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琨
〔摘要〕素描是一切藝術創(chuàng)造行為的造型基礎,是藝術家對形體、結構、特征、節(jié)奏、韻味的深刻理解和掌握;素描以其獨特的藝術價值在繪畫領域占有一席之地。通過了解和掌握素描的本質特征、基礎訓練和美的形式,對素描有一個整體的把握。
〔關鍵詞〕素描概念基礎訓練美學個性發(fā)展
素描,是單色的徒手畫;是用線條或塊面進行造型的繪畫形式;是表現(xiàn)物體、人物、風景、象征符號、情感、聯(lián)想或創(chuàng)意構想的藝術形式;它是一切藝術創(chuàng)造行為的基礎,也被稱為“造型之母”。從現(xiàn)實注重的創(chuàng)作范圍來講,素描是造型藝術的棟梁,是打開創(chuàng)作之門的金鑰匙。安格爾認為,素描是高度的藝術誠實。畫家的造就首先取決于素描的功底,它決定畫家的表現(xiàn)能力。除了色彩、筆墨等專業(yè)技法之外,素描幾乎是包羅萬象的。素描既是初學入門,又是繪畫的一種。我國的素描是在吸收外國科學造型規(guī)律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對古代畫家不寫生的歷史,顯然是一個進步和發(fā)展。為了創(chuàng)作,認真學習研究和掌握對象的比例、形體、結構、運動、透視、明暗以及質感、量感、空間感等規(guī)律,是繪畫、雕塑等繪畫領域不可缺少的重要基本功,任何畫種都不例外。一件作品的表現(xiàn)力,主要取決于畫家扎實的造型能力和藝術修養(yǎng)。學習、研究素描不僅是為了把形畫準,更不是為了創(chuàng)作起稿或完成某些畫種的輪廓功能;而是為了更廣泛地研究、探索在繪畫領域中的造型規(guī)律和美學原則。
一、素描的獨特品格
首先,對素描的概念,由于時代不同,審美不同,目的不同,其理解也不一樣。素描除了有自身的獨立性之外,還有為其它藝術品種服務的特性,這是其它藝術品種所不具備的,這就構成了素描的獨特品格。如果只從某一方面,某一角度來研究素描,來要求素描,來認定素描,都是不全面的?!八孛枋菃紊嫛?,“素描是鉛筆、炭筆畫”,“素描是用調子完成的”,“只有長期作業(yè)才算是素描”……凡此種種,都是從各自不同的角度對素描的理解,各取所需。如果只單純從工具材料,風格,樣式,時間長短來規(guī)定素描,都不利于素描的發(fā)展。素描是以最少色彩,最樸實而節(jié)約的手段去表現(xiàn)對象的形神,去抒發(fā)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這個意義上講,素描的概念是很廣泛的。世界上最具廣泛基礎的藝術是素描。素描的產生先于文學,因此歷史悠久。從古人類洞穴畫樸素之作,幼兒涂鴉到成熟的藝術家作品,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素描的活動和存在。世界各國,各民族都有自己獨具特色的素描。因此,不要把素描局限于美術學院課堂作業(yè)和部分畫家的專利品,只要有簡單的工具和材料,就可以進行素描藝術活動,只要堅持下去,你也會成為素描大師。
其次,素描最普及、最大眾化,制作也最方便、最省時省材料,最輕便且便于復制和印刷,因此流行最廣。素描可以制作巨幅創(chuàng)作,裝飾廳堂、臥室、書齋等等,并可作為饋贈禮品,以特殊商品流通社會。素描有著強烈的時代氣息,也是一種觀念和精神的產物。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審美觀和精神理想,都會反映到素描的作品中來。不同作者的氣質、性格愛好的特征也在素描中體現(xiàn)無疑。素描隨著時代的前進,國家民族的發(fā)展和變化,也隨之不斷發(fā)展和變化著,個人的素描作品也因各方面修養(yǎng)的提高而不斷改變著作品的風貌。因此素描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和樣板,更沒有萬世師表。素描是千姿百態(tài)的,不同目的產生不同的方法和手段。以研究性為主的習作素描,以表現(xiàn)性為主的創(chuàng)作性素描,會根據繪制時間的長短,又可以分為長期、中期和短期素描。中短期素描也有人稱之為速寫,時間最長的除了叫長期素描以外,也有人叫它慢寫。因此,素描常常作為藝術作品的準備手段而使用,這完全依據于制作作品的目的,如習作、草圖、構圖、白描……
最后,素描的工具材料種類繁多,不僅僅局限于我們常見的鉛筆、炭筆,毛筆、鋼筆、木炭、手指也可作為素描的工具使用。素描所使用的紙有白色和有色紙;也可以在制作過的木板、白布、麻布等上面作畫。對于素描來說工具材料沒有什么限制,但是每一種工具都有自身獨特的特性,因此也會影響畫家的情緒和技巧。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品種繁多的新型材料,這也大大豐富了素描的表現(xiàn)形式和風格。
二、素描基礎訓練
