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永新
摘 要:托爾金的《指環(huán)王》(其他翻譯版本《魔戒》)一書自出版以來一直備受人們的關(guān)注。在這部魔幻小說中,托爾金用其史詩般的手筆,描繪出了多個性格迥異的人物形象。通過這些人物的命運和經(jīng)歷,作者向人們表達了他的善惡觀,即貪婪的欲望才是世界罪惡的源泉,人們應(yīng)堅持不懈地追求善。本文就是對這部小說中的兩個典型形象弗羅多和咕嚕姆進行分析,透過他們的命運看小說作者對于世界的美好期望。
關(guān)鍵詞:《指環(huán)王》;弗羅多;咕嚕姆;善惡觀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15-0-02
《指環(huán)王》三部曲是英國著名作家托爾金所創(chuàng)作的一系列魔幻小說。小說自出版以來,一直備受關(guān)注,無可爭議地在全球掀起了一股“魔戒熱”。小說講述的是在”中土世界”里,魔君索隆為控制持有魔戒的人類、精靈、矮人三個族群的領(lǐng)袖,打造了至尊魔戒。這枚魔戒有著奴役全世界的力量,正是它幫助索隆將整個“中土世界”籠罩在黑暗之中。“中土世界”的人們不堪重壓,奮起反抗。在一次戰(zhàn)爭中,魔君索隆被抵抗者推翻,魔君消散,魔戒丟失。幾經(jīng)波折,落入了霍比特人史密戈和其同伴的手里。魔戒雖可使人長壽和隱身,但同樣因其象征著人類潛意識里所有陰暗與罪惡也可蠱惑人心,使人變得自私而貪婪。因此史密戈受魔戒蠱惑殺害了其同伴將魔戒占為己有,最終又不堪其蠱惑變成了怪物咕嚕姆?;舯忍厝吮葼柌ぐ徒鹚雇獬鰰r誤入咕嚕姆的洞穴,意外地拾到至尊魔戒并將其帶回了老家夏爾。比爾博又將魔戒傳給了他性情溫順、天真無邪的侄子弗羅多。然而此時的魔君歷經(jīng)數(shù)千年的沉寂后,逐漸恢復(fù)了元氣開始顯形,亦開始尋找魔戒。魔戒召喚邪惡,亦被邪惡所召喚。弗羅多之友神巫甘道夫覺察到了危險,遂召集各路抵抗者代表開會,決定把魔戒送到魔君老巢銷毀。因由弗羅多的善良本性可擔當銷毀魔戒重任,于是其他八人護送,一起開始了銷毀魔戒的遠征。與此同時邪惡的索隆也集結(jié)了黑騎士準備奪取魔戒,一場正邪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最后護戒遠征隊歷經(jīng)千難萬險,終把魔戒丟進末日火山,銷毀了魔戒。魔君敗亡,“中土世界”得救。
一、《指環(huán)王》中的善與惡
作者托爾金在小說三部曲中塑造了許多風(fēng)格鮮明又性格迥異的正面人物和反面形象。正面人物如仙風(fēng)道骨的甘道夫,王者風(fēng)范的阿拉貢;反面人物如陰郁自私的德內(nèi)豪,兇殘恐怖的怪物奧克斯,個個都深入人心。還有一些人物不能簡簡單單地用正面或者反面形象這樣的標簽來界定。本文所討論的人物形象弗羅多和咕嚕姆便在這一類當中。
在托爾金的“中土世界”里弗羅多是個性情單純、善良的霍比特人,在老家夏爾過著快樂無憂、逍遙自在的生活。他雖身材矮小、平凡無奇,但因生性善良至真至善,在重要的時刻卻肩負起了銷毀魔戒這項艱巨無比的使命。正如甘道夫?qū)Ωチ_多所說的那樣“你心地善良、樸實純凈,你的心靈幾乎沒有受到過污染。”正是這種善的品質(zhì)使弗羅多的意志力堅定,對魔戒有更強的抵抗力,不易受它的蠱惑。正是這種善良且無私的品質(zhì)才是能真正終結(jié)魔戒與邪惡的力量。在護戒遠征隊剛剛出發(fā)之際,弗羅多憑借他靈魂中的善與魔戒中的邪惡力量抗爭,并沒有被魔戒所蠱惑。但在前往末日火山的過程中,不僅有魔靈的追殺、還有路途的艱辛,加之魔戒的誘惑需弗羅多時刻與內(nèi)心的貪欲作斗爭,與自己潛藏的靈魂負面相博弈,還要有意識地不斷地與對魔戒具有占有欲的載體咕嚕姆做斗爭。這一切使弗羅多愈加疲憊、愈加脆弱,他的意志力開始松動,內(nèi)心的貪念開始一點點戰(zhàn)勝原本的善良無私。