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琳
暑假歸來,大家一定憋不住要和小伙伴分享那些鮮活的旅行見聞了吧?都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詩和遠方”可是浪漫青春的標配!世界旅游日(9月27日)即將到來,請笑納這份小編精心為大家準備的旅行主題文藝大禮包,也許對于“行萬里路”這件事,你會有新的收獲與感悟。
乘一列火車去遠方
提到旅行,你最先想到什么?我想到的是——火車。
火車似乎總和遠方掛鉤,而“哐當哐當”的綠皮火車,載著美好的童年記憶漸行漸遠。北大才女程璧的民謠《火車》,改編自土耳其詩人塔朗吉的詩歌。整首歌舒緩平靜,雖有淡淡的寂寥,卻無比明亮,讓人自然而然地想起那些藏在記憶深處的旅行點滴。
有一天乘上火車獨自旅行,也不必害怕,因為你會明了這點:必有人為你祝福。
美麗的火車
孤獨的火車
凄苦是你
汽笛的聲音
令人記起了許多事情
為什么啊
我不該揮舞手巾
乘客多少都跟我有親
去吧
但愿一路平安
橋都堅固
隧道都光明
——程璧《火車》
旅行是一門藝術
有沒有想過,旅行本來就是一門藝術?英倫才子阿蘭·德波頓所著的《旅行的藝術》就向我們展示了,該如何將旅行變成藝術。
德波頓將教會我們如何啟程,如何欣賞一些不斷被錯過的日常細節(jié),以及如何回歸到常態(tài)。在他的引領下,我們能夠更好地運用好奇心、觀察和思考,從而發(fā)現(xiàn)所到之地處處有趣,重新拾起對生命的熱情。
在合上這本書的時候,關于“旅行是什么,旅行為什么”這樣哲學般的難題,你心中定會得到一個合理的答案。這部深刻的“旅行指南”會改變你對旅行的看法,并有可能改變你日后的旅行心態(tài)和旅行方式。
在文明的迷宮溯游而上
在得到德波頓的指導后,也許你可以跟隨那些偉大的靈魂,開始一次視界更為廣闊的旅行。譬如,跟隨電影《蛇之擁抱》中探險家的腳步,進入神秘的南美世界。
1909年,德國探險家在亞馬遜叢林中向年輕的巫醫(yī)求助,沿著河流尋找治病的植物;1941年,美國探險家也踏入了叢林,偕年邁的巫醫(yī)尋找往昔文明的痕跡。
在神秘而瑰麗的風景中,時空交錯,1909年與1941年的雨林交錯生長,在舊傷疤上生長出一些新的可能。前后30多年,不同的文明沖撞留下的斑駁痕跡,讓這里已然成了一座復雜的迷宮。當導演將迷宮路線徐徐展開,你會發(fā)現(xiàn),這不是一次普通的冒險旅程,而是一次失落文明的追溯之旅,一次精神層面的旅行。
細細回味,你會感到這次旅行如此不同尋常,如此壯闊美麗。
更多推薦看這里:
電影《摩托日記》
青年格瓦拉騎著摩托漫游南美洲,所見所聞讓他從一個浪漫主義者變成了堅定的革命者。
專輯《華麗的冒險》
音樂才女陳綺貞說旅行是一場離開,華麗的冒險之后我們終將回到最初的起點。
書籍《尋路中國》
一個外國人花了7年時間自駕尋訪中國的鄉(xiāng)村和工廠,從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視角來理解中國社會的變遷。
電影《朝圣之路》
父親為了完成兒子的遺愿,踏上朝圣之路。通過這次艱苦的遠行,與生活和解、同往事干杯、向回憶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