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小梅
從今年起,安徽省高考將結束十年自主命題的歷史,開始采用全國試卷。與安徽卷相比,全國卷在考試的范圍、內容以及考查的形式上稍有變化。其中在語言文字運用題中,全國卷更加側重對連貫的考查。所以,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應該要加強對連貫題的訓練。
語言連貫考查的形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排序題,以選擇題或填空題的方式,要求將一組打亂的句子按照合理的邏輯順序重新排列,或是抽出語段中部分句子,打亂后,重新放到語段中合適的位置上;二是填補文句題,要求根據(jù)語段內容和語意表達的需要在某些指定的位置中填入合適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貫通,邏輯嚴密。
那么,什么是語言表達連貫呢?所謂連貫,就是語段圍繞一個統(tǒng)一的話題,按照合理的邏輯順序表達,使前后句相互照應,銜接自然,語意上下貫通。語言連貫側重的是考查語言表達的邏輯性和層次性。保持語言表達連貫,就需要做到話題統(tǒng)一,層次清晰,順序分明,句式結構一致,語意呼應貫通五個方面。
下面,我從個人的教學經(jīng)驗中,就連貫題的答題技巧做一些探討:
一、表達順序分析法
從整體上看,句子組成的語段的表達方式,一般有記敘、議論、說明、描寫。不同的表達方式,表達順序的標準是不同的。記敘要考慮時間和空間順序。說明和議論一般要考慮內在的邏輯關系,判斷順序的安排是否符合事理。而描寫就要抓住描寫對象的特點等。
1.描述順序
2014年江蘇卷第4題:
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填入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
遙遠的箕山,漸漸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斷了我的視線。我在那個遺址上發(fā)掘了很久,但一無所獲。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從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齒形的輪廓
②箕頂寬敞平坦,煙樹素淡,悄寂無聲
③而遺址都在下面的河邊,那低伏的王城崗上
④山勢平緩,從山腳慢慢上坡,一陣工夫就可以到達箕頂
⑤如此空曠,讓人略感凄涼
A.①②④⑤③ B.①④⑤③②
C.④①③②⑤ D.④②⑤①③
解析:按照描寫的順序,先寫“遙遠的箕山”,再寫“從山腳慢慢上坡”,由遠及近;山景的描述應該從“山腳”寫到“箕頂”,自下而上,所以④②相連,答案選D。
2.邏輯順序
2013年新課標全國卷Ⅰ第15題: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 )
當代藝術博物館今日舉辦名為“風物”的展覽,展出了幾位畫家、攝影師的作品。?搖?搖 ?搖?搖,?搖?搖 ?搖?搖。?搖?搖 ?搖?搖,?搖?搖 ?搖?搖,?搖?搖?搖 ?搖,?搖 ?搖?搖?搖,能啟發(fā)我們發(fā)現(xiàn)身邊的奇景和詩意。
①因此無論多么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可變成藝術主題
②展出的作品大部分都體現(xiàn)出細節(jié)帶出重點的風格特點
③彰顯出藝術獨具的神奇力量
④作品展示的都是他們在美國南部腹地、新西蘭北島旅行時留下的記錄
⑤內容從自然環(huán)境、建筑、各類標志,到人物、室內布置,覆蓋面很廣
⑥而且?guī)в袛⑹乱馕?,每件作品都想日常世界的一個短篇故事
A.②⑥⑤④③① B.②③①④⑤⑥
C.④⑤②①⑥③ D.④⑥⑤①③②
解析:先介紹作品展示的內容,再介紹作品的風格特點。因為按照邏輯順序應該是先有內容,再有風格特點,內容是風格特點的前提和承載。所以答案選C
二、虛詞作用分析法
虛詞雖然在句中主要承擔語法意義,但在語意表達和句子之間的關系上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連貫題中常見的虛詞主要有代詞、連詞(包括關聯(lián)詞)、副詞,它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語意,理順句間的邏輯關系。
2014年課標全國卷Ⅱ第15題: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 )
是中國人喜愛的動物,是人類最早馴養(yǎng)的家畜之一,是極其溫順又充滿也行的動物。?搖?搖 ?搖?搖,?搖 ?搖?搖?搖,?搖?搖?搖 ?搖,?搖 ?搖?搖?搖,?搖?搖 ?搖?搖,?搖?搖 ?搖?搖,馬已經(jīng)成為了力量與速度的代表。
①還讓人們做了敬馬王,打馬球,賽馬等習俗
②對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
③它幫人們種地運貨,很人們一起南征北戰(zhàn)
④作為六畜之首
⑤馬是人類的朋友和伴侶
⑥千里馬、老馬識途等故事也十分深入人心
A.③②④①⑥⑤ B.③⑥①④⑤②
C.⑤③②⑥①④ D.⑤④②③①⑥
解析:能做句首的只能是③和⑤,而③句主語是代詞,不應該放在句首,所以首句只能是⑤,答案排除AB;根據(jù)關聯(lián)詞關系,應先③后①,答案為D。
三、話題統(tǒng)一分析法
2013年北京卷第4題:
給下面語句排序,銜接恰當?shù)囊豁検牵?)
