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艷麗
兒子禾禾喜歡小動物,養(yǎng)過小豚鼠、小雞等。然而套用一句臺詞說:如果你愛小動物,就把它送給禾禾,因為他是真心喜歡;如果你厭惡小動物,也把它送給禾禾,因為他愛的方式幾乎是虐待。
小豚鼠在被他不停地逗弄幾天后,香消玉殞了。
小雞在被他扯壞翅膀后,成了殘疾雞。
最近禾禾迷上了小兔,請我給他買兩只。我答應(yīng)了,但約法三章:一要愛護(hù)小兔,不能扯它拉它;二要做符合小兔習(xí)性的事,不能強(qiáng)“兔”所難;三要有責(zé)任心,擔(dān)負(fù)起照顧小兔的任務(wù)。
對于我的條件,兒子滿口答應(yīng)。我也遵守諾言,買來了兩只雪白可愛的小兔。然而,讓一個小孩子按規(guī)定行事,真是比登天都難!
看吧,他一會兒拎起小兔的耳朵,讓它在空中飛,一會兒又在地上摔摔打打,讓它學(xué)袋鼠跳。自己喝奶,也拿來一個杯子倒?jié)M,見兔不喝就強(qiáng)按頭;自己吃面包,也硬塞給小兔吃。再這樣下去,不消半天,小兔就得駕鶴西歸了!
見此情景,我趕忙抱走小兔,怪兒子太沒愛心。誰知小家伙竟委屈地流下了眼淚:“媽媽,我是為它好。我怕它餓了,所以喂它面包吃,那可是我最喜歡的;我還想讓它學(xué)本領(lǐng),像袋鼠那樣一跳就很高,多棒啊!”
“可它是兔子,你明白嗎?兔子有自己的喜好,它喜歡蘿卜青菜,不吃面包。它雖然能跳,但怎么能學(xué)會袋鼠的本領(lǐng)呢?你是好心辦壞事?!甭犃怂脑?,我哭笑不得,向他解釋。
他不說話了,低頭走過去撫摸小兔:“媽媽,小兔在發(fā)抖呢。”
“是啊,它還在怕你。你的本意是要它喜歡你,對嗎?而你也是喜歡它的。但如果對待它的方式不正確,你們永遠(yuǎn)都不會成為朋友?!?/p>
“就像我和楊曉嗎?上次我們一起玩得很好,可是快下課時,他咬了我胳膊一下,都流血了。老師批評他,他說是喜歡我才咬的??晌也挪灰鸵粋€咬我的人做朋友呢。”兒子說起了在幼兒園的事。
“呵呵,那小兔也不愿意和一個不了解它,還強(qiáng)迫它做不喜歡的事的人做朋友。將心比心,你愿意被人強(qiáng)迫嗎?”
“媽媽,我知道錯了?!眱鹤幼叩阶雷舆?,拿起一根胡蘿卜,輕輕地遞給小兔子:“對不起,我知道怎么愛你了?!?/p>
這以后,他會輕輕地給小兔喂食,陪它說話。還告訴來玩的小伙伴要怎樣抱兔子,怎樣和它玩。
后來,有一次在外面就餐時,他竟然說:“媽媽,你喜歡吃辣的就點(diǎn)個吧,我吃別的。”而以前他是堅決不讓我要辣的,因為他不吃辣。
“你是把我當(dāng)小兔子了嗎?”我開玩笑。
“小兔子有自己喜歡的,我也有,媽媽也有。不能強(qiáng)迫嘛。”兒子認(rèn)真地回答我。
他的話讓我欣喜之余,不由想到:古人造字是近取諸身,教育何嘗不是呢?引導(dǎo)孩子與身邊的小動物和諧相處,再擴(kuò)大到學(xué)會與周邊的人打交道,長大后,他才會深諳與自然、與他人的相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