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患者的臨床護理。方法 針對我科收治的50例ITP的患者進行分析討論,在臨床醫(yī)生給予積極有效的治療的前提下,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包括病情觀察、一般護理,防治出血的護理、用藥護理以及心理護理等。結果 根據(jù)ITP患者的臨床特點以及有效的病情觀察,給予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能明顯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結論 ITP患者的臨床護理在患者的康復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和價值。
關鍵詞: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臨床護理
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是臨床常見的出血性疾病之一。因免疫機制使血小板破壞增多進而引起血小板減少,臨床以皮膚、黏膜及內臟出血為主要表現(xiàn)的臨床綜合征。近年來在我國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病癥日益增多,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患者的康復除了配合醫(yī)生采取相應措施外,其院內及院外的綜合護理在患者的康復中也越來越體現(xiàn)出了重要的作用和價值。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針對患者實施有效的臨床護理干預措施,有利于減少患者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減少臨床出血的發(fā)生,進而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生存質量是不容忽視的。現(xiàn)將我院2011~2015年收治的50例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颊叩淖o理體會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自2011年1月~2015年1月,我科收治50例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的患者,其診斷均符合《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1]。其中女性患者27例,男性患者23例,年齡在22~80歲。50例患者均有不同出血傾向(包括皮膚黏膜出血、鼻出血、牙齦出血、月經(jīng)量增多等)。外周血血小板計數(shù)波動在3×109/L~45×109/L。
2 護理措施
首先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以及疾病情況,根據(jù)病情制定相關的護理措施,有效的幫助醫(yī)生做好臨床觀察,提高臨床的治療效果。
2.1病情觀察 ITP患者常因皮膚黏膜出血點、瘀斑或鼻衄、牙齦出血就診,其出血點、瘀斑常見于四肢、軀干、頸部等,在日常護理工作中應注意觀察出血點、瘀斑的顏色、數(shù)量、分布情況,有無新增出血點出現(xiàn)。對于血小板<20×109/L者,有發(fā)生內臟或顱內出血的風險,應注意觀察有無相應癥狀和體征出現(xiàn)。一旦有發(fā)生大出血的征像應立即通知醫(yī)師并給予及時的對癥處理,做好搶救準備。
2.2心理護理 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對配合臨床治療及疾病的康復起著積極重要的作用。ITP患者由于血小板減低明顯,臨床出血癥狀明顯,出現(xiàn)出血時患者常??謶植话玻@時在護理上應加強與患者溝通交流,消除其對疾病的恐懼心理,進而減少因情緒過度緊張而加重出血。由于ITP患者的治療以糖皮質激素為首選,激素治療可引起高血壓、高血糖、肥胖、骨質疏松等副作用,很多患者在心理上抵觸,不愿意接受激素治療,尤其以年輕女性、學齡期兒童、老年人最為顯著,因此,作為護理人員要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責任感,關心體貼患者,配合臨床醫(yī)生對患者做好解釋工作,讓患者及家屬認識到要進行規(guī)范治療的重要性。平常工作中要經(jīng)常巡視病房,與患者溝通,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鼓勵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2.3一般護理
2.3.1 臥床休息 ITP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應當注意休息,避免和減少發(fā)生損傷。特別是血小板低于20×109/L的患者更應絕對臥床休息,減少活動。對于合并有感染的患者應給予高熱護理,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清新,減少其他人員的探視,進而避免交叉感染的發(fā)生。
2.3.2飲食護理 ITP患者一般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進食粗硬食物及油炸或有刺激的食物,以免因進食粗硬、油炸的食物引起口腔血泡、誘發(fā)消化道出血。特別是血小板低于20×109/L的患者應進食清淡易消化軟食或半流質軟食,禁食過硬、難消化的食物,以防消化道出血;口腔、牙齦出血時應鼓勵患者進食清淡、少渣軟食,以防口腔黏膜擦傷;對繼發(fā)感染的患者選用高蛋白、高熱量、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以加強營養(yǎng),提高機體抵抗力;發(fā)熱的患者應多飲水,以補充熱量和水分的消耗;慢性ITP患者多為脾腎不足、氣血兩虧,飲食調理上宜偏溫補,如雞、狗、牛、羊和豬肉等,鱔魚、鯽魚、鯉魚、烏賊魚等以及牛奶、禽蛋、各種新鮮蔬菜及水果等。多食含維生素C的食物,多食花生、紅棗、核桃、桂圓、扁豆等益氣養(yǎng)血之品,禁酒。
2.3.3血小板過低的預防及護理 ITP患者血小板<20×109/L時,應臥床休息,防止跌倒、碰撞的發(fā)生。避免情緒激動。應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因便秘引起腹內壓增高進而引起出血。禁用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藥物,如潘生丁,阿斯匹林,右旋糖酐等。忌用一切可能引起血小板減少的藥物,如磺胺類、解熱止痛藥、地高辛等[2]。
