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叔杰
摘 要: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高校價值教育面臨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的局面,對這一局面進行SWOT分析,有益于推進和深化我國高校的價值觀教育。
關鍵詞: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SWOT分析
關于高校價值觀教育,我國意識形態(tài)理論界特別注重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由于中央充分考慮了價值觀的時代內涵和階層需求,并在此基礎上清楚地闡明了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回應了社會各界的價值觀關切,因此基本上統(tǒng)一了全黨全社會的核心價值共識。在這種情況下,對我國高校價值觀教育現(xiàn)狀進行SWOT分析,有助于推進和深化我國高校的價值觀教育。
一、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高校價值觀教育的優(yōu)勢
其一是我黨主導價值觀教育的形態(tài)得到進一步強化和發(fā)揚,具體表現(xiàn)在中央部署、高層定調、宣傳跟進。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結束后的第41天,新華網(wǎng)全文刊登了《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了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了“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加強宣傳教育”、“開展實踐活動涵養(yǎng)”、“加強組織領導”等要求,為我國高校價值觀教育指明了方向。2014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發(fā)表了《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講話。講話中,習近平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其基本內容做了深入淺出的闡釋,用了“第一??圩印?、“人生的扣子”揭示青年價值觀從一開始就要“扣好”的重要性,并對廣大青年提出了樹立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要求[1]。講話清楚地向全黨全國全社會傳達出了中共中央對高校價值觀教育、青年價值觀教育的重視程度,為我國高校價值觀教育理清了利害。中央宣傳部組織召開《2014年組織推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工作指導方案》安排部署電視電話會議,從“充分闡釋”、“廣泛傳播”、“抓好結合”、“著力融入”、“加大力度”等方面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了具體指導;2015年4月,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又聯(lián)合印發(f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行動方案》,從行動上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了具體要求,為我國高校價值觀教育提供了行動指南。
其二是我黨主導價值觀教育以工程化的形式在全國高校推進和開展,具體表現(xiàn)在培養(yǎng)專才、鼓勵研究、重修教材。為了進一步抓好以價值觀教育為基本命題的高校意識形態(tài)教育,深入推進中央主導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項目,中宣部委托中國社會科學院從2014年起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骨干人才計劃”。該計劃每年從高校招收100名具有馬克思主義理論基本素養(yǎng)的青年教職工攻讀博士學位,其主要任務是為高校價值觀教育和意識形態(tài)教育培養(yǎng)專門人才。目前該計劃已經擴展至中央黨校。而為了落實中央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相關精神,教育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而規(guī)劃辦公室在科研資源分配上做了相應調整和傾斜,先后針對高校等科研院所推出了系列有關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及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為高校價值觀教育的深入持續(xù)開展做了學術上的規(guī)劃和支撐。而為了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中宣部、教育部組織“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課題組于2015年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統(tǒng)編教材進行了重新修訂,教育部社科司就新版教材在全國高校的統(tǒng)一使用問題還做了專文通知,并組織了專門的新版教材網(wǎng)絡培訓課。
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高校價值觀教育面臨的問題
客觀而言,目前黨和國家在營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氛圍上還是好的,這點無論是從報紙、電視、網(wǎng)絡等媒體上的相關公益廣告和新聞報道看,還是從日常生活環(huán)境中的橫幅、墻體、櫥窗、展板、圖片等載體內容宣傳看都可以得到佐證。但不足之處是,這些宣傳的形式和內容都相對簡單和直接,缺乏深層次的能夠發(fā)人深省的實質性的東西和豐富內涵,具體表現(xiàn)在口號化、標題性的價值觀宣傳氛圍營造要遠大于行動化、實踐性的價值觀教育本身。身處這樣的宣傳輿論氛圍之中,我國一些高校的價值觀教育也呈現(xiàn)出了類似的問題,即存在形式主義傾向和短期行為,在行動化、實踐性的價值觀宣傳教育上也存在力度不足、功夫不夠的問題。具體表現(xiàn)在:一是部分高校沒有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上形成全校一盤棋的格局,致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雖然已經進了教材和課堂,但由于理論的宣傳灌輸缺乏其他相關部門在氛圍營造、制度建設、實踐活動、管理創(chuàng)新等方面的配合、支持和引導而不易高效地入腦入心。二是少數(shù)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闡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門戶性”較強,缺乏與資本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面對比和客觀闡釋。
三、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高校價值觀教育的機遇
一是中央領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戰(zhàn)略舉措、作為和成果為我國高校價值觀教育提供了生動活潑的事實與案例。根據(j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3年12月30日成立了旨在負責“改革的總體設計、統(tǒng)籌協(xié)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的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簡稱“中央深改組”),下設經濟體制和生態(tài)文明體制改革、民主法制領域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紀律檢查體制改革6個專項小組。二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在反腐的力度和節(jié)奏上延續(xù)了十八大以來的做法,繼續(xù)深入推行中央八項規(guī)定,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積極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公布實施了《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的各項舉措,進一步強化了對權力的約束、制約和監(jiān)督,將反腐置于深化改革成敗的重要位置,并取得了積極成效,初步形成了領導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氛圍和機制,為我國高校價值觀教育提供了鮮活案例和教材。三是中央對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的高校意識形態(tài)教育工作的重視為我國高校價值觀教育提供了理直氣壯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四、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高校價值觀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
其一是理論與現(xiàn)實的差距使得一些高校在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時面臨某些問題:富強的理論訴求與我國客觀上存在貧富現(xiàn)象之間存在矛盾;文明的理論訴求與國民素質的參差不齊和種種不文明現(xiàn)象之間存在矛盾;和諧的理論訴求與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存在的不和諧現(xiàn)象之間存在矛盾;平等的理論訴求與生理現(xiàn)實和生活現(xiàn)實之間存在矛盾;公正的理論訴求與分配現(xiàn)實之間存在差距;法治的理論訴求與某些“有法不依、執(zhí)法不嚴、違法不究”現(xiàn)象及法律知識的普及之間存在差距;敬業(yè)的理論訴求與部分國人對待工作的“混日子”行為大相徑庭;誠信的理論訴求與部分國人的不誠信言行之間存在矛盾;友善的理論訴求與部分國人在待人接物方面的不友善行為之間存在差距。
其二是思想與文化的多元存在及其互聯(lián)網(wǎng)傳播使得我國高校在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時面臨多元化的挑戰(zhàn)。西方普世價值觀思想通過西方國家的教育輸出、文化輸出、網(wǎng)絡傳播、意識形態(tài)滲透等途徑,在我國國內業(yè)已擁有一定的接受人群和市場。面對我國網(wǎng)民的主力人群和價值觀教育的主力人群都是廣大青年的事實,我國高校價值觀教育必須沖破挑戰(zhàn)、全力奮戰(zhàn)。官方媒體和學者在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闡釋和解讀上不夠充分,應當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更深入的闡釋。
五、結語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清楚地看到我國高校價值觀教育目前呈現(xiàn)出的是一種機遇與挑戰(zhàn)共生的局面。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要在高校價值觀教育過程中充分把握和發(fā)揮好優(yōu)勢、抓住并用好機會,力爭使我國高校的價值觀教育躍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05/c_126463955.htm.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西高校“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研究”專項課題《西部民族地區(qū)大學生對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研究——基于對廣西部分高校的實證調研》(課題編號:DSBD14YB26)之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