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晚清登萊青道選任問題初探

        2016-05-14 14:37:27苗月寧
        歷史教學·高校版 2016年9期
        關鍵詞:晚清

        摘 要 登萊青道原是管轄登萊青三府二十八州之道員。同治元年(1862年),煙臺開埠,洋務事務漸增,故移登萊青道于煙臺兼管洋務及海關事務。也基于此,登萊青道在選任上呈現(xiàn)出重洋務輕出身、低職高銜、一官多職等新變化,這既是晚清社會形勢變化而導致制度內部的自我調整和適應,體現(xiàn)了清政府對其選任的重視和變通,也是清代地方行政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與地方外交體系相輔相成,共同維系了清代地方行政和外交事務的有序運轉。

        關鍵詞 晚清,登萊青道,選任,政治影響

        中圖分類號 K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457-6241(2016)18-0025-07

        登萊青道初設于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①清因明制仍設登萊海防道,駐地為萊州。②煙臺開埠后(1862年),奕讠斤等奏稱東海關事務應按前開海關的管理原則,由當?shù)氐难驳赖侨R青道兼為管理,③故登萊青道于同年移駐煙臺,其主要職能為“管理海關稅收與辦理通商口岸交涉事宜”。④此后,其在當時的政治和外交事務中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然而,以往登萊青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該道的設官時間、歷史沿革及對東海關稅收情況的分析,⑤對道員的選任變化和原因的探討論述較少。筆者通過對晚清20任(14任實任官和6任署理官)登萊青道任職情況進行量化分析,探究該道臺的任職變化和原因,進而分析其選任變化與地方行政之間的關系和影響,這對于弄清晚清地方行政體系的調整有一定的價值和意義。

        一、晚清登萊青道的任職變化

        李鴻章曾言:“關道乃華洋觀瞻所系。”⑥“非熟悉洋情,通達政體之員,難以勝任”,⑦登萊青道自移駐煙臺后,與外國交涉事務激增,其道員的選任情況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變化。

        (一)任職重專業(yè)職歷而非重出身

        清代官員入仕資格有正途和異途兩種。凡由科甲即進士、舉人以及國子監(jiān)貢生、蔭生出身者,為正途。其余如捐納、吏員考職、其他監(jiān)生等皆為異途。⑧清前期,東海關道的選用,一般多從進士中產生,也有一部分來自舉人或任職后又考選進士者。晚清因通商口岸的增多,遇中外交涉之時“洋人往往矯強”,若有“關道承上接下,開諭調停,易得轉圜”。①是故,清政府明確規(guī)定:“通省交涉洋務事件,統(tǒng)歸關道管理。”②因而,關道在選任上更看重其洋務經歷而非其出身。為此,清政府要求要各省督撫保舉“有奇才異能”,③于“洋務、吏治均深歷練者”聽候選用各省關道。兩江總督劉坤一在《保舉堪勝關道折》中,就推薦了曾辦理機器局和于各國情形均為熟悉的劉麒祥和曾丙熙兩人,并稱:此二人“凡沿江沿海關道,必能勝任愉快”。④登萊青道的選任亦是如此。據(jù)統(tǒng)計,從1862年登萊青道移駐煙臺始至1911年清亡國,共20任道員,其中正印官14任,共13人,其中何彥昇分別在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和光緒三十三年連續(xù)兩次任登萊青道,故按其任職時間分別就其出身情況統(tǒng)計如下:

        崇芳,監(jiān)生;⑤潘霨,監(jiān)生;⑥劉達善,舉人;⑦龔易圖,進士;⑧方汝翼,舉人;⑨盛宣懷,副監(jiān)生;⑩劉含芳,生員;錫桐,官學生;李希杰;監(jiān)生;何彥昇,廩貢生;蔡匯滄,進士;徐撫辰,生員;徐世光,監(jiān)生。

        署理官員有6任,共6人,也按其任職順序將其出身情況做如下統(tǒng)計:

        張蔭桓,監(jiān)生;魯琪光,進士;李正榮,監(jiān)生;

