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艷
如果說黃山是以“奇松怪石”傳四海,廬山是以“匡廬奇秀”甲天下,那么太湖之濱的鴻山則是以“泰伯至德”聞九州??鬃釉凇墩撜Z》中盛贊:“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彼抉R遷在《史記》中也引用孔子的原話對泰伯大加稱贊,并特意把其列為吳氏世家之首位??梢娞┎裰畟ゴ?,吳文化之源遠流長。
江蘇省無錫市泰伯實驗幼兒園就坐落于鴻山腳下,以泰伯命名,是吳文化所孕育出來的一所優(yōu)秀幼兒園。它致力于建設富有吳文化特色的園所文化,開發(fā)吳文化園本課程,打造吳文化特色教育,將吳文化代代相傳。那么,吳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我們認為最核心的可以概括為:謙虛禮讓、勤勞開拓、愛國愛民。而“太湖人家”就是我園著力打造的傳承吳文化精髓的重要陣地,也是我同的園本課程之一,其具體內(nèi)容如下所述。
一、室內(nèi)陳設布置促成長
車爾尼雪夫斯基曾說:“環(huán)境影響人的成長。”那么,“太湖人家”的室內(nèi)陳設布置,究竟會給幼兒們的成長路上留下點什么有價值的東西呢?對此,我們進行了認真的思考。既然先輩們憑著自己的勤勞與智慧,艱苦創(chuàng)業(yè)、開拓進取,才創(chuàng)造出了為世人所景仰的文化成果,“太湖人家”的室內(nèi)陳設布置首先應當能撥動幼兒們的情感之弦,刺激他們的“成長神經(jīng)”,不僅能讓他們感受到先輩們“勤勞開拓”的精神,而且能讓這種精神在他們幼小的心田里落地生根。為此,我們圍繞“勤勞開拓”這一主題,針對“太湖人家”的室內(nèi)陳設布置,為幼兒營造了這樣的“環(huán)境”:充滿農(nóng)家氣息的小屋內(nèi)外,男耕女織;彰顯鄉(xiāng)村特色的小水井旁,村民們打水浣洗;體現(xiàn)太湖水鄉(xiāng)風光的漁船上,漁民們?nèi)鼍W(wǎng)捕魚……
幼兒們來到“太湖人家”,首先接觸、感受到的就是這種“勤勞開拓”的“環(huán)境”氛圍。這種氛圍向他們撲面而來,沁人他們的內(nèi)心深處,激起他們心海共鳴的漣漪。教師問幼兒:“你們覺得‘太湖人家怎么樣?”幼兒們爭先恐后地說:“小房,小井,好可愛!”“農(nóng)民這樣勤勞,一定會造樓房的,小屋旁邊要添加高樓?!薄皬木锎蛩糜腥?,但是太慢了,為什么不裝個機器抽水呢……”用大人的眼光看,他們的話語是那樣的天真幼稚,但是從中可以看出,他們已被那陳設中的“勞動人物形象”所感動、所感染,流露出了對“勤勞開拓”的先輩們的同情與敬仰,以及對美好幸福生活的贊美與向往;他們已隱約體會到勞動的必需與光榮,體會到勤勞會帶來財富、開拓會帶來進步;他們已從內(nèi)心萌生出一種“勤勞開拓”的欲望——參加勞動、改變現(xiàn)狀、幸福百姓……這是多么難能可貴?。?/p>
二、課程內(nèi)容設置傳精髓
如果說“太湖人家”的室內(nèi)陳設設置是一種非紙質化的課程內(nèi)容,那么我們還必須對“太湖人家”的課程內(nèi)容做一個紙質化的設置。如何設置呢?我們認為,必須為有效傳承吳文化精髓服務。具體應做到兩點:一是全面性,二是層次性。
