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龍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6.07.087
摘 要:我國地域遼闊,森林覆蓋率極高,森林資源豐富多樣。森林采伐作業(yè)作為對森林資源有效的利用手段之一,及其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情況。該文針對我國目前的水土流失的現象,分析了森林采伐作業(yè)引起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主要從森林采伐作業(yè)引起水土流失的機制,分析了森林采伐作業(yè)起到了極大的影響,并在該基礎之上提出對減少水土流失的生態(tài)采伐作業(yè)的機制與措施。
關鍵詞:森林采伐 水土流失 機制 措施
中圖分類號:S1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3(a)-0087-02
我國是目前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每年的水土流失現象都在不斷的加劇,極大地威脅著我國人民的安全,加劇旱澇與風沙等災害,極大地影響著我國人民的正常生活與工作。因此,有必要提出具體的措施改善當前的困境。
1 采伐方式與水土流失
在森林作業(yè)的過程中,采伐方式對地表徑流的影響是比較大的。目前,我國森林主要的采伐形式是擇伐、漸伐以及皆伐。經過采伐之后的采伐區(qū)域,林地受到不同程度上的破壞,地表土層的含水量將會發(fā)生變化。隨著采伐形式的不同,其含水量變化也是不同的。
1.1 皆伐
所謂的皆伐是指在一個固定的采伐時間之內,將采伐區(qū)域內的林木全部采伐干凈,然后借助人工采伐的形式進行更新。由于皆伐之后的森林環(huán)境會發(fā)生極大改變,森林的各種效能都會在有不同程度下降,尤其是一些對環(huán)境條件比較敏感的樹種是非常不易種植的,因此水土保持的能力不足。在皆伐之后,面積控制不合理,就形成了水土流失,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的現象。
1.2 擇伐與漸伐
所謂的擇伐就是指每隔一年的時間,將森林中一部分相對來說比較成熟的,以及應該采伐的林木進行單棵的采伐,而對其他不應該采伐的林木繼續(xù)保留在林地中。漸伐是指在較長的時間內分3次對森林中的全部成熟的林木進行采伐,漸伐的更新速度與采伐過程同步。但是,在這兩種采伐方式下,森林雨后的徑流量會在短時間內有所增加,但是其增加量并不明顯,不會造成土壤侵蝕與沖刷的現象。
但是,由于地形與地勢條件的不同,情況也會有所不同,陡坡與陽坡容易形成水土流失的現象,緩坡與陰坡水土流失的可能性較小。所以,當在采用這兩種方式進行采伐的時候,應該適當地降低采伐的強度,否則,暴雨時候,會形成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現象。
2 森林采伐作業(yè)引起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分析
森林具有比較強大的保持水源,維持水土的功能。森林采伐作業(yè)能夠在不同的程度上對森林的功能形成不同程度上的破壞,導致水土流失。
2.1 林冠對天然降雨的截留作用,采伐方式與強度的影響
在降雨的過程中,雨水會對裸露在地表面的土壤造成侵蝕的作用,林冠的相接,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較少雨水的沖擊力度,延長了產生地表徑流的過程。林冠對降雨的截留作用主要是受到林冠結構的影響,如果林冠的層次計較復雜,那么,其截留作用就會更加明顯。不同的坡度以及不同的采伐方式、強度等對森林徑流量的影響也是不同的。如圖1所示。
2.2 修建林區(qū)道路引起的水土流失
采伐作業(yè)需要修建一個令人滿意的道路系統(tǒng),但是在土壤上修建道路就會導致土壤穩(wěn)定性下降,引起滑坡、崩塌等現象,并產生嚴重的破壞與影響。
3 集材方式與水土流失
在集材作業(yè)的過程中,不同繁榮集材方式對森林的破壞程度也是不同的,所有的集材方式中,集材拖拉機集材對森林的破壞力最大。
3.1 滑道集材
所謂的滑道集材是指利用自然形成的坡度,借助木材本身的條件來完成的一種集材方式?;缹ι稚鷳B(tài)環(huán)境產生的影響,主要是表現在修建滑道與對林地地表造成的影響。
