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強
【摘要】高中數學容量大、概括性強、內容抽象等特點,因此常給人以枯燥之感,同時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不少學生愈學愈感困難,信心愈學愈差,甚至有的干脆放棄。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的主陣地,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所以,教師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很重要,那么如何才能促使學生愛學數學、學好數學呢?本文擬就此問題展開一些探討。
【關鍵詞】高中數學;品德教育
一、轉變陳舊的教學觀念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fā)展,應試教育正在向素質教育轉變,因此,教師教學觀念的改變已勢在必行。傳統(tǒng)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社會和學生的發(fā)展需要了,這就要求每位教師都能自覺地樹立科學的教學觀和學生觀,能用先進的教學思想去指導教學實踐,努力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1、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中,課堂一般都有教師主宰,學生沒有絲毫的活動時間和空間,以至于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學習起來比較被動。所以,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把學生的自主權交還給學生,使課堂從以前的“一言堂”變?yōu)椤岸嘌蕴谩薄?/p>
2、使學生從“學會”變?yōu)椤皶W”?!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教師應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使學生掌握獲取知識的本領,從而終身受益。學校要培養(yǎng)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能適應新時代需要的人才。例如,在向學生教授“兩條異面直線所成角”這一概念時,可以通過模型演示幫助學生加深對“異面直線”概念的認識,學會立體幾何學習的常用方法。
3、轉變學習功利性的觀念。在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教學的功利性心理比較嚴重。由于考試壓力和學校評估的壓力,教師往往單從提高學生的卷面成績出發(fā),忽視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中,大搞題海戰(zhàn)術,主觀地讓學生掌握數學題的類型等等。這種教學觀念,嚴重抑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至于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提高。
二、對學生的探究方法
進行必要引導《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很多教師在課堂上總是想方設法讓學生運用這些方式去學習和交流,這些理念對比以前的滿堂灌教學無疑是有很大進步的,而且這些學習方式的有效運用的確能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fā)展。但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是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不強,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一個過程。在學生具備這這些能力之前,教師應該抓住合適的機會通過引導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不是強硬地打著開放教學的旗號,要求學生在沒有任何引導、暗示的情況下進行自主探究。從很多學生的不知所措中可以看出,學生實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師在探索的方法上放任自流,缺乏必要的引導,學生的探索必然是失敗的,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
三、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數學思想是數學方法的靈魂,數學方法是數學思想的表現形式和得以實現的手段。在實現教學目的的過程中,數學思想方法對于打好“雙基”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著獨到的優(yōu)勢。它是學生形成良好認知結構的紐帶,是由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橋梁。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除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外,還應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注重對學生進行數學思想方法的培養(yǎng)。數學概念、法則、公式、性質等知識都明顯地寫在教材中,是有“形”的,而數學思想方法卻隱含在數學知識體系里,是無“形”的,并且不成體系地散見于教材各章節(jié)中。教師講不講,講多少,隨意性較大,常常因教學時間緊而將它作為一個“軟任務”擠掉。對于學生的要求是能領會多少算多少。因此,作為教師首先要更新觀念,從思想上不斷提高對滲透數學思想方法重要性的認識,把掌握數學知識和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同時納入教學目的,把數學思想方法教學的要求融入備課環(huán)節(jié);其次要深入鉆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可以進行數學思想方法滲透的各種因素,對于每一章、每一節(jié),都要考慮如何結合具體內容進行數學思想方法滲透,滲透哪些數學思想方法,怎么滲透,滲透到什么程度,應有一個總體設計,提出不同階段的具體教學要求。
四、對多種教法進行比較和優(yōu)化
葉瀾教授說:“沒有聚焦的發(fā)散是沒有價值的,聚焦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發(fā)展?!币虼私處煈_理解教法多樣化的內涵,不能單單局限于某一種教法中,要適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尋找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從而有效地進行教學,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fā)展。
五、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系
對于新課引入,教師應該做好精心設計,讓學生發(fā)現新、舊知識的聯系,并予以遷移和轉化,所作的教學設計要能充分暴露新舊知識的聯系,使問題既要建立在舊知識的基礎上,使學生不感到陌生,有思考的余地,又要在此基礎上向新課作自然延伸,使學生在思考中有新的發(fā)現,而這種發(fā)現又能使學生自然地進入到新課狀態(tài)和新課情境中來。
六、優(yōu)化課堂教學語言
數學作為一門邏輯性非常強的學科,課堂語言的有效性應該講求教學語言的藝術和技巧,結合對比課的教學實踐,就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語言藝術進行探討。
1、語言應體現一個“隋”字
數學語言是師生雙方傳遞和交流思想感情的載體,親切、感人的教學語言最能使學生保持積極舒暢的學習心境,最能喚起學生的熱情,從而產生不可低估的力量。
2、語言應把握一個“準”字
語言應準確規(guī)范。數學教師對定義、定理、公理的敘述要準確,不應該使學生產生疑問和誤解。
3、語言應突出一個“趣”字
教學語言要幽默風趣、通俗易懂。這樣可使教師的講課變得風趣、詼諧、睿智,具有一定的藝術魅力,有助于學生去理解、接受和記憶新知識??傊谡n堂教學中,教師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氣氛,采取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問題,大膽地突破各種條條框框的束縛,寓興趣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于數學教學的始終,就能做到讓學生愿意學數學,喜歡學數學,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