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洪波
正確的信仰是政黨的靈魂,是政黨的精神家園。政黨因信仰而產生,因堅持信仰而發(fā)展和壯大。中國共產黨遵循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心懷偉大理想,領導人民努力實現共同目標。而政黨為之奮斗的目標和工作方向,在任何時候都需要思想領引,其實踐的過程必須得到人民的認同、參與和支持,并順應時代發(fā)展規(guī)律,才能取得成功。在人類社會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只有堅持正確信仰的政黨和組織才能取得執(zhí)政權力,鞏固政權,并引領社會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
堅持信仰才能保證政黨充滿朝氣
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仡櫧倌甑膴^斗歷程不難發(fā)現,中國共產黨的理想和信念始終沒有改變,是世界近代和現代最有理想和信念的政黨。它的成長、壯大、發(fā)展是其他政黨無法相比的,所取得的成就是舉世矚目的。它之所以能在國家分裂、民族危難、人民困苦之時挺身而出,不怕犧牲、百折不撓地領導中國人民走向光明,走向勝利,走向富裕,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始終有一個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和目標。有了這個理想和目標的感召,無數中華優(yōu)秀兒女就成為它的戰(zhàn)士,并一生相隨奮斗終生;有了這個理想,就能凝聚全國各族人民的力量,完成一個又一個的輝煌壯舉;有了這個理想,人民軍隊就能打敗世界頭號強敵;有了這個理想,黨在經歷多次挫折和失敗后能夠重新煥發(fā)青春,蓬勃向上,一往無前。
堅持信仰黨和民就會同心協(xié)力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中國共產黨的唯一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中國共產黨實現理想和信念的依靠力量和服務核心都沒有變。中國共產黨有很多成功經驗,每一次成功的經驗都貫穿了想人民所想、為人民所為的思想。1948年9月8日,毛澤東在《為人民服務》文章中指出,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在長期的工作中,我黨形成了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三大作風;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鄧小平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各項方針政策的出發(fā)點和歸宿。習近平主席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边@些理論、經驗和做法,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的唯物史觀具體運用到全部工作中的具體體現。
堅持信仰才能提升黨的凝聚力戰(zhàn)斗力
中國共產黨是有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黨員從建黨初期50人發(fā)展到現今的8 700萬人,成為當今世界最大的政黨。就憑這一點,足以說明它的自身建設無疑是成功的。政黨的戰(zhàn)斗力來自凝聚力,內部不團結的政黨是沒有感召力的,也談不上凝聚力。凝聚力的核心思想就是共同的信念和最高的理想。中國共產黨的最高理想就是實現共產主義社會制度,它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共產主義理想是共產黨人的崇高追求和一切工作的動力源泉,共產黨人不同于普通百姓,為了最高目標,其思想有高度和寬度,為了人民的利益,能放棄自己的既得利益,去一次次地引領社會變革。
堅持信仰才能促進生產力發(fā)展
共產主義社會基本特征之一就是社會生產力高度發(fā)展,物質財富極大豐富,達到可以滿足整個社會及其成員需要的程度。中國共產黨近百年的奮斗過程,對中國社會來講就是解放生產力、培養(yǎng)生產力、促進生產力的過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幾十年來,國民經濟從穩(wěn)步發(fā)展到科學發(fā)展再到創(chuàng)新發(fā)展,都是社會生產力發(fā)展和提高的過程。
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fā)展生產力,鄧小平關于發(fā)展是硬道理和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理論是對馬克思主義在建設社會主義理論方面的重大貢獻。幾十年、幾百年集中力量發(fā)展社會生產力,不但能夠解決好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也提高了黨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
堅持信仰才能永葆黨的引導力
中國共產黨成立至今,一直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革命實踐,又以革命實踐經驗不斷豐富馬克思主義理論。用先進的思想和先進的理論教育群眾、武裝群眾、指導群眾,用先進的行動感化群眾、組織群眾、引領群眾,中國革命事業(yè)和建設事業(yè)才能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遵從習近平總書記“領導干部要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做人要實”的一系列講話要求,中國的改革事業(yè)要取得成功,必須堅持正確的信仰,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人民才會信服共產黨的領導,才會跟著共產黨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中團結一心,共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