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
【摘要】 目的:探討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對于確保手術室護理安全的意義。方法:收集筆者所在醫(yī)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接受手術的患者,按住院單雙號順序分為兩組,研究組和對照組,各100例。研究組和對照組分別接受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和常規(guī)護理。對比兩組患者對護士的護理滿意度、護理差錯事件發(fā)生率、患者切口感染發(fā)生率。結果:(1)研究組和對照組對護士的護理滿意度分別為(92.5±2.7)分、(71.2±1.6)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研究組和對照組護理差錯事件發(fā)生率分別為1%、8%,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研究組和對照組手術患者切口感染發(fā)生率分別為2%、9%,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對保證手術室護理安全、提高患者對護士的護理滿意度有積極的作用,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手術室; 細節(jié)護理; 安全
中圖分類號 R472.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7-0084-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7.045
有學者指出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能夠為患者提供細致、體貼的服務,對提高護理滿意度有積極的意義[1]。因此筆者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擬收集筆者所在醫(yī)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接受手術的患者,探討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的價值,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筆者所在醫(yī)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接受手術的患者,手術類型為胃腸手術、膽囊切除術、骨科手術等。按住院單雙號順序分為兩組,研究組和對照組,各100例。研究組和對照組分別接受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和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平均年齡(56.8±16.4)歲,男57例,女43例;對照組平均年齡(58.2±18.5)歲,男59例,女41例。將筆者所在醫(yī)院手術室護理人員隨機分為兩組,A組和B組,每組10人,分別對研究組和對照組進行護理。每組護理人員學歷為本科、中專、碩士等,年齡26~48歲,工作時間3~15年,均為女性。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手術類型、手術室護理人員的年齡、工作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年齡大于18周歲;(2)自愿參加試驗。排除標準:(1)惡性腫瘤、精神病患者。(2)術后意識模糊,認知能力異常。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采用常規(guī)護理。核查患者信息后,推至手術間,準備儀器、設備,協(xié)助擺位體位,完成手術后護送患者入病房。
1.3.2 研究組 采用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
1.3.2.1 規(guī)范流程 制定護理人員工作職責,做到責任到人。
1.3.2.2 儀器檢測 手術前,仔細檢查器械、管道連接是否緊密,有無漏氣現(xiàn)象,保證儀器工作正常。
1.3.2.3 增加溝通 在手術室門口迎接患者,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向患者介紹手術室的環(huán)境,介紹手術方法、手術醫(yī)生,講解手術的目的。護士與患者的溝通中借助表情、微笑的眼神來拉近護患之間的感情。向患者介紹手術成功的正性經(jīng)驗,緩解患者的擔憂情緒,努力讓患者對護士產生信賴與信任感,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2]。
1.3.2.4 心理護理 護士要尊重患者,遮蔽患者隱私部位。給予患者肢體安慰,如在患者接受麻醉、消毒的時候,護士可握住患者的手以增強其安全感。在患者進行手術時,播放優(yōu)美的音樂,消除患者緊張的情緒,分散注意力,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手術環(huán)境[3]。
1.3.2.5 規(guī)范化語言 在患者躺在手術床上后,護士對患者進行詢問:“您覺得房間的溫度怎么樣”,對外露部位的部位可采用毛巾進行保暖[4]。在患者接受靜脈麻醉前,和患者提前打招呼:“現(xiàn)在要對您進行靜脈穿刺麻醉,可能會有一些痛”。
1.3.2.6 舒適體位 根據(jù)手術要求,協(xié)助正確擺放體位,并通過術中對于能活動的肢體,進行放松;仰臥位患者頭部墊頭圈,頸部用布卷防止懸空等措施盡量讓其采取舒適體位。
1.3.2.7 增強護理人員的無菌觀念 在手術室,所有護理人員要嚴格各項操作規(guī)程。加強手術室無菌技術操作、感染認知度的培訓。加強基礎知識及基本理論訓練,提高護士操作技術準確度,使手術室的感染管理目標更加明確 。
