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軍
概念是生物學習的基石,搞好概念教學是提升生物課教學效率的基礎.概念是對事物客觀屬性的抽象概括,故而較為抽象,雖然高中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有所發(fā)展,但在概念教學中依然要注重以直觀情境作為引導,促進學生感知概念.同時,要轉(zhuǎn)變以往的講授模式,多引導學生參與生物探究活動,在合作探究中理解概念,在對比中分析,在練習中鞏固.對此,本文就結合高中生物課實踐,對生物概念教學作分析.
一、直觀導入,形象感知
概念是人類的一種思維形式,是一種理性的認知方式,其基礎是感性認知.在以往生物教學中,大多教師更喜歡直接向?qū)W生講授概念,如什么是蛋白質(zhì)、葉綠素,講后再以背的形式要求學生識記,忽視了直觀素材對理解概念的重要性,故而一些學生雖然以背誦方式記住了概念,但因?qū)ζ鋬?nèi)涵不理解,在學習其它概念時也就難以獲得同化,應用中也容易出錯.如理解蛋白質(zhì)變性的實質(zhì),要理解是分子結構的空間結構被破壞,而并非肽鍵斷裂.因此,在高中生物課中進行概念教學,還需加強直觀引導,注重從生活中選擇素材來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直觀感知.
在生物課中以直觀方式引導學生認知概念,一是要注重結合生活實際和概念而選擇生活素材來引入概念.以《細胞呼吸》為例,導入中先引導學生吸氣、呼氣,感受呼吸,追問“植物是否會像人一樣呼吸?生物體內(nèi)是通過什么方式來產(chǎn)生和提供能量的呢?”通過通過酵母菌的探究活動而引入細胞呼吸的概念.二是要注重前概念的影響,以前概念為基礎引入新概念.如“生長素”概念的學習中以“向日葵隨太陽轉(zhuǎn)”“根的向地性與莖的背地性”為輔助;如“遺傳與變異”中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生活現(xiàn)象而引入.注重直觀導入,讓學生在情境中觀察、思考,引入概念,不僅可激發(fā)學生興趣,也可促進其直觀感知.
二、合作探究,探究內(nèi)涵
以講的方式向?qū)W生講授,教師只需課前熟悉教材,課堂中按照備課而以語言直觀方式向?qū)W生講解、闡述、解釋皆可,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否理解了概念,是否掌握了概念的內(nèi)涵則不為而知.提倡以合作探究方式來組織學生學習概念,就是要讓學生被接受者轉(zhuǎn)變?yōu)樘骄空撸诮處煹囊龑轮鲃尤ニ伎紗栴},在和同伴相互討論中深入理解概念,掌握概念的內(nèi)涵.如對“種群密度”概念的探究中,結合圖而思考單位面積及單位空間內(nèi)君主斑蝶和普氏小羚羊種群數(shù)量而理解其內(nèi)涵.
以合作方式引導學生探究概念,一是要注重以問題啟發(fā)學生討論.如在引導學生學習“基因突變”這一概念時,先問“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是怎樣引起的一種遺傳病?”(簡介鐮刀型細胞貧血癥)復習提問“什么是基因?基因的分子結構如何?”課件呈現(xiàn)基因結構變化示意圖,引導學生看圖并對圖講解,問“基因結構發(fā)生變化的實質(zhì)是什么?”(堿基的排列順序)學生交流后歸納.二是在學生對概念的探究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學生發(fā)言,說出自己的理解,教師再給予補充和點撥.如“基因重組”的概念探究中,在引導學生對基因重組概念發(fā)言的基礎上,需明確基因重組只是生物個體基因型發(fā)生了改變,基因本身的結構并沒有改變,同時,對基因重組的原因進行說明.
三、對比分析,弄清聯(lián)系
高中階段生物學習中涉及的概念較多,不同概念之間也存在密切的聯(lián)系.在概念教學中,一方面要注重引導學生掌握好個別概念,另一方面則要注重引導學生學會對比,學會區(qū)別概念間的異同.如在“細胞核”中就涉及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區(qū)別,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從細胞大小、細胞核、細胞器、細胞壁成分等方面展開對比.如原核細胞沒有細胞核、無核仁和核膜卻有擬核,而真核細胞卻有成形的細胞核、核膜和核仁.又如動植物細胞結構的比較可引導學生采用表格的形式,對其不同點和相同點進行歸納.
在生物概念學習中引導學生對概念進行對比,首先還是要讓學生對獨立的概念進行深入探究.如對減數(shù)分裂和有絲分裂兩個概念的學習,先引導學生對兩個概念的內(nèi)涵進行探究,在此基礎上圍繞前、中、后、末期和分裂圖對其特點進行辨別.如末期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無同源染色體但有姐妹染色單體,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也無同源染色體和姐妹染色單體,染色體逐漸變成了染色質(zhì),而有絲分裂在該期則和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相同.其次,要注重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對比,主動掌握概念間的關系.如細胞分化、細胞全能型的比較,可從其原理、特點、結果、大小和聯(lián)系等方面進行.
四、針對練習,鞏固認知
在生物課堂中以情境、問題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初步掌握概念后,還要及時以練習幫助學生鞏固.在教學中,無論是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探究,對概念進行表達,學生更多的是從字面意義去理解概念,要讓學生從知識理解過渡到應用,教學中還得及時以練習作為輔助,及時引導學生操練.如“物質(zhì)跨膜運輸?shù)姆绞健敝袑θN運輸方式對比后,及時以選擇題方式引導學生判斷,鞏固三種運輸方式的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導學生對概念進行練習時,一是要注重選擇具有較強針對性的練習題進行.如DNA、染色體的概念學習后,問題設計可如“人體不同的組織細胞中所含的DNA分子”,然后提供選項指導學生選擇并說明理由;二是在練習方式上要結合學生的需要,提倡多樣化練習.如以選擇方式進行,可借助多媒體而引導學生以搶答方式進行選擇.要注重摒棄單純的書面練習方式,在課堂中多以活動方式組織學生練習,這樣更能讓學生主動參與.
生物概念是生物學習的基礎,掌握了概念對提高學生的生物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都有積極作用.在高中生物教學實踐中,應充分分析學生的特點,結合概念的特征而多輔以直觀引導,轉(zhuǎn)變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引導學生對概念進行對比、辨別,在此基礎上進行針對性練習,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概念,應用概念,為生物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而奠定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