        李興銳,生員;潘志俊,舉人;余則達,生員。

        通過上述統(tǒng)計,按照前述的正途和異途的分類標準。可以看到:劉達善、龔易圖、方汝翼等為正途出身人員;崇芳、潘霨盛宣懷等為異途出身。其中,非正途出身人員占了很大的比例,登萊青道正途和異途出身情況如表1:

        由表1可以發(fā)現(xiàn):就登萊青道的正印官而言,14任官員中異途出身的有9任(何彥昇算兩任),占總數(shù)的64.2%;署理官員中非正途出身官員有4任,占總數(shù)的66.7%;如果將正、署官合并,則異途出身人員達到13任,占總數(shù)的65%。異途出身人員的比例之高遠超出清前期,更違背了清政府官員“選班首重正途”的原則。

        除了出身限制的打破,因登州“開埠通商,事屬創(chuàng)始”,“且于沿海地方中外交涉事件,彈壓撫綏,均關緊要”,登萊青道需“羈縻各國商民,免致別啟釁端”。所以,晚清登萊清道官員在任職之前多有辦理洋務事宜的經歷。同治元年,第一任東海關監(jiān)督崇芳,因從無辦理對外事務之經歷,且“與現(xiàn)辦新章,未能熟諳”,故而當?shù)侵蓍_口通商之時,與外國所訂“條約新章,多有不符之處”。①當時的三口通商大臣崇厚無奈之下,立即請求朝廷派熟悉登州情形的直隸候補知府王啟曾趕赴煙臺,會同登萊青道崇芳一起辦理地方事務。②同年九月,即改由曾辦理“天津、上海通商稅則事宜”的潘霨代替崇芳任登萊青道之職。③此后的歷任登萊青道都有過洋務經歷或熟悉西方事務的人出任。即使是曾經以行伍出身的龔易圖、劉含芳等人,也是因為其才能卓越,④通曉法文,⑤能在地方行政事務中得心應手,⑥更因其能“熟諳西法,心精力果,于外洋制造器械及建置工程,均能深研得失?!雹卟诺靡哉{補“東海關道”。⑧至于清代末期的徐撫辰、蔡匯滄等人,則或“歷年辦理交涉議結教案,無役不從,悉中窾要”,⑨或“曾充出洋參贊,明干穩(wěn)練,熟悉各國情形,兼習語言文字,留心有用之學,熟諳洋務事宜”,⑩才能得以任登萊青道之職。甚至連署理登萊青道之官員也要有地方洋務經歷。比如,李興銳,雖以諸生治鄉(xiāng)團,但自光緒元年開始就辦理上海機器制造局,光緒十二年充出使日本大臣,光緒十五年署理天津道職,之后才得以署理山東登萊青道。而其辦理對外交涉事件,“外人咸悅服”。

        (二)任職人員多來自東南沿海地區(qū)

        晚清20任登萊青道官員中,其籍貫分別來自廣東、福建、江蘇等8個省份(見表2):

        由表2可知:20任官員中,有7任官員來自江蘇?。ê螐N算兩任),占總數(shù)的35%,遠遠超過來自其他省份的官員比例。若加上廣東、福建、浙江這些東南沿海地區(qū),則有11任,占總人數(shù)的55%的官員來自沿海開放地區(qū)。

        (三)道員多加高級職銜

        光緒朝《大清會典》載:“凡百官之任,有管理以重其權,有行走以供其職,有加銜以顯其秩?!鼻迦腙P之初,各項制度均沿明制,各道均帶參政、參議、副使、僉事等兩司職銜。乾隆十八年(1753年),政府明文規(guī)定:“直省守巡各道,著俱為正四品,停其兼銜?!雹俚绬T的品級被確定下來,但晚清以降,登萊青各任道員多兼二品、一品銜,低職高銜現(xiàn)象極為普遍。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一方面因為咸同軍興以來,有軍功者也許轉補為官“保案累牘,世職云起,骎骎乎有官多于民之勢”。②另一方面因捐納日開,政府規(guī)定:“文武各官分別京外準各按品級報捐花翎?!雹垡粫r間,各級官員低職高銜現(xiàn)象頗為突出,登萊青道的任職情況就能集中體現(xiàn)這一點,筆者對14任實職登萊青道員和6任署理道員進行了考證(見表3)。

