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君
【摘要】 目的 探究阿司匹林聯合波立維對進展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94例進展性腦梗死患者, 按照入院的先后順序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47例。觀察組采用阿司匹林聯合波立維治療, 對照組單用阿司匹林進行治療,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 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89.36%, 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0.21%;觀察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NIHSS)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進展性腦梗死患者而言, 在采用阿司匹林治療的同時加入波立維進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療, 有助于臨床癥狀的緩解, 其治療效果良好, 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 阿司匹林;波立維;進展性腦梗死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0.093
腦梗死是因為腦動脈粥樣硬化, 同時血管內膜出現損傷現象而致使腦動脈管腔產生狹窄現象, 由于相關因素而形成局部血栓[1]。進展性腦梗死(SIP)則是一種常見的腦梗死類型, 患者在發(fā)病之后會出現神經功能缺失癥狀進行性加重, 因此需要對其進行及早診斷以及治療, 在臨床中對其進行治療通常采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療[2]。此研究對本院收治的94例進展性腦梗死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 現將分析結果作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8月~2015年6月收治的94例進展性腦梗死患者, 所有患者診斷均符合進展性腦梗死診斷標準。按照入院的先后順序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每組47例。對照組中男31例, 女16例, 年齡46~78歲, 平均年齡(60.3±6.8)歲;觀察組中男32例, 女15例, 年齡47~79歲, 平均年齡(61.2±6.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患者在入院時均采用常規(guī)治療方法, 例如應用神經營養(yǎng)藥物, 對其自身的自由基進行清除, 同時予以患者活血化瘀以及鈣離子拮抗劑進行治療, 此外還應對合并高血壓以及糖尿病患者予以相應的治療。將300 mg阿司匹林腸溶片(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J20080078)應用到對照組治療中, 1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方法的基礎上加入波立維[賽諾菲安萬特(杭州)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J20080090]進行治療, 1次/d, 75 mg/次, 兩組患者的療程均為21 d。
1. 3 療效判定標準[3] 與進展性腦梗死臨床療效標準相互結合, 基本痊愈:NIHSS評分降低90%~100%, 同時病殘程度經評估為0級;明顯好轉:NIHSS評分降低45%~90%, 同時病殘程度經評估為1~3級;進步:NIHSS評分降低25%~45%;無變化:NIHSS評分降低<25%;惡化:NIHSS增加>20%。有效率=(基本痊愈+明顯好轉+進步)/總例數×100%。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經治療后, 基本痊愈18例(38.30%), 明顯好轉13例(27.66%), 進步11例(23.40%), 無變化3例(6.38%), 惡化2例(4.26%), 有效率為89.36%;對照組基本痊愈5例(10.64%), 明顯好轉21例(44.68%), 進步7例(14.89%), 無變化8例(17.02%), 惡化6例(12.77%), 有效率為70.21%, 兩組有效率比較,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者的NIHSS評分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NIHSS評分為(8.26±1.78)分;對照組NIHSS評分為(16.78± 3.89)分,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腦梗死在臨床中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 對人類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威脅[4]。就目前而言, 伴隨我國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 腦梗死的發(fā)病率逐年呈現上升趨勢。進展性腦梗死(SIP)則是常見的一種腦梗死類型, 局灶性腦缺血癥狀則表現為階段狀, 而此病的發(fā)病機制則為:①頸總動脈直至頸內動脈出現狹窄位置處的斑塊逐漸加大, 從而對血管形成一定的堵塞現象。②局部會出現加大的血栓現象, 同時側支循環(huán)產生了抑制效果。③大大降低了灌注壓, 并加大了腦循環(huán)末梢分水嶺梗死灶的范圍。④患者的凝血系統(tǒng)以及血細胞產生異?,F象, 直至血管中逐漸形成進行性血栓。而對此病的早期診斷以及治療, 能夠有效降低SIP患者的死亡率以及致殘率。就目前而言, 臨床中并無顯著的治療方案, 通常選擇抗血小板聚集治療。阿司匹林在臨床中為一種抗血小板藥物, 對血栓素合成存在抑制效果, 同時在使用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安全可靠性[5]。而波立維則是一種抑制劑, 對血小板的集聚效果起到一定的抑制, 同時對血小板活化的加強起到一定的抑制效果。而將兩種藥物進行聯合應用, 能夠提升臨床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 在對進展性腦梗死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 選擇阿司匹林聯合波立維進行治療, 其治療效果顯著, 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相關指標, 避免血栓的形成。
參考文獻
[1] 張建明.阿司匹林聯合波立維治療進展性腦梗塞75例療效觀察.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 2015(31):118-119.
[2] 楊潔, 區(qū)騰飛.奧扎格雷鈉治療進展性腦梗塞的療效和安全性分析.醫(yī)學信息, 2014(36):50-51.
[3] 林凱勝, 林哲聰, 黃亞珍, 等. 波立維聯合阿司匹林治療進展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療效. 臨床醫(yī)學工程, 2015, 22(8):1067-1068.
[4] 胡家庭, 李開橋, 石云鶴, 等.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進展性腦梗死療效觀察.中國基層醫(yī)藥, 2012, 19(18):2785-2786.
[5] 肖群, 劉守山.用氯吡格雷治療進展性腦梗塞的療效分析.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5(3):208-209.
[收稿日期:2015-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