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倩雯,馬順成
(中國刑事警察學院,遼寧沈陽110035)
?
新加坡輔警制度的特點及對我國的啟示
肖倩雯,馬順成
(中國刑事警察學院,遼寧沈陽110035)
【摘要】新加坡輔警體系以國民服役警察、志愿特警和輔助警察為代表,呈現(xiàn)出多元化特點。多元輔警組織在新加坡警察部隊的管理下,井然有序地各司其職。新加坡的輔警制度,對我國輔警隊伍建設具有積極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新加坡;輔警制度;輔警隊伍建設
新加坡警察部隊隸屬于新加坡內(nèi)政部①,從新加坡警察部隊人員組織結構圖(圖1)來看,共有14類參謀部門、3類參謀部門專門單位和10類前線單位。其中,志愿特警團、警察國民服務局、保安業(yè)監(jiān)管局、公共交通保安指揮處、保安指揮處均由一名正式警察負責直接管理,但其內(nèi)部成員不是正式警察,而是由社會普通成員組成的協(xié)助警方進行特定警務工作的輔助人員。他們雖然在規(guī)定情形下可以行使警察的權力,甚至部分人員可以配備警械武器,但是他們不屬于警察行政體系,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警察。新加坡警察部隊負責管理的此類輔警,在預防、偵查、打擊犯罪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一)國民參與式:國民服役警察
1.國民服役警察的演進。1967年新加坡政府提倡國民服役,并頒布了國民服役法案。此法案規(guī)定年滿18周歲、身體健康的青年男子必須服役兩年。服役形式從以下四類中選擇其一:全職服役新加坡武裝部隊、兼職服役人民護衛(wèi)部隊、服務警察特殊機構或服務治安維護隊。早在頒布國民服役法案之前,一些群眾已積極參與了維護國家安全、穩(wěn)定社會秩序的工作。1963年,治安維護隊在同印度尼西亞的一場激烈對抗中建立起來,有近15000名男性民眾向新加坡政府提議同政府聯(lián)合,制止意圖將暴力行為滲透到新加坡的破壞者。1974年1月31日在新加坡南部島嶼上發(fā)生的“拉裕事件”②顯現(xiàn)了諸如煉油廠和動力站等支撐新加坡經(jīng)濟命脈的軟肋,政府號召加強警力部署、保護重要企業(yè)。這無形中使本處于強大壓力下的有限警力雪上加霜,謀求全職國民服役警察的議案被提上日程。1975年7月24日,新加坡第一支全職國民服役警察成立,共有224人。
圖1 新加坡警察部隊組織人員結構圖
2.國民服役警察現(xiàn)狀。新加坡服役警察法案于2004年10月12日經(jīng)過重新審定并通過,法案確定了全職國民服役人員、戰(zhàn)備國民服役人員及志愿特警人員一并歸屬于特別警察。特別警察不是警察,但需要擔負服役警察法案中規(guī)定的正式警察的部分職責,擁有服役警察法案規(guī)定中正式警察對案件的調(diào)查權力,并根據(jù)其相應的警銜而享有法案規(guī)定的保護與司法豁免權。
新加坡每年都有一部分國民服役人員被分配到警察部隊服役,滿18周歲的新加坡公民也可以選擇服警役,國民服役警察局負責對他們進行訓練,讓他們達到和普通警員別無二致的專業(yè)水準。他們的服裝、裝備與正式警察一樣,從事的工作也基本相同,只領取少量津貼。戰(zhàn)備國民服役人員是新加坡滿18周歲的男性,他們服兵役或警役兩年后,每年還需回來服務約兩周,并且需戰(zhàn)備到50歲,以加強警力。
(二)回饋社會式:志愿特警
1.歷史進程與現(xiàn)狀。新加坡志愿特警是1946年二戰(zhàn)結束后迅速形成的組織,當初只有150人的隊伍,主要任務是協(xié)助警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重建新加坡法律和秩序。新加坡志愿特警在歷史上經(jīng)歷了三個關鍵性蛻變:(1)1967年實行兼職警察國民服役制度。(2)1981年兼職警察國民服役制度終止,志愿特警成為一支全面性的志愿特警團。(3)1995年志愿特警團進行重組,采用同新加坡警察部隊相同的組織架構。它有過兩次重要的里程碑式的經(jīng)歷:一是1997年,在金禧年之際慶祝志愿特警成立50周年;二是1999年志愿特警團全面與新加坡警察部隊整合,采取同正式警察與國民服役警察相同的組織架構,采用與正式警察相同的警徽領章,取代之前的“V”字母領章,象征著志愿特警的貢獻與專業(yè)得到了認可。