        由表3可知:晚清20任登萊青道官員中(含署理),有明確記載的有13任官員加銜,占總數(shù)的65%。這13任加銜官員中,有10任是在任職前的很長時間就加到了二品或三品封典,盛宣懷、徐撫辰、何彥昇等人則在加銜十幾年以后才得以出任登萊青道之職。

        (四)一職多差現(xiàn)象的增多

        盡管晚清登萊青道員任職難,但一旦就任,其行政地位就凸顯出來,往往“一人而兼數(shù)差,一差而任數(shù)事”。④主要表現(xiàn)在兩方面:

        第一,除地方事務本任外還兼管海防、洋務事宜。清初沿明制,登萊道主要掌管沿海防務,隨著社會政治的穩(wěn)定,登萊道的主要行政職責逐漸變?yōu)榈胤叫姓聞盏奶幚?。⑤自煙臺開埠以后“山東登萊青道兼東海關監(jiān)督系海防要缺,距旅順、威海、大連灣各口近在咫尺,非熟悉洋務軍情者不辦”。⑥清政府在選定方汝翼為登萊青道人選后,專門下上諭:

        查登萊青道統(tǒng)轄三府二十八州縣,政務殷繁兼以駐扎煙臺,有管理關榷及華洋交涉事件職任匪輕,自應飭方汝翼赴任,以專則成。⑦

        由此可見,登萊青道員在地方本任事務之外,還要管轄關榷和登萊地區(qū)的華洋交涉事件。

        第二,除轄區(qū)事務外兼管他省洋務、營務事宜。鴉片戰(zhàn)后,政府之主要行政事務轉移到軍事上來,同時為了富國強兵,又將洋務、實業(yè)提上議事日程,但地方官員因不懂洋務,每遇辦事之時“或失之卑屈,或失之迂遠,既與條約不符,亦與事理不切”。⑧無奈之下,清政府開始任用熟悉洋務之海關道員兼管他省洋務事宜。如,盛宣懷在光緒十一年任登萊青道后,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輪船、電報事業(yè)一直由其辦理。其“終日手不停批,仍系輪、電局事居多”。①光緒十二年,李鴻章在與輪船招商局的信札中仍強調:

        招商局進行嚴格分工,規(guī)定將流水月總寄交盛道復核,匯造季呈送本大臣存核。②

        光緒十五年十一月中旬,盛宣懷以中國電報局總辦的身份與大北、大東兩電報公司訂立《續(xù)行電報齊價攤分合同》。③劉含芳,在任登萊青道之時,除辦理本任事務以外,仍兼管煙臺與旅順、大連灣等地的防務,并“于地方公事之暇,隨時就近周歷各處,會商各將領,整頓工操”。④

        晚清登萊青道任官制度的新變化并不是偶然的,而是與當時的社會形勢的發(fā)展變化密切相關。

        二、晚清登萊青道任官變化的原因

        第一,社會形勢轉變下的自我調整

        咸同以前,“朝廷重道府”,雖“不欲以銓選常例限之”,但道府官員選任時“樞臣分三單請旨,京察一等記名用道府者為一單;候補道府得保薦交軍機處存記者為一單;部曹科道俸滿截取以道府用者為一單”,⑤候皇帝簡用。鴉片戰(zhàn)后,中國大門被打開,“道、咸之際,初辦外洋交涉,多不得當”,⑥煙臺開埠,漸“為沿海南北之沖,通商事務殷繁”:⑦

        舉凡安內攘外、關稅厘金、教育海防,種種皆與吏治民生相涉。稍有疏舛,即生枝節(jié)。稍涉敷衍,即致貽誤大局。且條約本極細密,洋情又極變幻,必須熟考詳酌,緩急操縱,方能合宜。⑧

