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成平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各種先進技術被應用于不同領域,但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安全隱患。相關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我國每年的火警出勤率都在增長。這說明,火災事故頻發(fā)。因此,相關部門在做好預防火災工作的同時也要做好滅火救援工作。簡要分析和研究了影響滅火救援安全的因素和相關應對策略,以期為日后的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滅火救援;安全因素;火災事故;救援人員
中圖分類號:D631.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08.058
隨著我國經濟的增長,國內許多行業(yè)都逐漸興起,再加上現(xiàn)代工業(yè)、城市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現(xiàn)代化技術被應用,這就使得引發(fā)火災的原因也變得多樣化,給火災救援工作帶來了較大的困難。每年新聞中都有很多關于火災的報道,火災不僅會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而且消防隊員在火災救援現(xiàn)場也會頻頻發(fā)生事故。因此,相關部門和人員要高度重視火災的預防和救援工作,提高滅火救援工作的安全系數(shù)。
1 影響安全的因素
1.1 爆燃現(xiàn)象
當火災發(fā)生時,出現(xiàn)的爆燃現(xiàn)象就是在一個完全封閉的空間里,屋內的物品在燃燒,當它們沒有充分燃燒并且充滿了整個屋子時,如果有大量的空氣進入,屋內就會火焰滾滾,立即產生大量含有有毒物質的濃煙,并且迅速蔓延至通氣管道、門窗、樓道等通風處。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當外界的空氣進入屋內時,室內的氣壓會急劇升高,氣壓升高以后,屋內沒有被完全燃燒的物體就會加速燃燒,導致火焰沒有地方蔓延就會向著通道蔓延。
1.2 電流因素
大部分火災的發(fā)生都是因為電路短路,而這種原因引發(fā)的火災救援工作是十分危險的。當救援人員開始滅火撲救時,身體或者救援工具難免會與發(fā)生火災的電路碰撞或接觸,在通電的情況下,電流會通過介質傳入救援人員的身體,所以,救援人員極易觸電,嚴重時還會因為觸電而死亡。另外,電路問題引發(fā)的火災在沒有關電的情況下使用水槍噴射滅火是不可取的,因為水是導電體,水槍會將電流傳入救援人員,導致人員傷亡。
1.3 高溫因素
高溫因素主要是指在施救的過程中,救援人員通過接觸和碰撞到高溫的物體而燙傷身體或者造成的人身傷害。在火災中,瞬間能夠達到高溫的物質有液體、木炭、金屬等。如果火災現(xiàn)場有這些物質,救援人員就很容易被燙傷,而它們也比較容易在建筑物燃燒后產生大量的火焰,火焰的溫度也是比較高的。
1.4 煙霧因素
在救援過程中,煙霧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①影響救援人員的視線,增加施救難度;②煙霧的溫度比較高,會燙傷救援人員;③在物體燃燒的過程中,會釋放大量的有毒物質,如果救援人員吸入較多的煙霧,可能會出現(xiàn)中毒甚至窒息的情況;④在救援過程中,化學物品和易爆炸的物品遇到火焰時可能會爆炸,進而威脅著救援人員的人身安全。
2 應對措施
因為火災現(xiàn)場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所以,比較容易出現(xiàn)爆燃的問題,這會給救援工作帶來較大的困難,而且還會威脅救援人員的人身安全。因此,在救援過程中,一定要避免出現(xiàn)爆燃現(xiàn)象,如果救援空間是密閉的,就需要全面分析密閉空間內的燃燒情況;如果必須要擴寬空間,盡量要減少流入的空間量。鑒于此,可以在墻上鑿一個小洞,然后用水槍降低室內溫度,進而一步步地擴寬空間,降低爆燃現(xiàn)象發(fā)生的概率。
當遇到電氣原因引發(fā)的火災時,為了避免救援人員在救援過程中觸電,首先要切斷所有電源,切斷電源時現(xiàn)場必須要有相關技術人員的指導。當有些救援行動沒有辦法在不帶電的情況下進行時,救援人員必須要穿戴絕緣的衣物和鞋子。使用水槍時,一定要在水槍的噴水頭上安裝接地線,噴水頭還應選擇尺寸比較大的,并且要站在遠處噴射。同時,現(xiàn)場要設立警戒線,不得讓任何無關人員進入火場。
如果遇到熾熱物體和高溫物體時,救援人員應當與這些物體保持一段距離,特別要重視高溫的火焰。在夜間進行救援活動時,因為視線比較差,所以,救援人員很難分辨高溫物體,這時就需要注意其中的熾熱物體。有些高層建筑中會出現(xiàn)鋼水,而鋼水的溫度比較高,如果不有效處理,就會燙傷救援人員。在此需要注意的是,遇到鋼水時,不能用泡沫和水槍撲救。
如果遇到煙霧和爆炸品時,救援人員要先穿好防護服,戴好呼吸器。在救援過程中,在排除煙霧的同時,要注意外力對火勢蔓延速度的影響。在處理爆炸物品時,要先將爆炸品移出火災現(xiàn)場,并且要輕拿輕放,對于不能移動的物品,應當用開花水或者霧狀水降溫、冷卻。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影響消防救援活動的安全因素有很多,為了保障救援人員的人身安全,只有在救援過程中做好應對措施,才能高效、安全地完成救援工作。
參考文獻
[1]賀寶軍,嚴愛民.淺談企業(yè)專職消防隊滅火救援安全管控[J].科技風,2015,16(12):235.
[2]盧鵬.消防部隊滅火救援安全對策探討[J].青春歲月,2015,10(17):411.
[3]陳建.建筑火災內攻滅火救援安全的研究[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14,2(1):22-26.
[4]周俊杰.淺談消防滅火救援安全管理[J].中國科技博覽,2011,19(2):170.
〔編輯:白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