據(jù)2013年統(tǒng)計,新加坡共有志愿特警767名,分布:其陸地警區(qū)63%,專業(yè)單位29%,總部和培訓局8%;性別比例男82%,女18%;高級警官12%,初級警員88%。志愿特警的使命是協(xié)助預防、偵查及打擊犯罪。其職責任務是:全力支持正式警察前線工作、保護國民生命和財產(chǎn)安全、大型活動的部署和行動、參與社區(qū)鄰里活動、加強巡邏犯罪率較高地區(qū)。
2.招募與培訓。志愿者管理局負責錄用、培訓志愿特警并將他們分派到各實戰(zhàn)部門,管理監(jiān)督他們的工作。投考志愿特警資格必須是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男性需達到體力測試標準A或B,女性無需體力測試,視力要求正常,無色盲;教育水平要求普通教育文憑3科主要科目及格,全國技術文憑,工藝學院及大學文憑。他們的服裝、裝備和正式警察相同,采用同正式警察與國民服役警察相同的警銜級別。目前志愿特警警銜排名是從二級警員到助理警察總監(jiān),警銜晉升依據(jù)個人工作表現(xiàn)。不同的是,他們屬社會公眾人士,有自己各自的職業(yè),但是每月必須回到志愿特警崗位至少服役16個小時,只領取少量的生活補貼。
志愿特警的培訓課程包括基本培訓和在職培訓。36周共計288小時的基本培訓課程包括步操、法律、警察程序、警察防衛(wèi)術、槍械使用法、急救及基本心肺復蘇法和體能訓練。在培訓局完成基本培訓的學員必須進行在職訓練,由培訓員從旁指導。
(三)多元構成式:輔助警察
1.雇主多元化。根據(jù)《新加坡輔助警察條例》第八十六條:“經(jīng)內(nèi)政部部長同意,警察總監(jiān)可以授權政府、其他法定機構、公司或其他商業(yè)組織在新加坡進行一個或多個輔警部隊組織的業(yè)務開展……沒有警察總監(jiān)授權的輔警雇主,根據(jù)本節(jié)規(guī)定,將被認定為犯罪,一經(jīng)定罪將被處以5000元以下罰款?!惫陀脝挝挥兴姆N:政府、其他法定機構、公司、其他商業(yè)組織。輔助警察的雇用對象范圍廣泛,凸顯其多元化特點,警力覆蓋社會的方方面面。
2.目的與職權。新加坡設立輔助警察部隊的目的是:(1)保護雇主的生命和財產(chǎn)安全。(2)保護新加坡人的生命和財產(chǎn)安全。(3)協(xié)助警方執(zhí)法和維持秩序。(4)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協(xié)助政府部門或其他法定機構履行職責。(5)開展司令官批準的安全活動。輔助警察的職權分為調(diào)動期間的職權和非調(diào)動期間的職權。③調(diào)動期間,經(jīng)內(nèi)政部部長批準、警察總監(jiān)授權,輔助警察可配備警械武器、執(zhí)行指定任務,并享有與正式警察相同的保護與司法豁免權。非調(diào)動期間,輔助警察則不能配備警械武器,也沒有與正式警察相同的權力,類似于私人保安。
(一)整體特點:多中心治理
新加坡輔警的整體特點是多元化的體系,契合埃莉諾·奧斯特羅姆提出的“多中心治理理論”。“多中心治理理論強調(diào)能動的創(chuàng)立治理形態(tài)、治理規(guī)則、參與者的互動過程,也強調(diào)提供公共服務主體的多元化,把多元競爭機制引入到公共管理過程中。在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過程中,不僅有政府一個主體,而是包括各級政府、各種非政府組織、各種私人機構及公民個人在內(nèi)的許多決策主體。”④新加坡的國民服役警察、志愿特警、輔助警察擁有相似的組織架構,相似的權力配置模式,相似的服裝和警械配備,屬于不同的組織形式,不同的歷史背景與進程,不同的管理模式。但其共同目標是協(xié)助警方維護秩序,只是協(xié)助警方的形式不同、方法不同,屬于多元主體參與的多中心治理模式。
(二)組織關系:相對獨立、高度融合