所謂全面性,就是指課程內(nèi)容設置必須涵蓋吳文化精髓的核心部分:謙虛禮讓、勤勞開拓、愛國愛民。關于“謙虛禮讓”,我們選編了一些有關吳地先輩們的動人故事,尤其是泰伯“三以天下讓”的至德故事,讓教師通過淺顯生動的語言講演給幼兒們,力求讓他們從教師繪聲繪色的故事講演中受到有關“謙虛禮讓”思想的熏陶,進而在今后的成長過程中,慢慢鞏固這種思想并逐漸踐行之。關于“勤勞開拓”,我們主要以吳地先輩們的農(nóng)具農(nóng)活、漁具漁事以及吳地的動植物為題材,通過選編故事、手工制作、實物圖片等形式,刺激幼兒們的視覺、觸覺,讓他們感受到“勤勞開拓”的艱辛、幸福與偉大,在他們的心田播下熱愛勞動、敢于開拓的種子。關于“愛國愛民”,我們同樣以故事的形式,給幼兒傳遞吳地先輩“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愛民的思想情懷: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一個個既遙遠又親近的愛國愛民的人物形象與生動故事,容易留在幼兒童年記憶深處,并容易在此“生根發(fā)芽”。
所謂層次性,就是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接受能力,由易到難地安排課程內(nèi)容,做到層次清楚、條理分明,以便于教師教學、幼兒學習。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就課程內(nèi)容的整體而言,按“謙虛禮讓、勤勞開拓、愛國愛民”的順序排列,從具體性強、易模仿、可操作的內(nèi)容開始,逐漸向縱深推進;二是就課程內(nèi)容的部分來說,也按由易到難的順序安排。如課程《織網(wǎng)》,分為兩課時,第一課時從最簡單的打結開始,雖然漁民織網(wǎng)所需要的打結方式與幼兒平時系鞋帶的打結方式有所不同,但畢竟有相通之處,易于幼兒學習;第二課時才進行真正的織網(wǎng)。由于先掌握了打結這一技能,織網(wǎng)的操作就相對容易了。
圍繞吳文化精髓有序設置與安排課程內(nèi)容,就是為了優(yōu)化教學效果,便于吳文化精髓的傳承與發(fā)揚光大。
三、教學形式設計遵規(guī)律
完成課程內(nèi)容設置后,就要考慮如何實施教學活動了。任何教學活動不管采用什么形式、什么手段,都必須遵循教學規(guī)律,遵循兒童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那么“太湖人家”園本課程的教學活動也應該如此。
高爾基曾說:“游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途徑?!庇纱丝芍?,游戲不僅是適合幼兒特點的一種獨特的活動方法,而且是促進幼兒心理發(fā)展的一種最好活動方式。因此,我們認為對幼兒實施的教學活動理應少不了游戲這一種“獨特活動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诖耍覀冊噲D通過幼兒喜聞樂見的游戲或者配以類似于游戲的活動方式,如故事表演等,來實施“太湖人家”課程的教學活動。
例如,在教學“謙虛禮讓”這部分課程內(nèi)容時,教師都是通過自己有聲有色講演有關歷史故事,再結合游戲的方式,讓幼兒真切感受到歷史故事中蘊含的思想情感。如教學《泰伯三讓天下》時,要求幼兒完成這樣的游戲:仔細聽講故事,聽明白故事講“誰干什么”的小朋友馬上起立按次序站位,最先站出并正確回答“誰干什么”的為勝者,勝者有權請兩位合作者共同完成故事的表演。幼兒們先是興高采烈,繼而專注聽故事,接著爭先恐后站起來排隊,然后自信地回答問題,最后勝者與他的合作伙伴共同表演《泰伯三讓天下》,其余的幼兒觀看。幼兒們從“聽”“站”“答”到“演(觀)”,自始至終保持著高昂的情緒,那是因為游戲點燃了他們的熱情,在指揮他們的行動。幼兒們就是這樣在充滿興趣的游戲中感受吳地先輩“謙虛禮讓”的崇高品質,滋生對他們的敬仰之情。
“太湖人家”作為我園的園本課程之一,作為我園傳承吳文化精髓的重要陣地,在全體教師的精心打造下,一定會收獲累累碩果。
(責任編輯 張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