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殿敏
?
小麥—越冬菠菜—甜瓜—豇豆間作套種高效栽培技術
劉殿敏
導讀:濮陽市通過不斷實踐,利用小麥、越冬菠菜、甜瓜、豇豆進行間作套種,高低搭配,充分利用光、熱資源,較大限度地發(fā)揮了邊行優(yōu)勢,大幅度提高了單位面積經濟效益,取得了較好效果,每年667 m2總產值約7 960元。
劉殿敏,河南濮陽市孟軻農業(yè)服務中心,濮陽市綠城路孟軻鄉(xiāng)政府,457001,電話:13193552983
濮陽市地處豫北平原,屬亞熱帶氣候。近年來,通過在生產實踐中不斷探索,利用小麥、越冬菠菜、甜瓜、豇豆進行間作套種,變傳統(tǒng)的一年兩種兩熟為多種多熟,取得了較好效果,既提高了土地復種指數(shù),充分利用了光、熱等自然資源,又較大地提高了單位土地面積的經濟效益。
此間作套種模式宜選在土質疏松、肥沃,灌排水條件良好,近2~3年未種植過甜瓜、西瓜等瓜類作物,周圍500 m無污染源的砂壤土或壤土地塊。
9月下旬10月上旬搶茬足墑整地,按2 m寬為一種植帶作畦,10月上中旬在畦中播6行小麥,占地寬1.2 m,同時在0.8 m空檔內撒播或條播越冬菠菜。翌年2月中下旬菠菜陸續(xù)采收上市,至4月上中旬菠菜收獲完整地,并于4月底5月初在空檔中間條播1行甜瓜。6月上旬小麥收獲,隨即在小麥茬內播2行豇豆,6月中下旬(適當錯開采收期)在甜瓜行的株間再穴播1行豇豆,甜瓜于8月上中旬收完拉秧,9月中下旬豇豆收獲完畢凈地。
①小麥宜選用適合當?shù)胤N植的抗倒力強、抗病、高產、優(yōu)質的弱春性或半冬性品種,如矮抗58、鄭麥366、濟麥22、周麥22、周麥27號等。
②越冬菠菜應選用耐寒、抗病性強、年后抽薹晚、品質好、生長快、增產潛力大的品種,如尖葉菠菜、菠雜10號、菠雜9號等。
③甜瓜宜選用適合露地直播、抗病性強、口感好、產量高的品種,如綠寶石2號、青玉、白沙蜜等。
④豇豆宜選種矮生、無需搭架,莖稈粗壯、抗病、優(yōu)質、高產的品種,如美國無架豆等。
4.1小麥和越冬菠菜
9月下旬前茬作物收完騰茬后及時搶茬整地,若墑情不足應先造墑后耕地,耕深25 cm。隨耕地施足底肥,每667 m2施腐熟農家肥3 000~4 000 kg、三元復合肥(15-15-15,下同)50~60 kg,耕后要耙平、耙實、耙細。10月上中旬小麥足墑播種,播種量每667 m2一般掌握在7~10 kg。冬前澆好越冬水;立春(2月3~5日)后及早中耕松土、去除雜草、提高地溫、促苗早發(fā),同時及時澆好返青水。追肥可適當推遲至拔節(jié)初期,每667 m2追尿素15~20 kg。中后期重點搞好防病、防蟲、防干熱風的“一噴三防”。6月上旬待小麥進入蠟熟后期就及時收獲。
越冬菠菜應在10月上中旬和小麥同期足墑播種,每667 m2用種量2~3 kg。冬前澆好越冬水,立春后隨澆水追肥2~3次,每次667 m2追尿素10 kg左右。越冬菠菜病蟲害主要有霜霉病、炭疽病和蚜蟲等。霜霉病和炭疽病可于發(fā)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700~800倍液或40%乙膦鋁可濕性粉劑200~3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等藥劑防治。菠菜一般于2月下旬即可疏大苗陸續(xù)上市,至4月上中旬可收獲完畢。
4.2甜瓜
4月上中旬菠菜收完凈地后及時整地施肥,每667 m2施腐熟糞肥1 500~2 000 kg、三元復合肥30~40 kg。甜瓜于4月底5月初在空檔中間足墑干籽條播1行,每667 m2用種量150~200 g,出苗后及時間苗,瓜苗長至3~4葉時分2~3次定苗,株距35 cm,每穴留苗1株,每667 m2留苗約900株。在定苗時打去頂芽,以促進側芽發(fā)育。隨側蔓的不斷生長適時用土團壓蔓,一般每株甜瓜留子蔓2~4條,每條子蔓長至11~12葉摘心,并將5葉前的孫蔓摘除,以提高坐瓜率,增加產量。小麥收后和坐瓜期各追肥1次,每次每667 m2追三元復合肥15~20 kg。在甜瓜苗期用病毒A等藥劑重點預防病毒病,結瓜期防治霜霉病、潛葉蠅、紅蜘蛛等病蟲害。田間雜草可用瓜豆類除草劑進行化學除草。使用化學農藥防治病蟲草害時,盡量選用低毒的生物類農藥,并嚴格控制施藥間隔期,以保證甜瓜食用安全。一般甜瓜于7月上中旬即可采摘上市,8月上中旬收完拉秧。
4.3豇豆
小麥收割后,于6月上中旬足墑貼茬播種2行矮生無架豇豆,株行距35 cm×50 cm。有條件的可在小麥收獲后隨即耕地,隨耕地667 m2施入優(yōu)質有機肥2 000 kg、三元復合肥30~40 kg,整好地后再行播種。于6月中下旬在甜瓜株間再足墑穴播1行矮生無架豇豆,每穴播種3~5粒。豇豆出苗后應及時查苗補種,待長至3~4片真葉時定苗,每穴留雙株。在和甜瓜共生期間,肥水管理和甜瓜一同進行。甜瓜收完拉秧后,隨澆水追肥1次,每667 m2追施尿素10~15 kg。進入結莢盛期,每隔7~10天澆水追肥1次,每次每667 m2追施尿素10 kg或三元復合肥15~20 kg,一般應追肥澆水2~3次。
在生育期間應重點搞好銹病、豆莢螟、蚜蟲、紅蜘蛛等病蟲害的防治。銹病,可于發(fā)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等藥劑防治;豆莢螟、棉鈴蟲,可于豇豆初花期開始用1.8%阿維菌素乳油3 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防治,于8:00~10:00噴霧,每隔7天噴1次,連噴3次;蚜蟲、紅蜘蛛,可在發(fā)生初期,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和1.8%阿維菌素乳油3 000倍液混合噴霧防治,重點噴葉片背面,隔7天噴1次,連續(xù)噴2~3次。豇豆一般在開花后12天左右為商品采收期,一般8月上中旬即可陸續(xù)采摘上市,至9月中下旬收完凈地。
此栽培模式在作物間作套種期間,高低搭配,錯落有致,充分利用了光、熱資源,較大限度地發(fā)揮了邊行優(yōu)勢,大幅提高了單位面積經濟效益。據田間調查統(tǒng)計,每年667 m2產小麥籽粒約400 kg,產值約960元;鮮菠菜約700 kg,產值約1 400元;甜瓜約1 500 kg,產值約3 600元;鮮豇豆約1 500 kg,產值約2 000元;年總產值約7 960元。
收稿日期:2015-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