在多中心治理模式下,受一定的規(guī)則的約束,主體性權力通過多種形式共同行使,建立國家與社會、政府與民間、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的互相依賴、互相協(xié)商、互相合作的關系。如圖一所示,志愿特警團、警察國民服務局、保安業(yè)監(jiān)管局及公共交通保安指揮處、保安指揮處共同在新加坡警察部隊既定的規(guī)則下行使公共權力,各組織主管由一名正式警察擔任,其組織成員為非正式警察。而且,每個組織都具有完備的招募、培訓、保障、晉升、退出機制,各司其職。新加坡多元化的輔警體系,相對獨立在它們有著各自獨立的組織架構、領導層級、管理制度;高度融合在與新加坡警察部隊緊密聯(lián)系,在新加坡警察部隊組織結構內(nèi)部,便于統(tǒng)一指揮管理。
(三)精神傳承:團結、奉獻、責任
在新加坡警察文化博物館的一角,有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永遠銘記為新加坡的法律和秩序獻出生命的人們?!睆膰穹鄣綉?zhàn)備國民服役,從志愿特警到輔助警察,新加坡的國民精神與理念讓新加坡人心連著心,同舟共濟。國民參與式的服役形式讓公眾感覺到守護國家是每位公民應盡的責任,愛國主義情懷便由此打下深深的烙印,利于國民團結,也利于罪案防范和打擊犯罪。志愿特警帶給新加坡的是無私的奉獻,他們奉獻忠誠,感恩社會帶給他們長治久安的生活環(huán)境。
(一)構建與公安機關并列的輔警組織架構
新加坡的志愿特警類似于我國香港的“皇家香港輔助警察隊”,輔助警察必須由以兼職形式的志愿者組成,并按規(guī)定在執(zhí)勤時享有與正式警察相同的執(zhí)法權。新加坡志愿特警在形式上與正式警察部隊并列,具有較完備的管理制度??傮w來看,我國對輔警隊伍管理具有極強的地方自治性,部分省市出臺了輔警管理辦法,但是依然解決不了輔警管理中面臨的種種問題。在未來輔警隊伍建設中,可以效仿新加坡志愿特警模式,在公安機關的直接管理之下,設立一支專門化的并列于人民警察的獨立的輔警隊伍,在各級公安機關內(nèi)部設立與之行政級別相對應的輔警總局、輔警總隊、輔警支隊、輔警大隊等機構,形成一支統(tǒng)一領導、分級管理、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重要輔助力量。這種相對獨立、與公安機關高度融合的組織架構最重要的是法律保障,因此應加快立法進程。
(二)輔警來源多元化的新設想
在新加坡國民服役制度下,全民參與的精神與理念非常值得我們學習。我國與新加坡國情不同,遼闊的土地、眾多的人口,國民服役制度短時期內(nèi)在我國難以開展,但我們應學習這種精神與理念,可以鼓勵高校學生在實習期間申請到公安機關一線基層參加輔警工作,實習表現(xiàn)計入學分。這是一支年輕的社會力量,不僅可以讓他們更加了解警察的工作,理解警察的不易,也可以直觀地學習社交能力。我國現(xiàn)在大多是獨生子女家庭,被視為掌上明珠的成長環(huán)境難免讓現(xiàn)在的年輕人缺少一種協(xié)作意識。溝通是步入社會的基礎,通過輔助性警務工作讓尚未步入社會的學生提早認識社會的多樣性,感性地學習人際關系處理能力和與同伴的合作能力。如今,傳統(tǒng)管理理念被新公共服務理念取代,無論畢業(yè)生將來從事何種職業(yè),服務意識、協(xié)作意識都是基本的職業(yè)素養(yǎng)。將我國輔警來源渠道拓寬,鼓勵高校學生在實習期間參加輔警工作,并采取計入學分的鼓勵方式讓他們積極地參與。
(三)構建志愿輔警平臺
志愿輔警平臺的構建以“巧匠”理論作為理論支撐,核心在于多樣化主體的跨部門合作,并通過合作創(chuàng)造價值?!扒山场崩碚撚捎冉稹ぐ瓦_赫提出:“面對惡劣的環(huán)境和不同的木頭,能工巧匠們能發(fā)揮自己的才智應對挑戰(zhàn),通過合作最終卓有成效地搭建好房屋。”構建志愿輔警平臺為社會廣泛成員提供了回饋社會的契機,多元主體共同參與警務活動,通過合作、層層人際關系網(wǎng)絡讓安全理念駐進每家每戶;群防群治,讓各個年齡層的人群熟悉警察的工作,也更有益于警察與群眾間的信任構建。申請志愿輔警的主體可以是社會團體、公司,也可以是個人,其目的是整合資源,依靠社會最廣大的力量預防犯罪、打擊犯罪,借助“志愿輔警平臺”將社會大眾團結在一起,使警務社會化、協(xié)同化。
輔警的存在有利于補充警力和維護社會和諧。新加坡多元化的輔警有一個共同目標,就是“協(xié)助警方”,其制度、體系的完備,參與主體的多元化,忠誠奉獻及富有責任感的精神理念,對我國輔警隊伍建設具有積極的參考價值。
【注釋】
①新加坡內(nèi)政部:由內(nèi)政總部、八個分部和兩個法定機構組成。八個分部包括內(nèi)政團體學院、新加坡警察部隊、內(nèi)部安全局、民防部隊、監(jiān)獄管理局、中央毒品管理局、移民與關卡局、賭場監(jiān)管局。內(nèi)政部負責維護新加坡內(nèi)部安全、法制和秩序,確保新加坡的安全與穩(wěn)定。