        尤其是“西方國家不僅對條約的主體內容非常重視,而且對細微末節(jié)也不放過”。⑨若僅靠督撫“長久駐萊”則斷不能行,“遇有交涉事件,必須登萊青到就近力為籌辦”。⑩但科舉考試之人,“若問以亞非之輿地、歐美之政學,張口瞠目,不知何語矣”?!耙彩怯捎谒麄兊臒o能,最終也喪失了專制政府對他們的信任和依賴。本世紀的變法之所以赫然有廢除科舉制的條例,正是統(tǒng)治者無可奈何的選擇”。這種社會形勢的轉變,使統(tǒng)治者不得不放棄原有的選官觀念,必須因時制宜,選拔懂洋務與西學之人充實到統(tǒng)治集團來,皇帝甚至親下上諭,要求保舉“有奇才異能,精于天文、地輿、算法、格致、制造諸學者”,聽候選用。故而:

        迨咸豐辛亥以還,以及光緒甲午而后,國家多難,破格求才,一時奇杰之士,或效力戎行,或通知時務,其由諸生布衣不次超擢官至督撫者甚多。

        而登萊青道須與各國領事交際,條約章程必須非常熟悉,凡是中外商務、教務交涉均委托其自行辦理,或轉詳商辦,所以,在登萊青道官員的選擇上“必須關道得人相為助理”于“洋務、吏治均深歷練者”為之,才能保證政務有序處理。

        第二,官員升遷困難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

        雍乾時期,因綱紀肅清“凡策名委贄者,非實缺即要差,絕無聽鼓轅門終年寥落者”。咸同軍興以來,保舉、捐納日興,官員數(shù)量逐漸增多,晚清山東亦是如此。曾有人言:“(山東)雙輪人力車多、娼妓多、道員多。”更有“官多如鯽”之語。官員人數(shù)的不斷增多導致升遷愈發(fā)困難,清政府開始在官員官品之上給予加銜的方式來解決此類問題。以光緒三年任登萊青道的方汝翼為例,其在咸豐五年中舉后,即報捐吏部主事。同治五年任湖廣司主事,七年,試俸期滿,應升員外郎,但無缺出,故給予先換頂戴的旨意。同治七年八月,因辦理發(fā)審事件出力,加四品銜,同治十一年奏保以海關道員用“俟得缺后加按察使銜”,同治十三年再次奏保海關道員,無缺。不得已給予“二品銜,并隨帶加三級”,一直到光緒三年十一月奉旨補授登萊青道止,方汝翼在加二品銜后三年才得以任登萊青道。①光緒元年委署道缺的張蔭桓,在同治六年就“賞加道銜”,“遇缺題補,并賞加按察使銜”,光緒元年“奏保二品頂戴”,十月委署登萊青道,②一直到光緒七年才正式任命為安徽徽寧池太廣道。③此時,距張蔭桓任候補道的時間已經有14年了。其他如盛宣懷,在同治十年“以道員用加三品銜”,后又因辦理鐵路、礦務、工商等洋務事宜,不斷受到加銜獎勵,一直到光緒元年已有“一品銜”,但直至光緒十二年才正式被任命為山東登萊青道,④距其以候補道員辦事已有15年之久。這些都是在晚清捐納、軍功而入官人員增多,政府無力安排的情況下,以加銜的方式來緩和任官矛盾的現(xiàn)實體現(xiàn)。