2.4出血的預防及護理
2.4.1皮膚粘膜出血的護理 對ITP患者應加強皮膚護理,在日常應保持床單位平整,被褥衣服柔軟。避免皮膚摩擦及肢體受壓。保持皮膚清潔,定期洗澡。 注意觀察瘀斑消退情況和有無新出血點、瘀斑增多情況。進行醫(yī)療操作時動作要輕柔,避免拖、拉、推等手法。ITP患者由于血小板少盡量避免肌內注射,注射或穿刺部位應交替更換。注射后需用棉球按壓10~20 min,扎止血帶不宜過緊,時間不宜過長,盡量采用靜脈留置針輸液,以減少靜脈穿刺次數(shù)。
2.4.2牙齦出血的護理 加強口腔、牙齦方面的護理,指導患者用軟毛牙刷刷牙,忌用牙簽剔牙,以防牙齦損傷。保持口腔清潔,定期漱口。牙齦滲血時,可用腎上腺素或明膠海綿片貼敷牙齦,及時清除口腔內陳舊的血塊。鼓勵患者進餐前后漱口,加強口腔護理,對預防感染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2.4.3鼻出血的護理 為預防鼻出血,應指導患者勿用手挖鼻孔。鼻腔干燥時,用棉簽蘸少許石蠟油或紅霉素眼膏輕輕涂擦,防止干裂出血。鼻腔少量出血時可用棉球或明膠海綿填塞,局部冷敷。出血嚴重時,可請耳鼻喉科醫(yī)生行鼻腔填塞術。
2.4.4關節(jié)腔、深部組織出血的護理 應減少活動量,避免過度負重和創(chuàng)傷性運動。一旦發(fā)生出血,立即停止活動,臥床休息、抬高患肢、給予冰袋冷敷或采取繃帶壓迫止血。
2.4.5消化道出血的護理 應注意觀察出血量及伴隨情況,及時監(jiān)測生命體征變化,如消化道少量出血時,可進食溫涼的流質飲食。大量出血者應禁食,并建立靜脈輸液通道,做好配血和輸血的準備,以保證液體和血液的輸入,準確記錄出入量。如有嘔血發(fā)生,應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以免出現(xiàn)窒息。
2.4.6顱內出血的護理 顱內出血是ITP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3]。若患者突然出現(xiàn)視力模糊、頭暈、頭痛、呼吸急促、噴射性嘔吐、甚至昏迷,提示有顱內出血的可能。及時與醫(yī)生聯(lián)系,采取相應的治療與護理措施,積極搶救患者。
2.5使用激素護理 因服用激素可導致高血壓、高血糖、電解質紊亂、應激性潰瘍、骨質疏松、肥胖等并發(fā)癥,治療期間應與患者做好心理疏導,使得患者配合激素治療,用藥期間注意監(jiān)測血壓、血糖、電解質變化。再者服用激素期間,可能引起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易并發(fā)感染出現(xiàn),應叮囑患者減少探視人員,房間做好通風消毒,及時加減衣物,進而減少感染的出現(xiàn)。
2.6輸注血制品護理 對于ITP患者當血小板低于20×109/L時,同時并發(fā)明顯出血時,需要及時輸注機采血小板。根據(jù)患者出血的嚴重程度,有時需要輸注紅細胞懸液。輸血前應認真查對。輸注過程中、輸注血制品后應注意觀察有無輸血反應發(fā)生,如溶血反應、過敏反應等。血小板取回后,應盡快輸入,盡量在1 h內輸完,輸注過程中護理人員每10 min到床邊輕輕搖晃血袋,防止血小板聚集;若輸注過程中出現(xiàn)過敏反應,應及時通知臨床醫(yī)生,給于相應的治療及護理。ITP患者治療時可通過輸注大劑量靜脈丙球0.4~0.5 g/kg,抑制自身抗體產(chǎn)生,減少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對血小板破壞,以提升血小板[4]。在輸注大劑量靜脈丙種球蛋白時護理人員應加強觀察,以免因血容量增加,引起心功能變化,同時在輸注過程中要注意有無過敏反應出現(xiàn),一旦發(fā)生,應及時通知臨床醫(yī)生進行治療。
3 結果
此組50例患者經(jīng)積極治療,同時配合有效的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后均好轉出院。治療期間未出現(xiàn)明顯并發(fā)癥。
4 討論
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是常見的出血性疾病。特點是血循環(huán)中存在抗血小板抗體,使血小板破壞過多,引起紫癜;而骨髓中巨核細胞正?;蛟龆?,幼稚化。臨床上可分為急性及慢性兩種。臨床以皮膚、黏膜出現(xiàn)瘀點瘀斑,或齒齦出血、鼻衄及月經(jīng)過多為主要表現(xiàn),嚴重者可出現(xiàn)內臟出血,甚至危及生命。由于出血癥狀反復存在,病情容易反復,加之治療過程中使用大量糖皮質激素,致使患者心理、生理產(chǎn)生恐懼、不安,對治療配合的依從性不好。由于身心方面發(fā)生的微妙變化,病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較多的并發(fā)癥,將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鑒于上述原因,我們在給ITP患者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根據(jù)ITP患者的臨床特點以及有效的病情觀察,給予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通過綜合護理干預,我們發(fā)現(xiàn)明顯消除了患者緊張不安的情緒,治療配合的依從性明顯提高,明顯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改善或減少出血的出現(xiàn),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在積極有效的治療下,促進血小板穩(wěn)定恢復。因此我們認為ITP患者的臨床護理在患者的康復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和價值,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張之南.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M].3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172-175.
[2]馬艷玲.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護理研究[J].臨床合理用藥, 2011,4(5C):85-86.
[3]邢亞娜.9例妊娠合并重度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颊叩淖o理[J].天津護理,2012,6(9):16.
[4]張之南,郝玉書,趙永強,等.血液病學[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1636-1642.
編輯/羅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