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琛薇
摘 要:國畫是我國一門重要的傳統(tǒng)藝術,在長期的發(fā)展歷程中國畫技法日益成熟,可以分為花鳥畫、人物畫、山水畫幾個類別。本文探討了國畫技法在瓷坯裝飾中的應用,供相關人員參考借鑒。
關鍵詞:瓷坯裝飾;國畫技法;青花
中圖分類號:J5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18-0025-01
由于國畫屬于平面裝飾藝術,在瓷坯裝飾中可以對國畫的一些技法進行借鑒,并使用錦地開光的形式來對瓷胎進行分割,從而創(chuàng)作出賞心悅目的陶瓷作品。國畫的用線造型起伏跌宕、交錯縱橫、講究情趣,在瓷坯裝飾中,應該積極吸收國畫技法的精華,創(chuàng)作出別開生面的陶瓷作品。
一、國畫技法在青花中的應用
在青花中主要是用毛筆進行作畫,這與國畫的作畫工具是一致的。但是青花使用的顏料和載體材料與國畫并不相同,元代青花毛筆要求含料多、彈性好、筆鋒尖,常用的技法包括圖、點、榻、勾等。在顏料的運用方面,容易形成料板和筆痕。國畫技法在青花中的應用主要是暈染法和分水法,也就是使用線筆先勾線,然后在線條的輪廓中進行分水,這種畫法能夠產生不同的層次感。在具體作畫時筆尖并不與坯體進行直接的接觸,保持整個畫面的清爽。在青花瓷畫中對水路非常重視,通過對水路進行精心的設計和安排,能夠使畫面產生虛實結合、疏密有致的效果。現代青花瓷在對傳統(tǒng)青花的各種技法進行保留的基礎上,又對國畫技法中的擦、點、皴、勾等進行了吸收,例如要對秋葉、樹干、枯枝進行表現時,可以使用枯澀的焦墨法,產生一種別致的肌理美感,再通過料水的暈染,產生料點痕跡?,F代青花瓷一作品在積極吸收國畫作畫技法的同時又將色釉、書法、雕刻等工藝融合起來,打造更加精致的青花藝術瓷器①。
二、國畫中的人物畫技法在瓷坯裝飾中的應用
人物畫是國畫的一個重要類別,《韓熙載夜宴圖》《簪花仕女圖》等國畫作品形神兼?zhèn)?、栩栩如生。最早的人物瓷畫出現在宋代,清代人物畫已經成為了此計劃中的一個重要類別,大多為粉彩和五彩,具有非常艷麗的色彩。仕女畫是人物畫的一個重要類型,國畫中的仕女圖著重勾勒女子的臉部和身體曲線,著重勾勒女性的嘴唇和眉眼。在用色方面,仕女畫多強調女性的肌膚白皙、發(fā)際深黑、服飾鮮艷。由于作畫空間的限制,陶瓷仕女寫意畫大多省略了嘴唇方面的勾勒,著重勾勒女性的眉眼和發(fā)髻,從而留下了更大的審美想象空間。我國古代對女性的發(fā)髻非常重視,這在國畫和陶瓷畫中均有體現。陶瓷仕女寫意圖也非常重視對女性的發(fā)髻進行描繪,以此來表現主人公的精神狀態(tài)。在陶瓷仕女寫意圖中也非常重視對古裝人物的衣紋進行表現,對細線的勾勒非常精致,而且是用輕柔的線條來勾勒仕女的形象,體現女性身姿的飄逸和優(yōu)雅。在畫面中非常重視對色度層次變化的體現,通過合適的人暖色調對比來打造豐富多彩的畫面,從而展現女性的端莊和典雅。以上特點在清代的五彩人物瓷盤畫中體現得最為顯著,人物神態(tài)莊重自然、衣紋飄逸洗練、仕女典雅窈窕,體現了東方女性優(yōu)雅、含蓄、內斂、委婉的性格特征,表現出一種恬靜含蓄之美②。
三、國畫中的山水畫技法在瓷坯裝飾中的應用
我國國畫中的山水畫技法已經比較成熟,在我國的山水畫中非常重視以現實為依據,領悟的本真進行概括性的描述和創(chuàng)造,在追求形似的過程中更加重視神似,也就是對景物內在的氣質韻味進行真實的表達,講究傳移摹寫、經營位置、隨類賦彩、應物象形、骨法用筆、氣韻生動,謂之為“六法”。
在國畫山水畫中,主要的創(chuàng)作工具是顏料、宣紙、墨、水、筆,常用的國畫山水畫技法,主要有染、點、擦、皴、勾等,主要是用水墨線條,達到濃淡相宜、深淺相得的藝術效果。在陶瓷山水畫中對國畫山水畫的各種技法均有運用,并運用了更多的顏料來在裝飾畫面上展現山水的意境。以粉彩陶瓷山水繪畫為例,在繪畫前先使用乳香油對珠明料進行處理,使其成為乳膠狀。為了更好地在陶瓷釉面上著色,還要使用樟腦油進行潤筆。在完成初步勾勒之后,運用廣翠色進行到底,并使用各種粉彩顏料進行填塞,在山水畫中常用的色彩主要有雪白、玻璃白、赫色、淡水綠、深水綠、淡苦綠、深苦綠等。完成瓷面繪畫后還要用高溫燒制,并進行固色。這也可以體現瓷器裝飾中既要借鑒國畫的相關技法,也要考慮到陶瓷工藝的獨特性,從而靈活地對各種技法進行運用③。
四、瓷坯裝飾中對其他國畫技法的應用
在瓷器裝飾中還經常用國畫技法中的十八描,例如鐵線描就在古彩中應用得比較普遍。古彩的線條以單線平涂為主,講究形象夸張、線條有力、顏色鮮明、風格質樸。在對線條的應用中,古彩裝飾一般以中鋒刻畫為主,線條中間沒有含糊和間斷,大多使用國畫技法中的釘頭鼠尾描和柔中帶剛的鐵線描,從而體現出一種鮮明健康的民間藝術之美。在瓷坯裝飾中應該積極嘗試不同的國畫技法,推進陶瓷藝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
在宣紙上使用顏色、墨和毛筆進行作畫被稱為國畫,國畫又可以分為寫意和工筆,在國畫的發(fā)展過程中逐漸產生的花鳥畫、人物畫、山水畫等不同的類型,并產生了一套比較完整和成熟的國畫技法。青花、新彩、古彩、粉彩都是瓷器裝飾中的一些常用技法,通過對國畫技法的借鑒,并與陶瓷的獨特工藝性進行結合,能夠在陶瓷創(chuàng)作中更加自如的使用國畫技法,創(chuàng)作出美妙精致、賞心悅目的陶瓷作品,甚至能夠使一件陶瓷作品展示出不同畫面風格。
注釋:
①王學俊.談中國畫表現[J].國畫家,2013(03).
②鄧雅軒.淺談中國畫中的藝術美[J].藝術科技,2016(02).
③張越.中國畫中的“空白”[J].明日風尚,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