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燕
【設計思想】
因學生個體、不同學生群體的作文是處在不同層次的“格”里,同時,影響學生個體和不同學生群體作文發(fā)展的因素是千差萬別、各不相同的,教師的作文指導只有針對學生個體和不同學生群體的作文實際,兼顧各類學生的作文發(fā)展需求,才能使所有學生都能在現(xiàn)有的作文狀態(tài)下實現(xiàn)升格,實現(xiàn)學生的有差別的共同提高。
【教學目標】
1.體悟自然的生命和靈性,認識并探究自然,欣賞自然中的詩情畫意。
2.學生分組并學習習作范例,討論并探究描景作文的方法。
3.喚醒學生的語言潛力,培養(yǎng)觀察生活、熱愛自然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播放由學生選擇的四季美圖制作而成的PPT,并讓大家分享看完一組畫面的感覺。
2.引導學生談自己的獨特感受。并把自己的感悟用語言表達出來,和大家分享。
二、范例引路
閱讀例文資料,以6人為一小組,學生就文章語言等特色,得出點評及學習借鑒的方法。
思考:你可以從中獲得哪些寫好描景文章的方法。
1.寫出景物的特征。抓住景物的形狀、大小、色彩等,及借助形象感強的詞語直接描摹,用比喻、對比、擬人等修辭手法加以突出,使讀者感到鮮明生動,有身臨其境之感。
2.有合理的順序,有重點地寫。
3.滲透了作者的情感,能更好地表達文章中心,準確地抒發(fā)作者的情懷,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引起讀者的共鳴……
三、寫法歸納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在第三單元課文學習的基礎上,共同總結歸納描景作文的寫作方法。
預設:
1.運用修辭添魅力。運用比喻,語言更加形象生動;運用擬人,文字親切活潑;運用排比,語句韻律和諧;運用夸張,內容則幽默而又風趣。
2.多種角度創(chuàng)意境。要在認真觀察的基礎上,抓住景物形狀、顏色、聲音、動態(tài)的特點去多角度地描繪,就能調動讀者的多種感官,如身臨 其境。
3.詞語妙用出效果。使用疊詞能很好地抒發(fā)情感,展開畫面,或減緩語氣,且具有音樂美感。同義詞復用和反義詞的配用可使文句生動活潑,富于變化,有時結合語境還能收到意想不到的 效果。
四、動手實踐
方法歸納出來了,下面就讓大家一顯身手。我們就運用這幾種方法寫一段描寫景物的片斷,要求:1.認真觀察;2.抓住景物特征;3.運用描寫 方法。
教師提供兩幅圖給大家,學生分組寫,限時8分鐘。
五、評析修改升格
1.分析評價作文,進行修改升格。
原文:
月亮升上天空。樹木、房屋、田野都籠罩在月色中。四周一片寧靜。
升格后:
當夜幕完全降臨的時候,明鏡般的月亮就已垂懸在天空上,如水的清輝瀑布般傾瀉在廣袤的大地上。樹木、房屋、村莊、田野,結為一體,仿佛變成了襁褓中的嬰兒,溫順地躺在這碩大無朋的搖籃中。白日的塵埃、喧鬧都漸漸停了下來,褪了下去,人們好像來到了另一個世界。
2.選取有代表性的學生當堂寫作片段,小組成員提出升格建議,共同促進語段升格。
3.模仿、學習以上范例,修改自己的作文。
4.總結歸納寫景文體的基本模式,進行“仿型”寫作與靈活運用訓練。
基本模式:
《秋天真美》
我喜歡生機勃勃的春,熱情四溢的夏,純潔如雪的冬,但更愛美麗成熟的秋。
秋,是一幅多彩的畫……
秋,是一首優(yōu)雅的詩……
秋,是一首動聽的歌……
秋,是一個美麗的夢……
設計依據(jù):眼中有樣,寫作不慌;心中有型,寫作就贏。我們應該歸納和構建寫景文章的基本模式供平時寫作或考場作文參照。
六、作文布置
走進自然,我們領略景色之美;親近大師,我們感受哲理之美……生活并不缺少美。美,就在我們身邊。以“四季之美”為話題,運用所學的寫景方法、課文及例文語言,創(chuàng)作一篇描景文章,不少于600字。
【學生佳作展示】
涼薄之美
陳 悅
秋至。夏剛溜出來的翠綠的葉子,這時,如同變魔術一樣,一骨碌裹上了黃澄澄的素裝。陣陣秋風襲來,悄然落下,任憑蕭瑟的風吹得翩翩起舞。
秋,是人們的低谷,而對于葉子們,那是一個涼薄、憂傷的離別舞會。離開了母親的懷抱,獨自漂泊四方,沒有會飛的翅膀,卻依然逞強在空中四處飄蕩,不肯落地。不同的是,你不能掌握命運,你只能隨命運的安排,“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這場誤會終究會結束,也意味著,你的生命完結了。我想,這個秋天,一定非常孤獨。
空虛的老人倚著拐杖,嘆息著秋的寒涼,不住地瑟瑟發(fā)抖。悠悠地走進秋的世界,成片成片枯黃、焦脆的秋葉滿地布滿著。柏樹帶上金色的皇冠,樺樹的姿容在頭紗下清晰明凈。抬起一片落葉,嗅到了秋的味道,也看到了它昔日的輝煌、成長的歷程。然而,無邊無際的天空,褪去了熾熱似火的驕陽,換上了溫晴柔和的暖日。一抹殘陽染上了樹梢,烏鴉孤寂地哀鳴著,婉轉地唱出了悲涼之曲。我想這秋真是一個可憐的,讓人心疼的 “孩子”。
金色主宰著世界,放眼望去,成片的金黃的稻谷沉甸甸地低沉著,似病怏怏的老人唉聲嘆氣。這金黃,涌動的谷浪,拍打著遠處的山與潔白略帶暗黃的云,驅趕著一不小心侵襲進來的不速之客——“冬的氣息”。一棵傲然挺立的楓樹,那紅殷殷的艷紅,似友人離別之時眼眶中徘徊打轉的血淚。它立在偏僻的山上,孤傲地開出一朵美麗的秋之花——菊。這淡雅的菊花,或黃、或白,從此,那在人間游蕩的靈魂,不再寂寞。那朵菊花,不知澆灌了世人多少的愁淚、悔淚、思淚,才盛開在琥珀色月牙里。我想,這秋,是絲絲縷縷愁緒和點點滴滴淚水鑄造的。
秋,在這場戲中,演繹著一個匆匆的過客,卻又是一個癡情的女子。蒼黃的世容,為“冬先生”美麗的容顏而消逝。她開始失去婀娜的身姿,纖細的雙手從此變得粗糙,明凈烏黑的眼睛凹陷了下去,眼睛無神。她的眼睛映出那小手的背影,閃出了母親的面容,是模糊的。她在我的淚泊里慈祥地微笑著,真美。涼薄是否像秋天一樣,背后是一碰即碎的脆弱,也若隱若現(xiàn)著淡淡的、涼涼的“幸?!薄N蚁?,這秋,纏綿著多少濃稠的思念。
涼薄的秋天,多添了幾份淡淡的憂愁,卻演繹著一種別致之美。
(浙江省慈溪市崇壽初中;3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