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為安
寫景時,不僅要抓住景物的特點,還要描寫準確,這樣,才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請看下面這個片段:
暑假的一天早晨,旭日東升,霞光萬道。我跟著爸爸乘坐長途汽車去濟南姑姑家。窗外,是一望無際、廣闊無垠的田野,田野里到處是青青的麥田,像一塊塊不著邊際的大地毯??粗L勢茂盛的麥苗,我不禁暗暗贊嘆:啊,家鄉(xiāng)!你是多么美麗!多么嫵媚!多么旖旎??!
乍一讀,這段文字語句通順、用詞優(yōu)美,似乎沒有什么毛病,但細細讀來,就會發(fā)現(xiàn)有許多不當之處:
1.違反事實。暑假里,山東的麥子早已收割完了,田野里哪里還會有“青青的麥田”“長勢茂盛的麥苗”?
2.堆砌詞藻,矯揉造作?!耙煌麩o際”“廣闊無垠”“不著邊際”連續(xù)使用,顯得重復啰嗦;“美麗”“嫵媚”“旖旎”等詞語堆在一起,同樣意思重復,讓讀者感覺不到美。
出現(xiàn)上述錯誤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是小作者對周圍的環(huán)境,對景物的特點觀察得不夠細致,沒有掌握春夏秋冬的變化,匆匆下筆;
二是小作者為了把習作寫得“美”,專找“好詞”“好句子”,不管是否合適,硬把它們堆在一起。這就好比是把紅布、綠布、黑布、白布亂七八糟地拼在一起,縫成一件衣服,這樣能好看嗎?
那么,怎樣才能把景物寫好呢?
首先要對描寫的景物進行全面、細致的觀察,要把握住景物的特點,以及組成景物畫面的各種事物間的相互關聯(lián)。
其次,描寫時要注意運用多種表現(xiàn)手法,比如正面描寫、側面描寫;還要注意語言的錘煉。下面是修改后的片段,請看——
暑假的一天,天氣晴朗,我跟著爸爸乘坐長途汽車去濟南姑姑家。窗外,平坦的公路兩旁,一排排白楊樹高大挺拔,枝繁葉茂,像一個個威武的戰(zhàn)士守護在那里。樹下,開著各種各樣的野花,紅的、紫的、黃的……五顏六色,非常漂亮。田地里,玉米長勢茂盛,長長的葉子隨風擺動,就像一群小姑娘在那里翩翩起舞??粗@一切,我不禁小聲唱起歌來。
修改后的習作描寫了路旁的白楊樹、樹下的野花、田野里的莊稼,寓情于景,給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