1.3.2.8 加強消毒隔離 完善責任體系,以工作為重心,制定消毒隔離、感染制度,指定制度專評細則,對每一名護理人員提出明確要求,避免出現(xiàn)誤操作。集中搞好全院手術區(qū)的消毒隔離。每次手術后對手術室消毒,所使用器械要經(jīng)過高壓蒸汽滅菌。對于一次性物品護士使用要檢查物品嚴密性,查看物品有效期,一次性物品銷毀后才能外運,禁止隨意丟棄。
1.3.2.9 建立監(jiān)測機制 監(jiān)測是控制醫(yī)院感染的先前手段,運用各種有效監(jiān)測才能降低醫(yī)院手術室的感染率。醫(yī)院手術室要進行監(jiān)測,在監(jiān)測后進行消毒、隔離,提出無菌技術操作的改進, 找出問題并解決。
1.3.2.10 術后護理 做好六査十二對四到位制度,為患者擦凈血跡送其入病房。
1.4 評價標準
(1)兩組患者對護士的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問卷以調查表的形式對患者進行滿意度調查,調查表由疾病教育、護患溝通、服務態(tài)度、護理技能4項組成,分值為0~100分,非常滿意:90分以上;滿意:60~89分;一般:評分不足60分。(2)兩組護理差錯事件發(fā)生率。(3)兩組手術患者切口感染發(fā)生率。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研究組和對照組對護士的護理滿意度分別為(92.5±2.7)分、(71.2±1.6)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54,P<0.05)。
2.2 兩組護理差錯事件發(fā)生率對比
研究組發(fā)生護理差錯事件為1例(1%),對照組為8例(8%),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字2=4.19,P<0.05)。
2.3 兩組手術患者切口感染發(fā)生率對比
研究組手術患者發(fā)生切口感染為2例(2%),對照組為
9例(9%),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字2=4.71,P<0.05)。
3 討論
手術室護理質量的好壞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而細節(jié)決定著護理質量的成敗。由于手術室工作性質和環(huán)境的特殊性,手術室護理具有技術性強、工作大、風險高等特點,如何將手術室護理做好、做到位成為保證手術順利完成的重要基礎[5]。
隨著現(xiàn)代護理模式的改變,細節(jié)護理成為目前護理學研究的重點。有學者指出關注護理細節(jié),是確保手術安全、促進患者康復的重要保證。還有研究提出細節(jié)護理是保證患者術前心理平穩(wěn)、減少安全隱患發(fā)生的重要基礎[6]。有學者對500例手術患者進行分組,分別接受優(yōu)質的細節(jié)護理和常規(guī)護理,結果發(fā)現(xiàn)研究組在住院時間、住院費用上均明顯少于對照組[7]。同樣本次研究中我們在研究組的護理活動中,首先完善手術工作制度、明確崗位職能,從而確保手術室護理工作安全、順利的進行。此外我們還給予患者心理護理,為患者提供信息、情感物質等支持,心身得到放松。還有研究指出手術室是造成院內感染的高危地點,除了與患者基礎疾病、醫(yī)生手術方法等原因外,還與護理質量的好壞有密切關系,因此本次研究中我們加強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管理,提高護士和患者的防護意識,嚴格實行廢棄物處理,并且增強護理人員無菌觀念,促進手術室護理的科學化[8]。
因此,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對保證手術室護理安全,提高患者對護士的護理滿意度有積極的作用,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韓君,湯豐榕,徐麗娟,等.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的效果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14(2):1395-1396.
[2]林娜.40例手術患者于手術室實施人性化護理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18(2):132-133.
[3]王菊鳳.手術室人性化護理對癌癥患者術前焦慮狀況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1):52-53.
[4]郝鳳琴,何應珠.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護理管理中的運用[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14,3(5):46.
[5] Schmied H,Kurz A,Sessler D I,et al.Mild hypothermia Increases Blood Loss and Transfusion Requirements during Total Hip Arthroplasty[J].Lancet,2011,347(8997):289-292.
[6] Winkler M,Akca,Birkenberg B,et al.Aggressive Warming Reduces Blood Loss during Hip Arthroplasty[J].Anesth Analg,2012,91(4):978-984.
[7] Kurz A,Sessler D I,Cenhardt R,et al.Perioperative Normothermia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Surgical-Wound Infection and Shorten[J].New England Jonural Medical,2012,334(19):1209-1215.
[8]郭秀英,劉維維,孫蕊.護理人員對圍手術期護理項目風險性認知狀況調查[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4):49-51.
(收稿日期:201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