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摘要】校園文化是學校的“精氣神”,是學校全面育人的教育載體,是學校全體成員共建的精神伊甸園。其中雙語校園文化,作為獨立院校人文校園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既可以使得全校師生形成外語學習的積極態(tài)勢,提升師生的人文素養(yǎng),樹立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亦可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團隊精神,促進各學科專業(yè)互通交流,共榮雙贏與和諧共進。
【關鍵詞】雙語 校園文化 獨立院校
一、背景
校園文化,眾多文化范疇中的子文化,主要以豐富的物質文化、協(xié)調的制度文化、個性化的精神文化和規(guī)范的行為文化組成。2015年中央下發(fā)的關于《中央文明辦關于深入開展文明校園創(chuàng)建活動的實施意見》文件指出:“要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培育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校園文化作為精神文化建設的核心主陣地?!豹毩⒃盒S⒂诓粩≈?,除了硬件的完善,文化軟實力的構建不容忽視。
二、現(xiàn)狀
對獨立學院校園雙語文化建設中主要有以下問題:
1.缺乏雙語文化建設意識。多數(shù)獨立院校在創(chuàng)建文化校園過程中,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學風制度建設和思想道德政治工作上,部分決策層和黨委學生工作部門人員外語語言水平不高,未將中外語言文化活動的理念引入到校園文化中來,尚未意識到語言育人不僅在于提升學生的語言水平,而且能夠使學生學習外語的動力外顯到校園活動中來,使得學習動機不斷內化加強。學生英語學習多在課堂上進行,課上英語課下母語的情況非常普遍。
2.校園文化建設中語言活動單向化。在文明校園文化建設中,外語活動形式較為單一,活動內容因循守舊,如:教育類專業(yè)的英語講課大賽,英語專業(yè)的英語朗讀大賽,英語歌曲大賽,英語小品短劇大賽等。活動參與者面較小,未能發(fā)動多數(shù)學生參與,受制于協(xié)調部門機制尚待完善和活動場地條件的現(xiàn)狀,活動內容未能考慮學生多層次的語言水平基礎和現(xiàn)實語言交際的需要,各系未能形成有效的活動協(xié)調機制,院校缺乏英語語言校園文化的品牌建設。多數(shù)英語類學生受制于心理因素,環(huán)境因素以及自身的英語語言水平,怯于參與到活動中來。
3.教師的引領作用沒有得到有力發(fā)揮。各專業(yè)教師開展課堂教學和科學研究,在校園行為文化中扮演者重要的示范角色,而對校園文化活動的關注度不高,在獨立學院各類英語語言活動中,教師的角色多鎖定在評委,嘉賓等座上客,作為教育者,教師應充分發(fā)掘自身的多重教育角色。加之獨立學院學生入學成績普遍較低,這就要求教師教學中多元化地引導學生,而非強調通過一味的課堂教學提高學生成績。
三、對策
大學校園雙語文化建設是對學生語言學習資源的整合,是大學文化發(fā)展的動力源泉,是對精神文明內涵的傳承,是國家軟實力的集中體現(xiàn)。基于以上綜述,本研究的內容重點集中在以下幾個部分:
1.協(xié)調機制的建立。雙語校園文化建設不是一己之力可以完成,首先要完成學校領導,學生工作部門,各系教師及學生社團的角色定位,本著為了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原則,在多方協(xié)調機制協(xié)同作用下,共同推進獨立院校校園雙語文化的建設,完成對各類雙語文化活動開展的決策,落實雙語校園的常態(tài)化管理機制,保障文化建設基金扶持得力,形成高校內雙語文化校園的建設評估機制,互動互促的良好文明風尚,形成校內校園雙語文化健康生態(tài)化發(fā)展。
2.校園雙語文化系列活動。校園雙語文化建設,一方面需要校、師、生精誠合作,要發(fā)揮學校和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另一方面更需要循序漸進的實施過程,既重效率,又重實效。校園雙語文化的建設要在觀念層面形成一致,在面向廣大高校師生征集“金點子”的同時,逐步將其反復研討,實行對制度文化的動態(tài)評估。
活動設計規(guī)劃如下:
(1)雙語公示:對校園內公示語,教學樓內外展板等,進行雙語標識。開發(fā)校園景觀,進行雙語注明,宣傳校園形象。
(2)雙語媒體。為拓展學生的雙語視聽閱讀媒介,可由學生團體創(chuàng)立雙語電影播放室,創(chuàng)辦雙語廣播站和創(chuàng)辦雙語報紙。充分調動各專業(yè)學生,發(fā)揮各系學生專業(yè)特長。開展“我是主講人”全年主題月活動等。
(3)雙語(英語)競賽。鑒于學生英語基礎和水平不同,提倡開展各類分級梯度英語競賽,如英語書寫大賽,英語朗讀大賽,英語詞匯競賽,英語主持人大賽,英語對白模音競賽,英語短劇表演,英語雙語翻譯競賽等。
(4)教師方面,通過嘗試文化學科使用英語授課,開設英語公開課,使學生多接觸專業(yè)英語,拓展學生專業(yè)內外視野,教師通過開通英語博客與微信群,英語QQ群等平臺,與學生進行學科類或學科外互動。
通過各類活動的開展,發(fā)揮學生主體性,促進校內系外憑借語言的橋梁加強溝通,形成良好的雙語校園文化學習氛圍。
四、總結
通過雙語生態(tài)校園文化的構建,帶動高校各部門教職工從學校管理和教書育人方面進行理念更新和總結反思,通過理論-實踐-在理論-再實踐的進程,爭取打造一系列雙語文化品牌,使全院師生從嶄新的角度去理解校園文化,提升校園文化內涵,以積極進取的姿態(tài)引領高校文明風尚,促進全社會對雙語的認同感。
參考文獻:
[1]錢曉霞.獨立學院校園文化建設研究[D].揚州大學.2008.
[2]齊文靜,孫榮.獨立學院學生特點及教育管理策略[J].考試周刊,2014,(93):160.
[3]黃曉玲.構建獨立學院校園英語文化[J].科教文匯,2009,(11):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