        三、登萊青道任官變化的影響

        第一,便利了地方洋務事務的處理

        同治九年六月,內閣中書李如松上折奏請:應該明確和重新規(guī)定海關道的具體職責。政府討論后明確規(guī)定:除了管理地方的傳統(tǒng)責任和所承擔的義務外,海關道還應履行另外兩項職責,即管理海關事務和辦理地方洋務事宜。⑤由于晚清登萊青道任職人員多為洋務出身或多年辦理洋務之員。⑥故在地方洋務事務的處理上更加得心應手。比如,第四任登萊青道龔易圖任職煙臺之時,因洋人大量涌入煙臺,中外租地糾紛日益增多,但并無具體規(guī)章制度可循。見于此類情況的增多,東海關監(jiān)督龔易圖便擬定了《東省租地章程要點》并上報總理衙門獲得批準。⑦同治十二年煙臺發(fā)生英國禮拜堂與當?shù)孛癖姺康丶m紛案,英國署理煙臺領事衛(wèi)察禮指稱:英禮拜堂擴建,西界劉姓地主謂占其塋地,實系在租契一畝限界之內。東海關監(jiān)督派人查看,找出原契丈量,證明教堂占用劉姓塋地二分七厘七毫,又據(jù)租地章程相關規(guī)定,乃請英領事飭令禮拜堂將所占之地歸還。⑧

        此外,煙臺開埠后,各外國領事館相繼建立,登萊青道就成為辦理洋務交涉的京外樞紐。⑨如同治十一年八月,日本船只厚生丸號遭遇風險沉沒,登萊青道龔易圖迅速派人營救,妥善照顧難民,并立即將此事稟報北洋大臣和山東巡撫。因山東省各??谝郧安o救助外國難民成案,而此時,日本在煙臺也并未設領事館。龔易圖與督撫商議后,派福山縣官員將日本難民送往上海,由日本駐上海領事館送人回國。此舉辦事得力,日方甚為感激。⑩據(jù)此可見,因登萊青道官員之洋務經歷,使得他們在面對外洋事務時,能及時妥善的處理。這就難怪奉天將軍趙爾巽稱海關道為外交官了。

        第二,促進了登萊地區(qū)經濟之勃興

        咸同軍興,發(fā)展地方洋務、振興地方實業(yè)也提上了議事日程。晚清登萊道任本職之前,或游歷西方熟悉各國經濟發(fā)展情形,或曾辦理洋務局所,意識到洋務對于經濟的重要性。因而,出身洋務的登萊青道官員任職初就開始參與新式企業(yè)的投資和經營活動,以提高當?shù)亟洕陌l(fā)展。比如方汝翼就曾與唐廷樞、徐潤等人投資煙臺繅絲局,光緒十二年移交盛宣懷接辦。盛宣懷任登萊道之時,即認識到“洋人會計精密,而自為謀則利,為我謀則我損”,故上書李鴻章請建煙臺繅絲局,并稱“繅絲局之設,可以使東省所產野蠶仿制洋絲,倍價銷售”,后來“果尚得利”。①又發(fā)現(xiàn)“萊州草帽緶等貨,均由旱路至煙,商苦不便”,于是稟明山東巡撫張曜,請求在山東試辦內河小火輪“藉興商務”。②

        為有效保證洋務事業(yè)的發(fā)展,他們還積極發(fā)展煙臺地區(qū)的交通運輸實業(yè)。清末,青島設膠海關,德國利用其南北交通的便利條件,積極發(fā)展鐵路等交通運輸業(yè),煙臺的草辮莊、蠶絲莊,已半為青島所奪。在這種情況下,道員徐撫辰積極與巡撫孫寶琦協(xié)調,并向商人允諾“竭力加以維持,詳請撫院,要求咨部準予商辦”,③以促進煙臺經濟的發(fā)展。由于歷任道員的努力,煙臺洋務事業(yè)發(fā)展很快,據(jù)宣統(tǒng)元年煙臺《關冊》記載,煙臺當時有使用腳踏機的手工繅絲局38所,工人逾萬。據(jù)《山東之蠶桑觀》統(tǒng)計,到1912年煙臺有繅絲工場37家,繅絲機3854臺,其中“華豐”一家即有676臺。④

        第三,沖擊了原有的科舉制度

        鴉片戰(zhàn)爭后,清廷官員選任重洋務實干經歷,而輕科舉正途,這使得清人更加務實?!耙粫r英拔之士,奮志事功,更不復以學問為重?!雹葸@些有識之士,一旦任官,就開始將目光投向洋務及其他事宜。光緒三年,盛宣懷在給李鴻章的信中提到,“職道輕材陋質,向來辦事鄰于躁急,但窮其事理之可為則竟為之,地學、化學,格致門類,一名一物,絕無所知,然猶欲免力考究其近似”,⑥在光緒十年與友人信中又提到,“弟少有澄清之志,乃為八股試帖磨二十年,又為輪船電線磨十年”,⑦反映了盛宣懷目光從科舉到洋務的轉變。