雖一直都知道不能占有魔戒,不能受其誘惑,但弗羅多還會不時的撫摸魔戒,有時甚至把魔戒戴在手上。隨著越來越靠近末日火山——這個邪惡的發(fā)源地,魔戒的力量越來越強大,為了抵抗它的誘惑,弗羅多耗盡了肉體和精神上的所有力量。他的貪念、欲望被魔戒無限放大,開始變得自私而貪婪,開始想將魔戒據(jù)為己有。這份貪念在弗羅多和山姆到達末日火山危崖,即將將魔戒拋進熔巖中摧毀時達到了最大,弗羅多突然把魔戒戴在手上,并大聲地說出“魔戒是我的!”在他的臉上出現(xiàn)了陌生而恐怖的表情,他再沒有多余的力量控制去自己的善念以驅(qū)除心靈中的邪惡欲望。他的內(nèi)心已被貪婪和欲望所占據(jù),在精神上已淪為自己欲望的奴隸。在他的心中‘惡戰(zhàn)勝了‘善。
而在《指環(huán)王》中,咕嚕姆原本是個叫史密戈的平凡小矮人,生性好奇、喜刨根問底,但無大的過錯,總體來說是一個善良的人。但這平靜的一切從他和朋友外出游玩時,無意間拾到魔戒之后都改變了。在看到魔戒時,史密戈就被魔戒中的邪惡力量蠱惑,想將其據(jù)為己有,在同朋友搶奪魔戒時,史密戈將朋友誤殺。得到魔戒后,史密戈利用它到處為非作歹,惹人憎恨,最后被逐出家園,帶著他的寶貝魔戒躲到了暗無天日的洞穴之中,一待就是幾百年。在這幾百年之中,他從一個善良的小矮人史密戈變成了一個被魔戒奴役的骯臟鬼咕嚕姆。在魔戒被霍比特人比爾博拾走后,咕嚕姆又陰險地將比爾博的住址告訴了魔靈,讓魔靈去追殺比爾博。在護戒遠征隊出發(fā)前往末日火山的途中,咕嚕姆一路尾隨,企圖伺機從弗羅多手里搶回魔戒,被發(fā)現(xiàn)后,為了活命咕嚕姆發(fā)誓效力魔戒的主人弗羅多并為其帶路前往末日火山。一路上,弗羅多的善良和仁慈感動了他。他靈魂中那長久被壓抑的善良重新萌發(fā)。在自我矛盾中掙扎,導(dǎo)致了人格分裂,一個是善良膽小的史密戈,一個人陰險邪惡的咕嚕姆。彼時的他一方面耐心地給弗羅多充當向?qū)?,一方面千方百計地想搶回魔戒,正如第二部《雙塔奇兵》中的描寫的那樣。
“史密戈身體里的兩個聲音正在爭辯,雖然發(fā)自同一個嗓門,但其中一個聲音緊張而嘶啞。他說話時眼睛交互出現(xiàn)白和綠的光。”
“史密戈已做了保證。”第一個聲音說。
“是的,是的,我的寶貝兒,”另一個聲音答道,“我們是下了保證,要救我們的寶貝,別讓索隆拿去——決不讓他得手??扇缃駥氊愲x他越來越近。我們想知道,那個霍比特人怎么處置它呢,我們真想知道?!?/p>
“我說不上,我沒法子。主人得了它。史密戈下了保證要幫助主人?!?
“是這么回事,是這么回事,要幫助主人,幫助寶貝的主人。可如果我們是主人,就可以幫助自己了,同樣沒違背自己的諾言,是怎么回事?!?/p>
“可史密戈說過,他要做個很好、很好的人。好心的霍比特人!是他拿掉史密戈腿上可怕的繩索。他對我說話一向好聲好氣?!?/p>
……
“第二個聲音一說話,咕嚕姆的長手就向弗拉多伸過去;而當史密戈說話時,他猛地又把手抽回來?!保ㄒ﹀\榮,魔戒第二部,2009:257-259)
在這段描寫中,可以看出善良的史密戈與邪惡的咕嚕姆一直在做激烈的斗爭,一直在善與惡的邊緣掙扎。他既想奪回自己的“寶貝戒指”,又想信守自己對弗羅多的承諾。但在一次誤會之后,咕嚕姆以為弗羅多要殺害他,至此內(nèi)他心中的邪惡開始占上風(fēng)。他把弗羅多和山姆領(lǐng)到了巨型蜘蛛狀怪物——希洛布的洞穴。他和希洛布約定,他為希洛布提供食物,作為回報希洛布則幫助咕嚕姆得到魔戒。這次險惡的經(jīng)歷險些讓弗羅多喪命,弗羅多也因此對魔戒邪惡的蠱惑抵抗能力大大降低。咕嚕姆又在到達末日火山之后,和弗羅多搶奪魔戒,爭奪中咬掉了弗羅多戴著魔戒的手指。他得到魔戒卻又和他的‘寶貝一起跌入火山熔巖化作了灰燼。至此魔戒銷毀,‘中土的邪惡消散。
二、托爾金的善惡觀
在《指環(huán)王》故事的開始,甘道夫和弗羅多有這樣一段對話?!翱上У氖?,畢爾博當時為什么不趁機將那混賬惡棍一劍捅死!”