素描作為繪畫藝術入門的基礎訓練是非常重要的,在素描的基礎訓練中,不僅是在研究造型能力,還包含著培養(yǎng)和塑造什么樣的人。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決定了未來藝術創(chuàng)作的面貌和藝術水平、層次高低。素描基礎訓練應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不斷改革,以適應發(fā)展的需要。“素描是一切繪畫藝術的基礎”,“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這些充分體現(xiàn)了素描基礎的重要性,從某個角度和某種目的而這樣說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素描的基礎訓練,不能包含造型藝術的一切,素描所能解決的也只能是部分審美觀、造型因素和造型手段,僅這一方面,也還要看素描所包含的實際內容和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訓練出未來社會所要求的人才而取舍。人們學習藝術是多方面的,從自然、社會和其它不同門類知識文化中吸取發(fā)展所需東西,悟出真諦,創(chuàng)造出新的藝術。如果認為“素描是一切藝術的基礎”,有了這個基礎便擁有一切,那是錯誤的,只會把人引入狹小胡同,而忘了藝術的廣大天地。在不同目的之下,學習繪畫的方式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可以這樣做,也可以那樣做,這正反映了客觀世界的多樣性。培養(yǎng)藝術人才的周期很長,其效果也要相應的一段時間才能體現(xiàn)出來。因此,某種藝術方式方法和它形成的風格,在某一時期,可能鮮為人知,甚至得不到人們的理解,但在以后的另一個時期,可能就會成為壓倒一切的潮流,這在藝術史上是屢見不鮮的。美術之路也絕不是僅有一種樣式、一種方法,一種風格所包含的。素描的基礎訓練雖然很多,但一套固定不變的方法和技術,是永遠不會變化發(fā)展的,只能死守一輩子;而另一種則是以思想、藝術方法以及自身的特點和條件,根據時代和社會的要求不斷發(fā)展完善,創(chuàng)造出更好的、更新的方法,能適應不斷發(fā)展所需的基礎才是好基礎、好方法。
素描要多畫,但是沒有明確目的的多畫,是盲目的,也是藝術上的無效勞動。即便畫上一千張畫,不如尋找科學有效的方法,這是十分重要的。笛卡爾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方法的知識”。但是,如果沒有實踐,沒有一千張畫的基礎,方法也是找不到的,“廢畫三千”之所以有道理,說明正確的往往都是在最初的錯誤中孕育而產生的?!皦漠嫯嫳M,好畫自來”也是此理,錯誤的只是暫時的過渡,不會永遠延續(xù)。過分地強調外形的準確性更會弄得手足無措,反而會造成藝術發(fā)展的桎梏。事物都處在不斷發(fā)展和變化之中,要符合客觀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繪畫的基本訓練是有計劃,有目的地接受系統(tǒng)知識,形成技能和技巧,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品德和修養(yǎng)的過程。
三、素描與美學的融合
素描是美術的基礎學科,通過對物品的繪制,精確地表達出其質感、光感等諸多要素之間的關系,最主要的目的是要表達畫家的美學理念和觀點,詮釋出作者的美學思維,好的素描本身就是帶來豐富而強烈的審美體驗的藝術品??茖W規(guī)律的基本訓練和美學,是素描不可分割的整體,通過科學規(guī)律找到藝術規(guī)律。在深入研究藝術表現(xiàn)規(guī)律的基礎上進行素描訓練,僅依賴理性并不能完整地表現(xiàn)藝術,而心靈的感受和美學原則卻能解釋和領會藝術上的一切。必須在創(chuàng)造美的形式、美的過程中對美的形式規(guī)律進行經驗總結和抽象概括。因此,在學習素描的過程中,既要科學地分析自然規(guī)律,又要善于從造型美的角度表現(xiàn),掌握藝術規(guī)律的法則。在美的規(guī)律上去感受對象,分析對象,從美的法則去研究對象,用藝術的獨特語言去表達自己對客觀對象的理解和感受。
結語:素描是我們一直關注并研究的重要課題,其運用直觀性并符合人類認識的規(guī)律。顯然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素描的,尤其是“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這句話中甚至同樣蘊含著素描本身就是素描的基礎,因為素描本身就是一種造型藝術?!爸庇^性”主要是感性認識,只強調運用感官,認識各種事物的現(xiàn)象,這只能是對外界事物直接、具體、個別的外表反映,而不能抽象思維或間接地、概括地反映外界事物一般本質特征。在感性與理性、直觀與抽象的關系上是辨證統(tǒng)一的。人的認識過程是感覺→知覺→表象→概念→規(guī)律。如果我們的認識只停留在感覺階段來指導作畫,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科學的思維方法在繪畫訓練中尤為重要,是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的階段。一位藝術家說過:“感覺的東西我們不一定理解它,只有理解的東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覺它”。(責任編輯:劉小紅)
參考文獻:
[1]伯特·多德森.素描的訣竅.上海人美,2014
[2]全顯光.視覺記憶,動向造型與素描的基礎訓練.美苑,1981
[3]林濤.淺談美術素描教學.寧夏教育,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