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換新
(駐馬店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急診科 河南 駐馬店 463000)
?
中藥內服配合外敷治療急性骨髓炎的臨床效果觀察
羅換新
(駐馬店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急診科河南 駐馬店463000)
【摘要】目的觀察中藥內服配合外敷治療急性骨髓炎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駐馬店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收治的90例急性骨髓炎患者。采用數字表法隨機分成兩組,各45例。給予對照組患者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配合中藥內服外敷。觀察兩組患者臨床效果、術后感染率、急性癥狀消失率、切口愈合時間及血沉改善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術后感染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3 d內急性癥狀消失率高于對照組,切口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治療后3、5周,觀察組患者血沉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藥內服配合外敷治療急性骨髓炎的效果確切,能夠加速患者切口愈合、降低感染的發(fā)生率,改善預后。
【關鍵詞】急性骨髓炎;中藥;外敷
急性骨髓炎在臨床上十分常見,發(fā)病主要原因是炎癥、膿腫引起敗血癥而侵入骨髓[1]?;颊吲R床表現為高熱、患肢疼痛、腫脹以及活動障礙等,若處理不當,極易演變成慢性骨髓炎,早期診斷并治療十分關鍵[2]。筆者在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中藥外敷治療急性骨髓炎,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駐馬店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收治的90例急性骨髓炎患者。采用數字表法隨機分成兩組,各45例。對照組中男30例,女15例;年齡12~74歲,平均(37.1±7.5)歲;病程10~328 d,平均(103.6±39.1)d。觀察組中男29例,女16例;年齡14~76歲,平均(37.6±7.1)歲;病程12~325 d,平均(104.3±39.6)d。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給予對照組患者抗菌、消腫止痛等常規(guī)治療,待病情穩(wěn)定后進行閉式灌洗,清除壞死組織、死骨,同時給予營養(yǎng)支持。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配合中藥內服,藥方組成:丹參、熟地黃、丹皮各10 g,北沙參、青風藤各12 g,金銀花、五味子、甘草各15 g,大青鹽、黃芪各20 g。合并化膿者加用皂角刺和穿山甲,腫脹疼痛者加用蒲公英和知母。加水煎至200 ml,分2次服用,用藥5周。外敷藥物:三七、黃柏、木香各80 g,沒藥、乳香各100 g,與蓖麻油、凡士林煎成藥貼,敷于患處,每日1次,用藥5周。
1.3療效標準治愈:全身癥狀及局部腫痛消失,潰后瘡口愈合;X線示無死骨存在。好轉:全身癥狀改善,腫痛減輕,但瘡口未愈合;X線示有死腔、死骨存在。未愈:全身癥狀及局部癥狀不能控制;X線示病灶繼續(xù)發(fā)展[3]。
1.4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臨床效果、術后感染率、急性癥狀消失率、切口愈合時間及血沉改善情況。
2結果
2.1臨床效果觀察組治愈25例,好轉15例,未愈5例,總有效率為88.9%;對照組治愈13例,好轉17例,未愈15例,總有效率為66.7%。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術后恢復情況觀察組患者術后感染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3 d內急性癥狀消失率高于對照組,切口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比較
2.3血沉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5周,觀察組患者血沉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沉水平比較
3討論
急性骨髓炎是細菌引起的骨組織感染,其病灶不僅僅是骨髓,而是整個骨組織,包括骨膜、骨、骨髓,甚至周圍的軟組織。該病好發(fā)于四肢長骨干骺端,尤以脛骨最多,男女比例為4∶1[2]。早診斷、早治療是有效治療該病的關鍵。
中醫(yī)認為,濕熱毒邪內附于骨,邪正相爭,毒邪雖盛,而正氣未虛,病機特點以邪實為主,而其邪氣主要和熱毒有一定的關系,治宜攻毒散結為主,清熱解毒、活血消腫、益氣養(yǎng)血為輔,以達內消火毒、祛腐生新之目的[3]。本文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措施基礎之上給予患者中藥內服外敷,內服藥方中丹參、丹皮鎮(zhèn)靜止痛、活血化瘀,熟地黃滋陰補血[4],北沙參清肺滋陰,青風藤祛除風濕、行氣利水,黃芪利水消腫,諸藥聯合起到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5]。外敷藥方中沒藥和三七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黃柏、木香、乳香能夠起到清熱解毒、消除癰疽的作用。中藥內服和外敷治療急性骨髓炎能夠有效控制患者感染,促進切口愈合,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6]。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術后感染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3 d內急性癥狀消失率高于對照組,切口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治療后3、5周,觀察組患者血沉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充分顯示出中藥內服配合外敷治療急性骨髓炎的優(yōu)越性。
綜上所述,中藥內服配合外敷治療急性骨髓炎的效果確切,能夠加速患者切口愈合,降低感染發(fā)生率,改善預后。
參考文獻
[1]何國祥.甲潑尼龍聯合免疫球蛋白治療急性脊髓炎的臨床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5,25(1):121-122.
[2]李濤,劉漢菊,宋揚.MRI對急性骨髓炎感染患者診斷價值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8):4431-4433.
[3]全韓.巴豆湯治療急性骨髓炎54例[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06,4(12):35-36.
[4]王文紅,張志業(yè),李紅菊.中醫(yī)藥治療骨髓炎的經驗總結[J].中國民間療法,2012,20(8):46.
[5]徐晨陽,武建楠,王桂敏.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性創(chuàng)傷后骨髓炎16例[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2,21(6):991.
[6]萬明才.中藥內外合治創(chuàng)傷性骨髓炎[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2,4(4):82-83.
(收稿日期:2015-10-04)
【中圖分類號】R 681.2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3.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