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蟬
摘要:隨著我國中職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斷加快,為社會培養(yǎng)更加全面的高素質人才,案例教學法將逐步取代傳統的教學方法,在中等職業(yè)學校財務管理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
關鍵字。財務管理中職教育案例教學
隨著教學方法改革的不斷加快,案例教學法逐漸被應用到財務管理教學的過程中,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財務管理案例教學法是案例教學法在財務管理教學中的應用,通過引入實際財務管理中的經典案例,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參與探討和分析案例,提高解決問題能力和思維能力。
一、中職學校實施財務管理案例教學法的必要性
(一)滿足財務管理學科實踐性要求
財務管理的學科特點要求教學工作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聯系。財務管理是管理財務活動和財務各方面關系的學科,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學科一財務管理理論作為企業(y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企業(yè)管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一而傳統的教學方法側重灌輸理論知識,缺乏對學生的實際問題處理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將來就業(yè)后對工作上產生的問題束手無策,并且由于學生缺乏實踐經驗,枯燥無味的理論課堂顯得更沒有吸引力,教學效果較差。
因此,使用案例分析法就顯得很有必要,老師在教學當中使用它來建立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橋梁,使得教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有助于提升中職學生的核心競爭力
1.提升中職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職場上中職學生與大學生對比,中職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在于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講授理論知識,然后針對所學知識布置課后習題,最后進行知識點考核,側重以理論成績評定學生的學習效果。傳統的教學法和考核方法不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不利于增強中職學生的核心競爭力,畢業(yè)生也不能滿足企業(yè)的用人要求。而案例教學法將現實案例引入課堂,激勵學生自主參與案例探討,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處理問題的能力。
2.提高中職學生的思維能力
中職業(yè)學生的年齡大多在15至17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思維可塑性很強,如果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就要以教師為主導,向學生傳授知識,學生通過機械學習,不利于學生構建一個好的思維方式。
而案例教學法,在實施過程中,始終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只負責組織和點評工作,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并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因此,案例教學法不僅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創(chuàng)建,而且有利于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的提高,為中職學生將來走上工作崗位,創(chuàng)造社會價值提供了有利條件。
二、案例教學法的實施過程
為了充分發(fā)揮案例教學法的作用,帶動學生積極參與案例分析與討論,作為教師,必須實施案例教學過程進行精心準備和規(guī)劃,筆者將實施過程分為課前案例準備、課中案例教學和課后分析報告評定三個階段進行討論。
(一)課前案例準備階段
首先,作為案例教學的載體,案例選擇是否恰當,直接關系到案例教學的效果。因此,在案例的選擇上,要注重時效性和典型性,選取近三年國內外的典型案例較為合適。其次,教師應提早一個月左右準備案例課堂上所需的案例,同時為能讓學生融入到案例情境,實事求是地進行問題的分析和對策研究,應要求學生通過網絡等渠道查找案例的相關背景資料,并做好筆記。
(二)課中案例教學階段
在案例課堂教學階段。首先,創(chuàng)建學習小組。以小組形式進行案例討論,有利于鍛煉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增強團隊意識,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并且各組的實力和人數應相當,才能有效激發(fā)組間觀點的碰撞,增加案例教學效果;否則實力懸殊,會造成處于劣勢的小組缺乏信心,降低參與積極性。其次,進行案例討論。該階段是案例教學過程的核心階段。教師組織學生先進行組內討論,各小組得出核心觀點后,由小組成員推選各組代表進行依次發(fā)言,教師應及時對學生的“閃光點,,給予鼓勵與肯定。當發(fā)言小組代表發(fā)言結束后,應接受其他組成員提出的問題并給予回答。在個案討論中,教師要為組織者,進行討論組織和適時的評論,并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不要喧賓奪主。最后,教師總結。因案例分析本身沒有統一的結論,所以教師應充分肯定學生為本次案例分析所做出的努力和成績一同時,對學生在分析討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歸納和總結,提醒學生今后在實際工作中應避免發(fā)生同樣錯誤。
(三)課后分析報告評定階段
案例分析報告是案例分析的本質,是對學生知識的回顧與總結一所以在課堂結束之后,教師應鼓勵學生及時編寫案例分析報告,溫故而知新,以達到效果。教師應客觀評定學生的案例分析報告,對學生做得好的方面給予肯定的評價,并指出報告手寫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同時教師應對本次案例教學進行反思,發(fā)揚優(yōu)點,糾正缺點,提升下次案例課堂的質量。
三、實施案例教學法需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轉變教師角色
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處于主導地位,而案例教學法、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評論者。這一改變,難免使有些教師很難適應,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采用案例教學法進行授課的時候,始終提醒自己切勿喧賓奪主,盡可能地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者一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思維得到鍛煉,最后達到靈活運用理論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
(二)建立高質量的案例庫
由于企業(yè)的財務管理受到經濟環(huán)境、法律環(huán)境、金融環(huán)境的影響,而近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我國的法律體系在不斷的健全并逐步與世界接軌,使得財務管理的方法也不斷變化,有的舊案例雖然經典,但用現有的財務管理方法做出的決策會與當時的決策截然不同,在選擇案例時,要盡量選擇時效性較強的案例,不要與社會現狀脫節(jié),給將來工作提供正確的參考性。
(三)改變考核模式
目前財務管理的考核是基于課本知識的理論考試,注重對知識的記憶,以期中、期末和平時三項成績來評定學生的優(yōu)劣,忽視了中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能力實踐能力等綜合素質評價。因此,在未來的考核中應將“課堂案例+案例分析報告”納入績效考核體系,通過全面考核學生,全面提高中職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自身的競爭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