修建滑道需要對土壤與植被進行挖掘,容易造成大量植被的流失。伴隨著滑道長度的增加,滑道對森林的破壞力也會不斷的增加。因為開挖集材道與木材在滑道運行時的沖擊,容易造成采伐區(qū)域大量的地表土與枯落物的流失與移走。一旦遇到暴雨天氣,就會形成嚴重的水土流失現象。
3.2 拖拉機集材
目前,我國的一部分森林采伐作業(yè)中還仍舊使用手扶拖拉機的方式集材,它主要開挖一條拖拉機拖道,對木材進行運輸。但是,這樣一來,就會在一定的程度上破壞當地的土壤,導致表土與心土出現混合,大量的廢棄土以及邊坡就會引起水土流失現象。在集材的整個過程中,由于拖拉機不斷地行駛,造成土壤不斷地得到夯實,隨著通過次數的不斷增加,其壓實程度就會越高。南方一遇到下雨季節(jié),尤其是特大暴雨的時候,集材道的透水速度就會進一步降低,地表徑流的速度也會進一步加快。伴隨著地表不斷地沿著集材道流下,集材道路的車轍就會由原本的小溝形成大溝,極易形成水土流失的現象。
3.3 手板車集材與人工擔筒集材
關于這兩種集材方式一般是用于山地人工林的采伐中。
人力手板車集材的時候,伴隨著往返次數的不斷增加,土體的破環(huán)程度也會不斷增加。此外,修建板車道路需要開挖一部分的土石方,容易導致地表土與心土產生混合,土壤的結構與性能會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從而修建車板道路的廢棄土石方也會引起嚴重的水體流失。
人工擔筒集材對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與環(huán)境的影響相對來說是比較小的,在山勢比較平緩的地區(qū),人工托運的原木與地表面接觸的面積比較少,所以其生態(tài)影響較小;在山勢比較陡峭的區(qū)域,人工托運的原木與地表面所形成的沖擊力較大,使得地表面的土壤容易松動,遇到暴雨天氣之后,就非常容易形成水土流失的現象。
4 森林采伐作業(yè)中防止水土流失的幾點建議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得知,在森林采伐作業(yè)中,如果不積極、不主動地采取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就會引起森林大面積的水土流失,會極大地破壞我國森林的是生態(tài)系統(tǒng)與結構,對區(qū)域內的水資源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與破壞。嚴重的時候就會引發(fā)山洪。根據分析,對森林采伐作業(yè)中引起的水土流失盡心分析,從而提出以下建議與對策:第一,在采伐的形式方面,應該盡量選擇擇伐的形式或者是小面積、小范圍的皆伐等,采伐區(qū)的面積應該控制在2~3 hm2范圍之內。第二,在山勢比較陡峭的地段,應該避免或者減少強度太大的采伐。第三,在集材方式方面,應該盡可能地選用一些對土壤破壞程度較低的方式,比如直升機集材等。如果是使用拖拉機集材,應該使用履帶拖拉機,減少對地表面形成的破壞與不良影響等。第三,在一定的范圍,增加集材道的密度,使得設備通過的次數盡量減少。第四,對于部分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的集材道路,應該采取工程措施進行有效的防范,避免雨水沖刷,造成水土的流失以及崩塌等。
5 結語
總的來說,通過對不同伐采伐方式以及造成的影響進行分析與研究,有助于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合理地選擇采伐方式,避免頻繁和大強度的采伐,有效地防范水土流失現象的發(fā)生,極大地提高森林采伐的水平與能力,保障森林采伐作業(yè)朝著合理、科學的方向發(fā)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 張正雄,周新年,陳玉鳳.人工林伐區(qū)不同集材方式對林地土壤的影響[J].山地學報,2012,25(2):212-217.
[2] 趙曉波.論森林采伐作業(yè)對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平衡的影響[J].黑龍江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13,20(4):15-16.
[3] 趙秀海,李毅,高鳳,等.采伐跡地清理方式對水土流失及更新苗木的影響[J].吉林林學院學報,2014,12(2):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