香果巨無霸常見的病害有莖基腐病、葉斑病,蟲害有紅蜘蛛、蛞蝓和蚜蟲等[3]。
3.5.1 莖基腐病
真菌病害,主莖基部軟腐,植株慢性死亡,與基部受傷有關。防治上:避免莖基部機械損傷;加強果園排水、清園工作;發(fā)現病株用刀刮除后立即噴藥,藥劑選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10 d/次,連續(xù)2~3次。
3.5.2 葉斑病
主要為害葉片,葉片上產生灰褐色圓形至不規(guī)則圓斑,邊緣黃褐色,稍隆起,后期葉斑正面長出小黑點,即病原菌假囊殼。化學防治用70%甲基硫菌靈700~1 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噴霧。
3.5.3 紅蜘蛛
紅蜘蛛達到防治指標時用1.8%蟲螨克2 500~4 000倍液噴霧。
3.5.4 蛞蝓
人工捕殺;清潔果園,鏟除雜草;發(fā)生嚴重的果園可用6%聚醛.甲萘威粉劑667 m2用量250~500 g拌土均勻施于表土,7 d后再施1次
3.5.5 蚜蟲
用10%吡蟲啉4 000~6 000倍或1.8%阿維菌素乳油
2 500~4 000倍液噴霧。
3.6 適時采收
百香果有一定的后熟性,若是長途運輸適當提前采,若是加工就等充分成熟自然掉落時采,沒有轉色不能采摘。
3.7 防凍
百香果的經濟壽命能否延續(xù),冬季是一道難過的坎,所以必須加強防凍措施,可通過增施有機熱性肥料,熏煙、樹盤培土覆蓋雜草,主干包扎稻草,棚架上搭小拱棚等。
參考文獻
[1]榮光勛,何金旺,程仙枝.百香果的市場前景及吉龍1號百香果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0(18):95-96.
[2]陳緬.臺農2號百香果特征特性及栽培技術[J].中國園藝文摘,2015(7):215.
[3]廣東乳源縣農業(yè)局.西番蓮特征特性及栽培技術[J].廣西農業(yè)科學,2004(3):233-234.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