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紅義
【摘要】國家發(fā)展的新形勢,提供了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契機,這種新形勢就是信息傳遞、師生互動和思想引領。當然,目前高校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還面臨著許多問題,如技術操作、服務質量、教育方式等,這些都是思想政治工作發(fā)展的制約因素。所以,探索新形勢下體系、服務和管理等的新路徑的新模式是突破障礙的關鍵因素。
【關鍵詞】新形勢;電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輔導工作
新形勢下,國家的經濟在不斷發(fā)展,時代也不斷在進步,客觀環(huán)境對于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勢必帶來很大程度的影響,這是不以人們的客觀意志為轉移的。人們只能去認識形勢與客觀規(guī)律,卻不能改變它。然而,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則是根據客觀規(guī)律和主觀意志來決定的,因為不同的時代與社會環(huán)境,就會對大學生產生不同的影響,他們也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思想傾向。當然,年齡不同、層次相異,他們的思想特點也不盡相同。在奔向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今天,我們就更要抓住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瓶頸,了解這項工作的重點與難點,切實制訂出相適宜的政策與措施,以促進如火如荼的改革事業(yè)。總而言之,電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還存在一些與時代發(fā)展不和諧的音符,思想觀念滯后,工作方法老套,這就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及時轉變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進行不斷創(chuàng)新,以更好地提高工作質量。
那么,這項工作應該從哪些方面來著手呢?
第一,新形勢下的信息時代要有新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不難理解,傳統(tǒng)教育模式無非就是一種獨斷式、一言堂式的管理模式,那種局面是“萬馬齊喑究可哀”的。推究原因,不過是傳統(tǒng)教育模式形成了一種壁壘而橫擋在師生之間,師生很難有一個相互交流的互動平臺。還有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并沒有全面把握學生的心理變化,辦在學生心理發(fā)生波動、情緒不穩(wěn)定的情況下才出面去解決他們的思想問題,毫無疑問已經是誤了三春了。怎么辦?多媒體時代,就可以充分利用客觀條件與有利優(yōu)勢,通過各種渠道來與學生進行交流,在師生之間搭建起一座及時溝通的橋梁,構建起一個推心置腹的傾訴平臺。如此,思想政治工作也就能輕松自如地展開了。與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相比,信息時代的教育模式變得豐富、靈活、機動,是一種多維的教育模式。電大教師與思想政治工作者,會運用各種方式、通過各種平臺來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可以解讀國家的政策,使學生關心國家大事;還可以解讀一些文化現(xiàn)象,特別是一些傳統(tǒng)文化現(xiàn)象,讓學生增強民族自豪感;還可以發(fā)布一些正能量的新聞,給學生以世界觀、是非觀、價格觀方面的影響。這些形式,不僅拓展了電大學生接受思想教育的渠道,而且使得內容豐富多彩、生動形象。
第二,要用正能量正確引導學生的思想政治傾向。毫無疑問,新形勢下也出現(xiàn)了一些不和諧的音符,有些年輕人尤其是電大學生,受到崇洋媚外、西化思潮泛濫的不良影響,心靈防線不堅固,甚至否定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對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持否定的態(tài)度,部分青年學生的理想信念和社會責任感淡化。由于受價值觀念多元化的沖擊,一些大學生開始毫無選擇地去迎合西方價值觀念,拜金主義、個人主義、物質主義思想成了靈魂的主宰。這種情況給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如何化解這種新的困難、新的矛盾,正在日益考驗著大學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智。怎么辦呢?這就要求電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提高工作水準和本身的思想政治覺悟與業(yè)務水平,用自己的思想觀念來影響學生,用正確的的理念和堅定的思想,對學生進行分析、引導,使他們不迷路,始終保持著堅定的信念和正確的政治方向,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社會主義。如今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電大教師言論隨意性太強,有不負責任的現(xiàn)象;二是以發(fā)表怪異的議論為能事,嘩眾取寵,以顯示自己與眾不同;三是枉顧事實,更不顧影響,以發(fā)泄私憤為家常便飯,結果給思想并不成熟的學生造成十分惡劣的效應。當然,我們承認我們在工作方法、體制建設等方面存在著或這或那的問題,我們并非不能正視這些問題,但目的卻是為了解決我們在發(fā)展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而不是一味地發(fā)牢騷。可見,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有許多必須面對的關鍵問題亟待解決。
第三,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勢下,我們必須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技術手段來廣泛宣傳社會價值觀,使電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增強認同感,進而使新形勢下新媒體文化的精神內涵得到提升,培養(yǎng)電大學生的愛國情懷、改革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對大學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在新形勢下利用科技平臺,建立主題網站、整合資源,組織靈活多樣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對大學生的疑點,適時疏導,而且要貼近學生實際水平開展政治教育,通過新媒體技術進行宣傳,以此來使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得到提高。此外,電大還要對思想政治工作者進行篩選與培訓,使他們本身就是合格的甚至是出色的工作者。教師在大學生中的影響作用是不容低估的,也就是說,大學教師必須在政治上和業(yè)務上都要過關,都要適應新的形勢,使大學教育在和諧、民主、健康的氛圍中不斷發(fā)展。
隨著形勢的不斷發(fā)展,信息的傳播變得更加主動、快捷。多媒體廣泛使用為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率帶來了許多機遇和挑戰(zhàn),因此電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抓住機遇,迎接挑戰(zhàn),熟練掌握多媒體平臺的使用,積極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心理動態(tài),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防微杜漸,避免微信自身不足帶來的負面影響,使新形勢下的多媒體服務思想教學,提升教學質量,從而進一步推進大學生數字化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建設。
【參考文獻】
[1] 郭宏升, 韓 芳. 微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應用[J]. 陰山學刊, 2014,27(1).
[2] 董召勤.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