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
【摘要】班主任要管理好一個班級,需要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必須從有效的溝通開始。只有耐心的交流,用心的理解,師生情感和諧融洽,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從而“樂其道,學其道”。
【關鍵詞】班主任;師生關系有效溝通
作為教師,我們也許過多的側重知識的傳授,而忽略學生的心理需求,我們過多地注重集體的管理,而忽略學生個體的發(fā)展需要。我們在應付日常繁重的教學教育的工作中,很少有機會沉靜下來考慮如何去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如何通過有效的方式發(fā)現(xiàn)學生的訴求。筆者以自身的一次經(jīng)歷為例,通過本文的案例,探析師生間如何進行有效地溝通,進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主訴】:接到一個新生班,第一學期臨近結束時,適逢學校評選年度優(yōu)秀班主任,需要給參評班主任所帶班級的學生做一份滿意度調查問卷。本以為學生們都應該很“拎得清”,知道怎么填寫,或者至少我很有自信的認為,學生對于一學期以來我的班主任工作都能給與理解和肯定。但是結果卻出乎意料,有勾選了“不滿意”的,也有勾選了“棄權”的,導致我被領導“提醒”是否要反思工作中的問題與不足,改善方式方法。于是,接下來的幾天里,我開始著手尋找原因,并嘗試各種方法來改進工作。
【分析】:經(jīng)過交談,我意識到此次滿意度調查問卷結果不理想的根本原因只有一點,即缺乏有效的師生溝通,所以我根本沒有意識到原來學生心里有不滿。于是借著此次契機,我和班委、普通同學深入交流,將他們的想法和做法歸結為以下幾類:
一、習慣了初中時期班主任嚴厲的“服從式”管理方式,并認為所有的班主任都是一樣的,因此即使他們有了想法或不滿,也“不需要”跟班主任溝通,因為“沒有用”
交談中,好幾個學生都表示,對于這一學期我的管理工作,雖然有幾件事情感到不滿意和不理解,心里也有想法,但是從未想過要跟我反映和交流。究其原因,是因為“初中時候就是這樣的”。習慣了班主任的“嚴厲”的他們,便只能“逆來順受”了。所以他們會一方面習慣性的不會在問卷調查上勾選“不滿意”,但是也會稍微順從一下自己的心意,不會勾選“滿意”,只會比較折中的勾選“較滿意”。
二、由于本身性格比較內(nèi)向,即使心里有想法也不愿意說出來,但是積壓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會一次性的爆發(fā)出來
每個班級總會有一些很外向很活潑的學生,也會有一些很內(nèi)向,不擅言語,不愛表達的學生。這些學生雖然內(nèi)向,但并不意味著他們沒有感覺或沒有想法。既然有想法,甚至可能還會有不滿,當然應該有及時有效的發(fā)泄渠道。但是由于學生的內(nèi)向,他們或許不會有很多朋友可以隨時與之談心,甚至不會主動的去結識朋友;他們或許就算有一兩個比較要好的朋友也不會去傾訴內(nèi)心的想法。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積累,這些壓抑正如一個定時炸彈,迫切需要一個宣泄的出口,所以很有可能在某個時間被某件事情“引爆”。于是便有了在調查問卷上勾選“不滿意”或者是“棄權”的表現(xiàn)。
三、性格沖動型,無論開心還是不開心,都會立刻在言語或行動上表現(xiàn)出來
做調查問卷的當天上午,恰好有兩節(jié)體育課,由于下一周就是期末考試,而當天和第二天有三門考查科目,所以早晨我就通知全班學生:因為要考試了,所以上午的兩節(jié)體育課改為在教室里自己復習。當場就聽到大家或失望、或憤怒的嘆息聲,還有學生說:“體育課是你說不上就不上的嗎?”我隨口回答“是的”,然后就走了。本以為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而且,作為剛從初中升上來的新生,他們應該早已習慣了“非主課”和自修課被占用來上“正課”,何況當天和第二天有考查科目的考試,下周就要正式期末考試了,應該要多花時間在復習上面,怎么還能“浪費時間”在體育課上呢?沒想到中午的調查問卷就立刻還我顏色了,勾選了“不滿意”。
【設計對策與實施效果】:針對以上三類學生的特點,我嘗試設計實施了以下對策:
