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麗娜
【摘要】揉弦是小提琴極富表現(xiàn)力的一種演奏技巧,小提琴美妙動聽的音色離不開揉弦技術的運用。本文分別介紹了手指揉弦、手腕揉弦和手臂揉弦等三種基本揉弦方式的特點,然后就練習小提琴揉弦的要領進行了簡要的闡述,對練習過程中的常見錯誤進行了分析,并簡要指出了如何克服這些錯誤。
【關鍵詞】小提琴;揉弦;練習要領
基金項目: 本文為2015年度廣東海洋大學創(chuàng)新強效工程省級以上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培育項目,項目編號:2013040625;2013年度廣東海洋大學校級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XJG201315。
被譽為“樂器皇后”的小提琴,以其優(yōu)美的音色和豐富的情感表現(xiàn)深受人們的喜愛和追捧。小提琴多變而豐富的音色,離不開演奏者對各種演奏技巧的熟練應用。小提琴的演奏技巧主要包括右手技巧和左手技巧,右手的技巧種類主要是連弓、分弓、跳弓以及頓弓等,左手的技巧主要是把位、指法、音階以及揉弦、泛音等。
在小提琴的各種演奏技巧中,揉弦是極具表現(xiàn)力的,揉弦能夠表現(xiàn)出每一個音或者樂段的不同風格和特征。揉弦是演奏者表達自己情感和情緒的有力手段,也是演奏者表現(xiàn)自己對音樂的獨特理解的方式。在許多演奏中,正是揉弦技術的應用,使小提琴的音色聽起來更加地美妙動聽。正如著名小提琴教育家加拉米安曾說過“各種類型揉音的結合,加上弓所做出來的各種力度變化,可以創(chuàng)造出無限的可能性,給小提琴家的表演以生命、色彩和變化?!比嘞业男Ч怯捎谌嘞視r第一指節(jié)與指板的夾角的有規(guī)律變化使琴的有效弦長規(guī)律性變化,進而使弦的張力也發(fā)生有規(guī)律性變化,使琴聲產生了忽高忽低的聲音效果??梢院敛豢鋸埖卣f,揉弦技巧的使用,是小提琴演奏的靈魂和生命,也是詮釋樂曲內涵和意境的必備方法。有鑒于此,本文根據(jù)作者多年小提琴教學所碰到的問題,就小提琴揉弦的練習做一粗淺的分析。
一、揉弦的種類和特點
揉弦主要有三種基本方式,即手指揉弦、手腕揉弦和手臂揉弦,它們的主要區(qū)別是發(fā)力的地方不同。無論是哪種揉弦,揉弦手指的第一指關節(jié)都是活動的,指關節(jié)不能僵硬,要放松。手臂揉弦時,手腕要跟著動;手腕揉弦時,手臂同樣也要跟著動。每種揉弦都有自己的獨特的特點和音色,揉弦的要點是利用最佳的手臂、手腕和手指動作,用揉弦寬窄和速度快慢來演奏出各樂段獨特的風格和特征。
手腕揉弦擅長演奏敘事性和抒情性的音樂,具有柔和、優(yōu)美的特點。手腕揉弦的特點是腕部聯(lián)合關節(jié)的彎曲與伸直,手指進行快速、但幅度較小的有節(jié)奏的動作。
手臂揉弦擅長表現(xiàn)剛毅、激情、粗獷的情緒。手臂揉弦的特點是肘部關節(jié)的彎曲與伸直,它的動作幅度較大,但速度比較慢,隨著肘關節(jié)的主動作用,肩關節(jié)也產生小的動作。手臂揉弦的手指是被帶動的,其揉弦動力是直接來自于左小臂。
手指揉弦通常僅在小提琴的高把位上應用,是一個非常敏感的指尖動作,通過快速塌陷手指關節(jié)的方法,使手指在所按音位上產生的緊-松-緊-松的相互交替獲得揉音效果。手指揉弦這種揉弦方法一般是在樂句比較快的進行過程中,在無法使用手臂揉弦和手腕揉弦產生這兩種揉弦技巧進行揉弦時,但樂句又需要揉音效果時而使用。
二、揉弦練習要領
無論是手臂揉弦、手腕揉弦、還是手指揉弦,揉弦的根本表現(xiàn)是通過揉弦指的第一關節(jié)的運動,使其與第二關節(jié)角度形成的來回周期變化,進而指肉墊滾動使音的幅度、頻率產生變化,即音的高低變化。
