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套路講究實用。要想活學活用,還得多下點功夫。
本刊記者 郭劍夫
俗話說得好“姜還是老的辣”,套路可不是現(xiàn)代人的發(fā)明。真正的“套路高手”其實是古人啊!
自黑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禮記·儀禮》里說了:“言語之美,穆穆皇皇。”就是說,對人說話要講究尊敬、和氣,談吐文雅。
所以,為了讓別人知道我有文化有教養(yǎng),古人們特別在語言行為的表達上研發(fā)出一套“套路”來以禮相待,避免冒昧,萬萬不可只聽字面意思哦!
例如古時候男子上門提親,如果姑娘滿意,就會一臉嬌羞地說:“終身大事全憑父母做主?!比绻粷M意就會說:“女兒還想孝敬父母兩年?!庇秩绠攧e人說你最近小日子過得挺滋潤的嘛!你應該說“托您的?!?,即使你明明知道這其實跟他一點關系也沒有。
還有一個安全的套路就是“自黑”。古人一定要給自己貼上個“低輩分”的標簽,例如“小弟”“小侄”等。不然就黑自己地位低下,又沒什么文化,自稱“鄙人” “愚”。
但如果明明是有一定身份的人,該怎么辦才好呀?那就要在稱自己的身份、職務前,加上“卑”“小”“貧”這些字眼,表示自己雖然有個小官做,但還是地位不如人啊!例如“卑職”“小生”“貧道”等等。
“自黑”玩得溜的,還有一個更高級的后手。
在《呂氏春秋》中,管仲說搞禮儀我不如隰朋,搞農(nóng)業(yè)我不如寧戚,帶兵打仗我不如王子城父等等,說了一大堆自己不如人的話,那你管仲到底能干啥呢?管仲就說“若欲霸王,臣雖不才,強成君命”。我管仲能成全你的霸王夢想。前面對自己的否定是為了突出后面的王佐之才。
到《史記》里,劉邦也來這么一招,他在說到自己是怎樣得到天下的時候,就來了一連串的自我否定,說自己的參謀水平不如張良,后勤水平不如蕭何,打仗不如韓信,但是他善于用人,能發(fā)揮人之所長,所以就取得了勝利。那句式和語氣,完全跟管仲一個模式。
套路也可以反著來。孫策死前對孫權說“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接著便是“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先否定對方,然后再肯定對方,這是為了給年少的孫權一個信心。
撩妹
說到古人的套路,撩妹絕對是必修課。而在眾多古代“撩妹”套路中,《詩經(jīng)》絕對是經(jīng)典教科書。
殷周時期的民風淳樸,在表達感情方面也更加簡單熾熱。比如村里的小伙兒看中了哪位姑娘,就要用白茅捆著小鹿來討好她。“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一個“誘”字,活生生地還原了這一“撩妹”套路。還沒完,春心蕩漾的姑娘如果被“撩”了,也得做出回應?!笆娑撁撡猓瑹o感我?guī)溬?,無使尨也吠”,低調一點啊,不要讓我的裙子發(fā)出聲響,尤其不要讓我家的狗狗發(fā)覺而汪汪地叫個不停。
村民用獵物“撩妹”,如果面對“白富美”,你也扔去一頭小鹿,那就適得其反了。城里的“高富帥”們,都是開音樂會“撩妹”?!榜厚皇缗?,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這就叫到什么山唱什么歌,量體裁衣。
獵物也好,音樂也罷,這都是有形的,有主動行為的,然而,《詩經(jīng)》里“撩妹”套路的最高境界是無聲勝有聲,無形勝有形。話說在鄭國的某個地方,一位女子的男朋友忽然不理睬她了,或者是這位女子看中的帥哥故作清高,不搭理她,女子恨恨地說:“彼狡童兮,不與我言兮,彼狡童兮,不與我食兮?!笨窗堰@姑娘急得,從反面襯托出這位男子,正在故意以冷漠的態(tài)度,激發(fā)姑娘對他的感情,估計是二人感情要進一步升華前的一個瓶頸狀態(tài)吧。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撩妹”也不斷產(chǎn)生了新的技術手段?!端疂G傳》里的浪子燕青尤其表現(xiàn)突出。他長相英俊,又善于吹拉彈唱,甚至還會各種方言,這些素質使出來都是“一撩一個準”。當時,梁山泊宋江想要被皇帝招安,就必須繞開高俅等人,接近宋徽宗,而民間最接近宋徽宗的是李師師。想要討得李師師歡喜,必須是文藝青年,于是只有燕青能完成這項使命。燕青跟李師師見面,吹拉彈唱都是頂呱呱的,自然“撩”得李師師歡喜,從而有效接近了宋徽宗,為招安鋪平了道路。
挖坑
前面分析套路種類時我們曾提到,有一種目的性很強的套路叫把你往“坑”里帶。
古人“挖坑”的本領也是“杠杠的”。其中一個“坑”堪稱經(jīng)典,那就是“禪位”。
這一般發(fā)生一個朝代日薄西山時。這種時候,一般軍政大權早已旁落異姓,皇權不交必死,交了尚可茍活。于是,禪讓作為傳統(tǒng)套路頻繁上演。
在禪讓的過程中,亡國之君的禪位詔書是整個套路的核心。這篇原本是走過場的應景文章,卻寫得字字句句真摯懇切,掏心掏肺,感天動地,成就了一套吾國皇權轉讓的固定文本:堯舜禪讓有榜樣,這叫有章可循;天命歷來會變化,這叫時來運轉;俺家王氣已殆盡,這叫自認倒霉;皇帝今年到你家,這叫責無旁貸;順民領命享天祿,這叫盛情難卻。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新舊主子禪讓的過程中,除了我們所看到的上面那些不斷轉抄的圣旨套話,還有一個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戲份十分重要,那就是肉麻的三進三讓。
情景是這樣的,讓位的要一遍遍地勸進,受禪的會一遍遍假模假式地婉拒;勸進者要恨不得磕破頭,婉拒者則你若不拉住衣袖仿佛會一頭扎到深井里去。這對手戲絕對要演得逼真,演得讓普天之下人人看著豎大拇指——真是大德仗義之人啊!
一方明明是迫不及待,另一方也明明是心有不甘,雙方卻都可以在禪位的套路中包辦奧斯卡最佳主演。
綜上,古人的套路看似忽悠,實則實用。要想活學活用,還得多下點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