一、用心交流,以誠相待
對于那些習慣性認為與班主任溝通無用的,但是并非屬于內(nèi)向不愛說話的學生,與他們來一次(或許不止一次)“心對心”的交流,清楚明白的表達我愿意聽取學生的意見,并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我也愿意聆聽他們的煩惱、心事和意見,并給予幫助;我更愿意做學生的朋友,而不僅僅是老師。
自從接了新生班開始,一學期以來基本全班每個學生我都至少與其談過一次話,部分學生的談話次數(shù)不下三次甚至更多,可是對于班級制度和班主任的管理方面,他們有想法,可是卻從未真正向我表露過。但是所謂日久見人心,相信在我不斷、反復地努力下,一定可以打動他們,改變他們的想法,讓他們接受我。
二、主動出擊,多面夾擊
對于那些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平時多關注他們的行為表現(xiàn)、神情神態(tài),讓他們室友或是比較親近的同學也多關心留意,發(fā)現(xiàn)異常的言行時,尤其是當流露出不滿情緒時,及時向我匯報。同時,我會不定期地主動找他們聊天,掌握其近期的思想動態(tài),以便于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疏導,特別是可以讓他們及時發(fā)泄出內(nèi)心的不滿、憤懣等情緒。此外,也能得知班級情況,掌握到我平時未必會知道的信息。
三、釜底抽薪,速戰(zhàn)速決
每個人的情緒總是通過種種外表行為表現(xiàn)出來,尤其是青少年,更容易將喜怒哀樂掛在臉上。對于那些性格沖動,喜怒立即形于色的學生,先向其說明尊重老師是作為一個學生應當具備的素養(yǎng)。因此當他們對班級管理制度或對班主任的工作有不滿或疑惑等想法時,必須選擇恰當?shù)谋磉_方式,可以私下與班主任交換意見,而不應該當著其他老師或同學的面起哄。同時,每當看到他們的情緒時,及時主動找之談話,把矛盾徹底解決在萌芽狀態(tài),不讓其惡化與延續(xù)。
當然,對于此次調查問卷的結果,我也做了反思,在引發(fā)此事的導火線“取消體育課”的問題上,我確實沒有顧慮到學生的感受。我從不知道原來很多學生認為體育課和陽光體育課是他們最喜歡的課,是不能無故被占用甚至被取消的。因此在與學生溝通期間,我也承認了自己的失誤,并答應以后盡量多考慮學生的喜好和感受。班主任不僅要能夠從學生中走出來,指點他們的言行,更要放下架子,走到學生中去,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啟示】:處在花季年齡的學生思想尚未成熟,自我意識在將醒未醒之間,一方面有了朦朧的自主意識,有訴求,一方面又不擅正確地表達、溝通,所以在師生相處的過程中容易產(chǎn)生誤會。因此在帶領這樣一幫心智不成熟的學生時,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傳統(tǒng)的“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早已不適用于現(xiàn)在00后的學生身上了。所以我盡量以鼓勵式教育為主,在尊重學生、關愛學生、以誠相待的基礎上,剛柔并用的管理班級。
每位學生都希望自己的成績與優(yōu)點得到教師的認可與尊重。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彼晕視屪约罕容^全面的評估學生,絕不以成績好壞、紀律好壞來簡單地評論一個學生。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多了解、真實了解、深入了解的基礎上的。因此認真聆聽學生,誠心對待學生,是促進師生交流,建立新型的、良好的師生關系的重要基石。其實,作為一名教師,只要有和學生進行溝通的強烈欲望,并選擇恰當?shù)姆绞椒椒?,我相信師生之間的溝通就不會成為問題。
【參考文獻】
[1] 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M]. 漓江出版社,1993.
[2] 田恒平.中小學班級常規(guī)管理[M].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3] 張萬祥.班主任專業(yè)成長的途徑[M].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