①因為較弱的電磁輻射,也會對人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與心血管系統(tǒng)產(chǎn)生一定的干擾。
②人的大腦和神經(jīng)會產(chǎn)生微弱的電磁波,當周圍電器發(fā)出比它強數(shù)百萬倍的電磁波時,人的神經(jīng)活動就會受到嚴重干擾。
③即使在不太強的電磁波環(huán)境中工作和生活,人也會受到影響。
④如果長時間出于這種強電磁波的環(huán)境中,人會出現(xiàn)頭痛,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癥狀,強電磁輻射會使心血管疾病加重、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失調。
A.④①②③ B.②③①④
C.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
解析:②④話題中心都是強電磁波,②提出強電磁波對人的神經(jīng)活動有嚴重干擾的觀點,④具體介紹強電磁波對人有哪些影響;而①③兩句話題中心都是較弱電磁輻射,按照因果關系,應為③①。據(jù)此,可以很快做出判斷,答案選D。
四、句式結構一致性
句式的種類有很多,按語氣分有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祈使句,按主語性質分有主動句、被動句,按判斷的性質分有肯定句、否定句。短語的結構類型可分為主謂結構、并列結構、偏正結構、動賓結構等。短語的組合又構成了句子,在語段中如果空白處前后兩句的句式結構相同,那么空白處的句式結構應保持一致。
2015年全國卷Ⅱ第16題:
請在下面—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賞,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讀書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記住書中的內容嗎?答案是否定的。①。記憶型閱讀是我們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為它容易導致盲從書本知識,從而失去質疑精神。批判讀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閱讀,它不追求②,而主張激發(fā)想象力和靈感,帶著自己的思考讓自己變得更有思想。能通過閱讀提出有價值的質疑,③,通過分析根源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這在泛閱讀曰益普遍的時候更顯得難能可貴。
解析:③處前后兩句都是由一個介賓短語和一個動賓短語組合,所以此處所填句子的結構應保持一致:通過……(動詞)……再因語意貫通,可給出唯一性答案:通過質疑找出問題的根源。
五、語段位置作用法
語段的段首或句首位置,一般具有總起全段或全句的作用;段尾或句尾位置,一般具有總括全段或全句的作用。所以,做題時也可以通過位置來判斷,根據(jù)前文或后文來概括所填處的要點。
2014年全國卷Ⅰ第16題:
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l5個字。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大氣保溫氣體之一。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會導致全球變暖,造成天氣干旱或旱澇不均,甚至可能造成海洋水位上升,淹沒大量沿海城市,?搖①?搖。然而,也有研究指出,?搖②?搖:比如增加的二氧化碳可以給植物“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長。但這必須有個前提,植物還活著!如果土壤被污染,?搖③?搖,我們就失去了這些向大氣中釋放氧氣的“氧氣工廠”和“空氣凈化器”。
解析:①處位于句尾,應是對前文語意的總結,所以可確定答案為: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②處位于句首,應是對后文語意的領起,所以確定答案為:二氧化碳增加會帶來好處。
六、標點符號分層法
句段中常見標點符合一般有逗號、分號和句號,這些符合除了表示停頓意義外,往往可以幫助我們分清語段的層次。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 )
在我國古代,人們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還有一種容器,是葫蘆。?搖 ?搖?搖?搖,?搖 ?搖?搖?搖。?搖?搖 ?搖?搖。?搖?搖?搖 ,?搖 ?搖?搖?搖。?搖 ?搖?搖?搖。
①最早的記載見于《詩經(jīng)》,如《公劉》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蘆
②用葫蘆做容器是先民們認識自然、利用自然的結果
③葫蘆是一種葫蘆科爬藤植物的果實
④葫蘆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當容器用
⑤它大多呈啞鈴狀,上面小下面大
⑥我國勞動人民使用葫蘆盛物的歷史非常悠久
A.⑥②③⑤④① B.⑥①④②③⑤
C.⑤③④①⑥② D.③⑤④⑥①②
解析:通過標點符號可以基本判斷語段應該從三個方面介紹葫蘆,段末處從位置上看,應該是總結句,再從內容上看,③⑤說明葫蘆的自然屬性,④說明葫蘆的功用,⑥①強調葫蘆歷史悠久,②總結全段,答案選D。
綜上所述,運用技巧答題,在保證正確率的前提下,可以節(jié)約做題時間。同時,也應該注意,不應只運用一種方法解題,而應該多種方法綜合運用;也不應機械運用以上方法解題,應結合題型,靈活處理,做到連貫題不失分。
★作者單位:安徽潛山野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