②拉裕事件:1974年1月31日發(fā)生在新加坡的一起恐怖事件。該事件中日本赤軍和解放巴基斯坦人民陣線的四名恐怖分子襲擊了位于新加坡毛廣島的殼牌煉油廠,隨即劫持了拉裕號渡船。動機是越南戰(zhàn)爭期間新加坡向越南提供燃油。
③張春寶:《新加坡輔助警察制度研究》,大慶社會科學,2012年10月,第129頁。
④王錦:《多中心治理理論視角下輔警管理模式之探討》,公安研究,2011年第9期,第83頁。
【參考文獻】
[1]梁慧穩(wěn).協(xié)同警務[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4.
[2]畢世鴻.新加坡概論[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2.
[3]楊斌.新加坡警察制度及警務模式研究——兼論中國(上海)自由貿(mào)易區(qū)警務創(chuàng)新[J].河南警察學院學報,2014(6).
[4]肖倩雯.中國特色的輔警制度完善——以人力資源管理為視角[J].凈月學刊,2014(6).
[5]王寧,杜芳.國內(nèi)外輔警制度基本特征之比較分析[J].公安教育, 2013(9).
[6]張春寶.新加坡輔助警察制度研究[J].大慶社會科學,2012(5).
[7]李溫.英國“安全城市戰(zhàn)略”的啟示與借鑒[J].北京人民警察學院學報,2012(5).
[8]王錦.多中心治理理論視角下輔警管理模式之探討[J].公安研究, 2011(9).
[9]王章學,金玉蘭.具有特色的新加坡、馬來西亞保安業(yè)[J].中國保安,2007(4).
【責任編校:邊草】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uxiliary Police System of Singapore and the Enlightenment to Our Country
Xiao QianWen, Ma Shuncheng
(National Police University of China, Shenyang 110035, China)
Abstract:The auxiliary police system fornationalservicein Singaporepolice,volunteerrepresented swatandauxiliary police officers, presents a diversification characteristic.Multiple auxiliary police organization do their part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the police force in Singapore.Singapore characteristics of auxiliary police system have positive reference value for our auxiliary police team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Singapore; auxiliary police system; auxiliary police team construction
【基金項目】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重大項目培育計劃項目“依法治國背景下我國輔助警力制度研究”(項目編號:112113006)。
【作者簡介】肖倩雯,女,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公安管理學碩士研究生。馬順成,男,山東濰坊人,中國刑事警察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公安管理學。
【收稿日期】2015-10-21
【中圖分類號】D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391(2016)01―008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