……
弗羅多說:“我真搞不懂,你的意思是,在他犯了如此滔天罪行之后,你,還有精靈們還要留他一條狗命嗎?……”
對于弗羅多的疑問,甘道夫是這樣回答的?!皠e急著把人打入地獄。即使是最杰出的大師也無法預(yù)測一切。至于咕嚕姆在咽氣之前會不會改邪歸正,我實在不抱多大希望,但還是有一絲可能的。他的性命于魔戒息息相關(guān)。我心里明白,在一切了結(jié)之前,不管好歹,他有戲可唱。到那時候,畢爾博的憐憫之心也許會左右許多人的命運——起碼是你的命運?!保ǘ¢ΓЫ涞谝徊?,2009:69-70)。
當時的弗羅多還不能理解為什么比爾博放過了咕嚕姆,但當他自己在摧毀魔戒的途中捉到咕嚕姆時,明明有機會可以殺死他,卻和咕嚕姆化敵為友。山姆問他為什么饒恕咕嚕姆,他說 “既然我看見他,就免不了憐憫他”。在小說最后,弗羅多被欲望征服,戴上了魔戒,認為自己才是魔戒的主人。而一直悄悄尾隨弗羅多的咕嚕姆看到這一幕,突然搶走了魔戒,在瘋狂的得意忘形中與魔戒一道跌入熔巖,與魔戒同歸于盡,間接地完成了弗羅多的任務(wù),戲劇性地成了拯救‘中土的人,盡管他無意拯救。由于弗羅多的憐憫,才有了咕嚕姆的茍活。由于咕嚕姆的貪婪,才有了魔戒的銷毀。善縱容了惡的開始,惡成就了善的結(jié)局。
三、結(jié)語
在《指環(huán)王》一書中,作者托爾金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著明確的好惡傾向。在描寫正派人物形象時,形象都是讓人感到舒服而且安心的。而邪惡人物則是讓人感到惡心和不適的。弗羅多性情天真而美好,咕嚕姆邪惡而丑陋,都是是托爾金筆下兩個非常典型的形象。一個從淳樸的霍比特人變成了內(nèi)心貪婪、想占有魔戒的人。一個從善良的史密戈變成了占有魔戒后自言自語、邪惡的怪物咕嚕姆。兩個形象都充分地表現(xiàn)出了人物的復(fù)雜性和多樣性。通過弗羅多和咕嚕姆的熱舞形象可以窺測到到作者托爾金對于善與惡的態(tài)度。那就是由于貪欲,善可以變成惡;由于憐憫,惡也能結(jié)出善的果。他人之惡可以成為一個人的地獄,而他人之善又可以成為一個人的神明。善和惡總是在不斷的斗爭中,堅持善的理念是善戰(zhàn)勝惡的唯一方法。人類因貪婪而起的各種罪惡的念頭才是這個世界陰暗的源泉,拋棄了貪婪的念頭,世界才會重歸一片美好。善最終戰(zhàn)勝惡而使宇宙達到和諧,這一主題仍然是人類的美好愿望。即使物質(zhì)的世界再讓人失望,也不要放棄對善的追求。
參考文獻:
[1]John Ronald Reuel Tolkien.The Lord of the Rings[M].Beijing: China Education Press,2001.
[2]陳夢.用弗洛伊德的人格三結(jié)構(gòu)分析指環(huán)王中的主要人物[J]. 文藝評論,2011.
[3]丁棣.譯. 魔戒:魔戒再現(xiàn)[M]. 南京:譯林出版社,2009.
[4]劉耘. 論《魔戒》的英雄人物形象弗拉多[J]. 引進與咨詢,2006.
[5]刑亦平, 傅超波.《指環(huán)王》中的宗教隱喻探析[J]. 莆田學(xué)院學(xué)報,2009.
[6]楊寧.《指環(huán)王》與‘中土神話[J]. 北京電影學(xué)報,2004.
[7]姚錦镕,譯. 雙塔奇兵[M]. 南京:譯林出版社,2009.
[8]袁娟, 王文玲.論《魔戒》中的人物形象咕嚕姆[J]. 海外英語,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