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淵博
【摘要】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交際。培養(yǎng)小學生的英語交際意識,傾聽是英語交際的基礎,說是英語交際的關鍵,背景文化常識是英語交際的補充。
【關鍵詞】英語交際 傾聽 說
其實我們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交際,而語言教學的目的是要教會學生使用語言,小學生的英語教學是啟蒙教學,因此,小學英語課應該是技能課和實踐課,應該把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意識放在首位。那么如何才能培養(yǎng)小學生的英語交際意識呢?
一、傾聽是英語交際的基礎
學習任何一種語言,第一步都是聽。只有身臨其境,置身于語言環(huán)境之中,才能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所以,在英語課堂上,老師應最大限度地給學生以聽的訓練,為他們創(chuàng)造良好的英語氛圍。
在給三年級上第一節(jié)英語課時,我做了以下嘗試:上課鈴響后,我精神飽滿地走進教室,面帶笑容,以豐富的表情開始上課?!癏ello! I am your English teacher. Im Mr Qi.”同時把我的姓寫到黑板上,并在上面標上拼音。學生一下子明白了我的意思——我在做自我介紹。我繼續(xù)說:“You can call me Mr Qi.Understand? 明白嗎?”學生點點頭。及時給予了肯定,并再次自我介紹說:“Hello! I am Mr Qi.”重復幾遍之后,我鼓勵學生嘗試介紹自己,一個、兩個……學生活躍起來,這對他們來說,既新鮮刺激,又簡單上口。
然而萬事開頭難不是沒有道理的,記得三年級的一堂課上,當我用英語簡單地介紹游戲的規(guī)則的時候,有好多學生就喊“老師,聽不懂哦!”當時我克制住了直接用母語給他們介紹的沖動,而是面帶微笑地用手勢示意他們安靜接著很耐心地用英語講完并且叫上一位學生做示范,而學生們帶著對游戲的渴望也很耐心地聽完我的講解并且最終理解了我的意思。
二、說是進行英語交際的關鍵
許多專家早就說過,學生口語能力的訓練在學習外語的第一天就須進行。因為只有能聽能說,才能與人交流,才能體會到學以致用的樂趣。于是我嘗試通過以下幾各方面進行改革:
1.激發(fā)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良好的交際環(huán)境。小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學習動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四周事物的顯著變化喚起,無意注重占主要優(yōu)勢,因此在教授新知識前一定要調動與把握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良好的交際環(huán)境。如在教學型“What is your favorite ?It is .”時,教師可以利用自身的物品如穿著黑色的衣服,戴著黑色的帽子,背著一個黑色的包,跟全班打招呼:“Hello, boys and girls, Am I handsome today?看到這一情境學生興奮的回答:“Yes !”然后我指著衣服說:“This is my coat ,It is black .”指著書包和帽子說:“They are my bag and cap .They are black too. Now, can you guess what is my favorite color?”指著黑色的衣服、帽子書包引導學生回答:“black.”我馬上說:“Yes, you are very clever.”學生看到老師的一身裝扮,又聽到肯定的答案,精神馬上集中起來,然后在下面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們只需提供一個交際的環(huán)境,給予他們一些不同的顏色或物品進行句型操練就行了,這個句型就“不攻而破了”。
2.運用活動教學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交際條件。心理學表明: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心理動因,是激勵學生學好英語的內在動力。因此在教學中,我常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采用以下兩種活動法:
(1)“Guessing game”是學生非常喜歡的活動,隨著學生年級的升高,競猜活動中啟發(fā)學生思維的成分也逐漸加大。例如,低年級可采用猜物并說明名稱方式;高年級則應加大思維的力度,采用描述猜動物的方式等。
(2)“Drawing”活動,讓學生畫畫涂涂,動手,動腦,邊畫邊說,畫所學的知識,說說畫什么,說說所用的顏色,把學過的多種知識結合起來,內容形式豐富又有趣.其活動的過程就是學生運用內部語言展開思維活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鞏固和深化了語言學習,也切實培養(yǎng)了學生用英語思維的能力。
3.利用交際活動,實現理論到實踐的轉化。根據交際性是英語教學的要求,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運用語言的良好環(huán)境,通過大量的交際性活動去總結和把握語言的規(guī)律,并在交際中去實現,從而達到學習語言的目的。
三、背景文化常識是英語交際的補充
英語的背景文化常識,對提高英語交際能力起著很大作用,但卻也是容易被很多老師所忽略的因素。
比如:有一次一位學生對我說“Good morning,teacher!”的時候,我就告訴學生“teacher” 是表示職業(yè)的名詞,不是稱呼,更不是尊稱,在西方國家,學生稱呼老師一般在姓前面加Mr.、Mrs.或Miss,這就是中西稱謂語上的一個不同點。當學生用“How old are you?”問教師的時候,你可以回答“Its a secret!”, 并告訴學生:西方人很忌諱別人問她們的年齡、收入和婚姻狀況,因為她們認為這些都是隱私等等。
總之,我認為注重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強化學生的交際意識,應該從初學英語開始。以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配合先進的多媒體技術來幫助學生了解英語的背景文化常識,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以豐富的語言材料,創(chuàng)設不同情景,增強他們的交際意識。為他們學習英語的最終目標:用英語交際,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