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社會工作項目評估,可以形成對政府購買服務體制的整體監(jiān)控,能夠評價其成效并形成科學的政策診斷、項目診斷和機構診斷機制,實現系統(tǒng)的良性運行。因此本文運用訪談法和文獻綜述法收集資料,重點探究目前社會工作項目評估——廣州市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等級評估現狀以及困境。
【關鍵詞】廣州;社會工作;項目評估
顧冬輝先生認為任何社會工作項目都應該進行評估,用科學方法對項目的設計、策劃、實施和效果等進行測度、診斷和評價;項目評估既是服務提供者向各界進行交代的要求,也是其提升服務質素和專業(yè)水準的前提;項目評估一般包括需求評估、方案評估、過程評估和結果評估。在社會工作評估一書中總結概括了社會工作評估的主要功能:(1)促進社會服務的發(fā)展;(2)社會交代;(3)社會服務者的自我發(fā)展;(4)促進社會工作學科的發(fā)展。
1 廣州市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等級評估現狀以及困境
家綜在接受評估的前期是如何進行準備工作的,以及如何去解讀評估指標的,本文運用了訪談法,對廣州市越秀區(qū)XXX家綜的社工進行了深度訪談。
1.1 大量文書工作
社工X-1:我們機構已經運營了三年,一般是在末期評估的兩個月前開始進行準備工作,主要是補齊文書,還要完成指標,舉行一些體現我們家綜服務宗旨的社區(qū)活動。
社工X-2:補齊文書要做的工作很多,很累,所以評估前期可能需要不定點的加班,評估專家偏向于帶有專業(yè)術語的文書,所以我們以前寫的文書,主任基本會認為不合格,要求要體現專業(yè)理論,但是社工的理論就那么幾個,用來用去我們都已經沒得用了,不知道什么樣的語言才是專業(yè)用語,這里讓我們很心累。
可以看出,評估前期,家綜面臨的最大壓力就是補文書,這兩個月的時間里社工不再有時間去開展服務,家綜的核心工作幾乎全部轉化為文書工作。社會工作項目評估本質在于監(jiān)督檢驗項目運行的效果,但是同時也剝削了社工更多的工作精力和時間,本末倒置的評估工作是現在一些家綜評估的現狀。
1.2 修改服務效果,體現目標的可測量性
社工X-3:在結案的時候,由于指標規(guī)定了我們要有75%的結案率,所以我們必須要被迫結案,這樣才是達標的,但是實際服務中,很多效果沒有辦法短時間內達到效果,這時候為了可以結案,我們就要修改目標,而且專家需要一些可以測量的目標,一些無法測量的成效我們覺得很無奈,因為沒辦法向評估方展示這些效果。
服務質量分為可測量和不可測量的,但是在評估中只能展示可測量的一面,如果評估只關注服務質量的可測量部分,這樣不僅打擊了社工的工作信心,也異化了社工的專業(yè)服務理念。服務質量還具有時效性,社會工作者是“生命影響生命”的職業(yè),這個影響的結果體現在了哪個時間段,這些都是不確定性的,看不見的“成果”不能被解讀為沒有成果。
1.3 完成指標
社工X-2:到了末期評估前期,我們每個部門就要突擊式的完成指標,開始分配任務,確保每個指標都能完成,這個時候我們就往往不會注意居民的服務需求了,而是更加注重去填補指標空白。
在家綜末期評估前期,可能很多的部門都會突擊的去完成指標,服務質量也就可想而知了??梢缘弥?,補文書和“做”指標,是目前家綜在末期評估前期的主要工作狀態(tài)。
1.4 解讀評估內容
社工X-1:我們很難把握評估專家的“喜好”,就像第一年評估的時候,專家認為我們的問卷調研報告太單調了,沒有專業(yè)性,問卷設置的也不合理,報告分析里面的分析太簡單,沒有體現這份報告的意義在哪里。然后,第二年的時候,我們家綜就是請教了某一高校的教授為我們設置了一份問卷,也是請了相關學者為我們的問卷進行了“深度”分析。結果到了第二年評估的時候,專家組們跟第一年又不是同一批專家,對我們的“華麗”報告一點都不感冒,認為我們的報告太追求分析,都可以達到學術水平,對社工服務來說意義不大,認為我們反而又不專業(yè)了。今年,我們家綜對這個問卷報告還是一頭霧水,做與不做好像都不專業(yè)。
家綜在廣州雖然已經走過了七個年頭,但是在評估的內容解讀上還是沒有進行一個統(tǒng)一的認識。每個專家只能根據自己的理解去評估家綜的服務。據相關資料得知,2015年新一期廣州市家綜評估將實行統(tǒng)一的新模式,新評估模式在評估實施中消除了過去評估體系不統(tǒng)一、指標指標不統(tǒng)一、評委選拔標準和評估視角不統(tǒng)一的弊端,制定了全市統(tǒng)一的評估體系、評估標準,對評委進行了篩選、培訓、持證上崗,真正具有了“統(tǒng)一”的意義。
1.5 進行形式評估
社工X-3:到了最后關頭,不得已的情況下,還是得自己去編造案例,或者是一個案主分解成幾個案例來寫,就像是要交卷了,這道題不管會不會,總是要答卷的吧。評估的時候,還需要向專家展示幾個“拿得出手”的案例,這時候就要貼油加醋咯。
家綜的評估目前最主要還是通過文書去評估,這樣也導致了評估結果的不真實性,沒有體現社會工作的評估功能。家綜對待評估的態(tài)度可能會轉變?yōu)榱艘粓隹荚?,評估就是為了得到高分,而不是對這一個工作年的工作的質量進行總結反思,進而提升職業(yè)能力。
2 社會工作項目評估淺析
第一,在社會工作項目評估中,應當充分發(fā)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在評估政策和制度設計上加強監(jiān)管力度,不僅僅作為資源提供者出現,還要參與到評估組織中去。在評估專家還沒有進入正軌的情況下加強行政管理,避免社會工作評估的一些負面影響。
第二,在社會工作項目評估中,評估機制的設計要具有科學性、系統(tǒng)性、靈活性。中國大陸可以借鑒香港的評估機制。香港的評估內容、方法和類型既兼顧了社會工作服務的系統(tǒng)性,也考慮到了評估的客觀性和專業(yè)性,充分體現了量化和定性的研究取向。
第三,在社會工作項目評估中,第三方評估機構在獨立客觀評估的基礎上,不僅要發(fā)現問題,更要提出解決方案。在評估的過程中挑出問題并提出中肯的建議,協(xié)助被評估方解決問題,而不僅僅是減分扣分。
參考文獻
[1]姚進忠,崔坤杰.績效抑或專業(yè):我國社會工作評估的困境與對策[J].中州學刊,2015(01):73-78.
[2]劉江.社會工作服務評估:一個整合的評估模型[J].社會工作與管理,2015(03):51-56+90.
作者單位
呂玉文,女,廣東省湛江市人?,F為廣州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社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