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題:惜時
二千五百年前孔子站在河邊發(fā)出感嘆:時光的流逝就像這水一樣,不舍晝夜地奔流。
“惜時”是一個永恒的話題……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這是漢樂府《長歌行》的最后兩句,全詩是這樣的: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日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詩中借園中葵春天茂盛秋天衰敗的現(xiàn)象,來比喻人生少壯時的美好和老年時的凄慘;以及用河水東流不返來比喻時間的流逝,不會為一個人而停留。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
這是陶淵明《雜詩》中的兩句,原詩是這樣的: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zhuǎn),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的本意是鼓勵人們要及時行樂。而這種及時行樂的思想,我們必須放在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加以分析,陶淵明在自然中發(fā)現(xiàn)了純凈的美,在村居生活中找到了質(zhì)樸的人際關(guān)系,在田園勞動中得到了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而今,“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四句常被人們引用來勉勵年輕人要抓緊時間,珍惜光陰,努力學習,奮發(fā)上進。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這幾句出自唐代詩人錢鶴灘的《明日歌》,全詩如下: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
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注釋 :
①復:又。
②何其:多么。
③待:等待。
④蹉跎:光陰虛度。
⑤累(lèi):使受害。
⑥無窮:無窮盡。
⑦悠悠:漫長。
⑧幾何:多少。
譯文:
明天又明天,明天是何等的多!如果我們一生做事都要等待明天,那么勢必虛度光陰,一切事情就會錯過機會。一般的人苦于被明日牽累,春去秋來衰老將到。早晨看河水向東迅速流逝,傍晚看太陽向西瞬息墜落。人的一生能有多少個明天?請您聽我的明日歌吧。
策馬前途須努力,莫學龍鐘虛嘆息。
出自唐朝詩人李涉的《岳陽別張祜》,其下句是“莫學龍鐘虛嘆息”。整句話的意思是:(年輕人)要努力向著理想前程奮勇前進,不要像老來一事無成的人那樣只知道空嘆息。全文如下:
岳陽別張祜
【唐】李涉
十年蹭蹬為逐臣,鬢毛白盡巴江春。
鹿鳴猿嘯雖寂寞,水蛟山魅多精神。
山瘧困中聞有赦,死灰不望光陰借。
半夜州符喚牧童,虛教衰病生驚怕。
巫峽洞庭千里馀,蠻陬水國何親疏。
由來真宰不宰我,徒勞嘆者懷吹噓。
霸橋昔與張生別,萬變桑田何處說。
龍蛇縱在沒泥涂,長衢卻為駑駘設(shè)。
愛君氣堅風骨峭,文章真把江淹笑。
洛下諸生懼刺先,烏鳶不得齊鷹鷂。
岳陽西南湖上寺,水閣松房遍文字。
新釘張生一首詩,自馀吟著皆無味。
策馬前途須努力,莫學龍鐘虛嘆息。
勸學詩
【清】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讀書的最好時間,少年時代要知道發(fā)憤苦讀,勤奮學習。如果少年時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了白發(fā)蒼蒼的時候就會后悔自己年少時未曾勤奮學習。
偶 成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少年時時學習的最佳時期,一分一秒的光陰都不應(yīng)該輕視。春天剛剛來臨,也許你還沒有發(fā)覺,而轉(zhuǎn)眼間,臺階前的梧桐葉就已經(jīng)發(fā)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