要想揉好弦,首先必須要保持琴身的穩(wěn)定,因而揉弦時要使琴處在最實處,左肢要穩(wěn)定在最實一點上,用以克服揉弦造成的琴身上下晃動。其次,揉指要固定在一處,決不能移位,因為移位會使本音發(fā)生改變,致使音準不準。第三,在揉琴時,必須以按弦指指墊處為中軸,隨時調整手腕兒和按指使之盡可能的垂直接近中軸。因為小指、無名指、中指及食指與手腕和肘部的距離差別很大,并分別與手腕兒及肘部的軸形成不同的角度,因此要想較輕松的揉弦,并獲得好的震幅,就需要結合不同的揉弦法進行隨時的調整手腕兒和按指。另外,手指揉弦的訓練要比手臂揉弦和手腕揉弦困難很多,只有在學好手臂揉弦和手腕揉弦之后再去學習手指揉弦。
揉弦可以應用在幾乎所有八分音符以上時值的音色處理當中。對于較快較短的音要揉音頭,揉弦時幅度要小、頻率要快。對于較長較抒情的音,揉弦時幅度要大、頻率要慢。對于較長較激情的音,揉弦時幅度要大、頻率較快,并且注意情緒的變化,頻率要由慢到快。當短的同音連弓斷奏時,要揉第二個音,這樣有利于音樂處理。當演奏低音弦時要加大振幅,而在高把位演奏時要減小振幅,使曲目色彩統(tǒng)一。值得注意的是,在實際的演奏中,通常是三種揉弦方式綜合使用,很少純粹使用其中的某一種,因為不論哪一種揉弦,都會影響帶動手指、手和手臂的肌肉,只是某一種成份更突出罷了,都會加入另外兩種揉弦的成份。
三、揉弦練習中常見錯誤動作及糾正方法
揉弦是小提琴較難掌握的一項演奏技巧。在練習時,尤其是剛開始學習揉弦,在練習中不免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如果不及時糾正,不僅不能表現(xiàn)出揉弦之美,練習效果也往往事半功倍。
第一種常見的動作錯誤主要是由于手型錯誤造成的,具體表現(xiàn)是手腕凸出,手指撐在指板上,肌肉緊張,動作僵硬。直觀上看這種姿勢就顯得很別扭,更不用說聲音效果了,當然不會好。糾正這種揉弦動作錯誤需要從整理手型開始,即首先要調平手腕、擺順手指,使左臂從食指、手腕到肘關節(jié)呈一條直線,然后按照要求,手慢慢擺動,逐漸加快。
第二種常見的動作錯誤是在揉琴時小臂急劇抖動,腕與指均無擺動動作。由于小臂抽動的速度過快而且失控,發(fā)出顫抖的聲音。這種錯誤動作主要是因為揉弦手指的第一關節(jié)未動而造成的對這種狀況。糾正的方法就是在練揉弦時要減少手臂的動作,增加手腕的動作。或者從單獨練習腕法開始,具體要求是以手腕為軸,小臂不動或盡量減少動作,手指的第一關節(jié)打開,手做大而慢的擺動動作。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這種腕法習慣后,揉弦的音色自然就會有所改進。
第三種常見的錯誤動作是小臂過分向內轉,使小臂的轉臂角度增大;而食指指根處遠離琴頸,手指在指板上橫起來。這種錯誤姿勢使手指、手腕、手臂均處于過分緊張的狀態(tài),影響了小提琴的音準。糾正的方法是擺正手型,把食指指根處向琴頸靠近些,手指就不會再橫在指板上了。
四、結語
揉弦是有力的音樂表現(xiàn)手段,是表達樂曲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揉弦不是單一的、一成不變的,而是要千變萬化的。由于每個演奏者各自的性格特點不同,對音樂的感覺、理解也不同,因此對揉弦的運用也不可能完全一樣。在練習中,按照正確的要領,及時糾正錯誤的動作,持之以恒,學習者定能將揉弦這一演奏技術掌握的游刃有余。進而在小提琴演奏中,根據(jù)自己對音樂的理解,憑借自己的愿望將不同的揉弦方法自如的應用于作品的演奏中,形成自己獨特的小提琴演奏藝術。
參考文獻:
[1]李果.談小提琴的揉弦[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1994,(01).
[2]趙璞瑤.淺談小提琴演奏中的揉弦技巧及應用[J].遼寧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3).
[3]楊智惠.小提琴演奏藝術中的揉弦之窺視[J].藝術時尚,2014,(10).
[4]岳偉強.小提琴的揉弦與發(fā)音[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0,(S1).
[5]方蕾.小提琴的揉弦技術[J].音樂藝術,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