        登萊青道員潘霨和潘志俊來自于著名的大阜潘氏家族,這是清代中后期蘇州最有勢力的文化家族。潘氏雖以科舉名世,但隨著社會危機的加劇,西學影響的擴大,家族對實學的重視逐漸加強,開始改變其一貫的科舉入仕的教育模式。第二任登萊青道潘霨是最先感知這個變化的。潘霨作為地方大員,先后參與了咸豐八年(1858年)與英法俄美四國會議條約、咸豐十年與英法聯(lián)軍談判、同治四年至七年防堵捻軍、同治十三年赴臺灣幫辦海防事宜、與日議和、光緒十年與法國交涉。通過這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歷練,使他擴大了眼界,提高了見識。光緒三年,潘蔚任湖北布政使,拜訪“學貫中西”的曾紀澤:

        晤談,知其習外洋文字五年矣。并云:“《英華萃林韻府》一書不可不令子弟早肄,他日備朝廷之使。一事不知,儒者之恥,未可與拘墟者同年語也!”⑧

        潘霨對洋務西學的認識遠遠超過了國內一般官僚。當滿朝大臣還在爭論科舉制度的存廢時,潘蔚已經在悄然調整教育方向。后來,他的兒子潘志俊(1856~1919年)先后擔任出使大臣隨員、北洋隨辦洋務、署直隸交涉使,進一步加深了對西學的理解,最終在光緒三十二年升任山東登萊青道兼東海關監(jiān)督。⑨

        綜上所述,由于煙臺開埠,洋務事務的逐漸增多,登萊青道在選任上呈現(xiàn)出重洋務輕出身、低職高銜、一官多職等一系列新特點,這既是晚清社會形勢變化而導致的制度內部的自我調整,也反過來促進了社會教育觀念和洋務事業(yè)的發(fā)展。

        【作者簡介】苗月寧,魯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清代政治制度研究。

        【責任編輯:全驁頡】

        猜你喜歡
        晚清
        宮廷政變與晚清政局
        法制與社會(2017年1期)2017-01-20 22:36:50
        淺析晚清時期美國對中國科技人才的培養(yǎng)
        青春歲月(2016年21期)2016-12-20 16:09:17
        再論“記者”之名的由來
        新聞界(2016年15期)2016-12-20 09:43:35
        論嚴復翻譯理念與翻譯實踐的矛盾及統(tǒng)一
        晚清師范教育發(fā)展的制度變遷分析
        亞太教育(2016年33期)2016-12-19 05:27:15
        論晚清民間戲曲中的“皇權隱退”
        江淮論壇(2016年6期)2016-12-15 14:19:53
        有情總被無情惱
        晚清美國傳教士在華翻譯出版史梳理
        出版廣角(2016年6期)2016-08-04 16:46:52
        《西洋雜志》中的政治寫實與民主隱語
        晚清科舉制度變革考
        人民論壇(2016年11期)2016-05-17 12:33:30
        三级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播放| 美女视频很黄很a免费国产| 白白色日韩免费在线观看| 8x国产精品视频|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九九99国产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久久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九九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 越南女子杂交内射bbwbbw| 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频道日韩| 大香视频伊人精品75|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中文字幕国语| 日韩少妇人妻中文视频| 乱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蜜桃 | 免费国产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最新进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尹人综合网亚洲| 丝袜美腿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日本又色又爽又黄的a片18禁|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 欧美亚洲尤物久久综合精品|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国产人妻人伦精品1国产| 天天天综合网| 国产av一区二区内射| 亚洲图片自拍偷图区| 在教室伦流澡到高潮h麻豆| 少妇特殊按摩高潮惨叫无码| 白白色发布会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av日韩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二区在线| 99热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美女高潮流的白浆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