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索眼底微血管改變與高血壓危險因素之間的關系。方法 選擇2012年10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48例原發(fā)性高血壓病患者,采用直接眼底鏡以及Keith-Wagener分級法對于患者的視網膜以及眼底狀況進行檢查,觀察并且記錄患者的收縮壓以及舒張壓,采用新西蘭高血壓指南對于高血壓患者5年內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進行預測,分析患者 AVR與高血壓危險因素的相關性。結果 高血壓病變分期與收縮壓正相關,與平均壓、及舒張壓無關;動脈硬化眼底分期與收縮壓、平均壓呈正相關,但與舒張壓未發(fā)現(xiàn)相關關系(P>0.05);AVR平均值與收縮壓、平均壓和舒張壓呈負相關。AVR與5年心血管事件預測概率值對數單位呈負相關。結論 眼底動脈硬化分期與高血壓的危險因素如DBP、Age、TC、TG、HDL-C、LDL-CFBG均無關;AVR與5年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呈負相關與其他危險因素無關。
關鍵詞:眼底血管;心血管病發(fā);AVR
眼底是人體可直接觀測到的唯一的小動脈[1],美國推薦高血壓患者應重視進行眼底微血管檢查,但是眼底檢查的價值仍未得到重視[2],研究選擇2012年10月~2014年12月在中我院住院治療的原發(fā)性高血壓病患者48例,探索眼底微血管改變與高血壓危險因素之間的關系,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0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48例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其中男性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20例,女性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28例,患者的平均年齡為(64±15)歲(患者的年齡為25~89歲),所選患者的病程30 d~50年,高血壓分期狀況為:1期者6例,2期者10例,3期者22例,合并癥情況:腦梗死者2例,冠心病者6例,糖尿病7例,腎功能降低者14例。
1.2方法以及觀察指標 研究對28例記錄完整的高血壓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3±15歲,患者的年齡范圍為25~84歲)采用直接眼底鏡[3]來進行眼底的檢查,觀察并記錄這28例患者的SBP(收縮壓)以及DBP(舒張壓)。
對于所選的19例有完整的眼底照相以及臨床資料的高血壓患者,采用新西蘭高血壓指南圖標,導入心血管危險因素,調查5年內患者出現(xiàn)心血管事件的概率。
1.3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數據匯總出,計數資料采取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取平均值±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眼底動靜脈比例測量值情況 患者的視網膜右顳、右顳下、左顳上、左顳下4對血管AVR[4]的測量結果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過眼底熒光血管造影得AVR值為(0.62±0.05),眼底彩照測得(0.73±0.10),兩者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 AVR 高血壓患者的AVR平均值與收縮壓、舒張壓(r為0.481,P<0.05)呈負相關,AVR值與其他指標如:LDL-C HDL-C, TC和 TG以及BUN和血Cr無關。構建方程計算概率得出,當AVR=0.70時,5年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10%,AVR<0.53時,5年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20%,高血壓患者的AVR值與5年之內出現(xiàn)心血管事件的概率呈負相關,P<0.01。
2.3眼底小動脈分支角度 混著視網膜顳上以及顳下的第2分支角度平均值為(1.25±0.15)弧度,與其他各項指標無關,與高血壓各項危險因素也無關,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4視網膜病變分期、動脈硬化分期 動脈硬化分期、高血壓視網膜病變分期增加時,高血壓危險因素分層4期構成比上升。高血壓視網膜病變分期和收縮壓成正比,與平均壓、舒張壓無關。
動脈硬化眼底分期與收縮壓、平均壓成正比,與舒張壓無關視網膜病變分期、動脈硬化分期與BUN以及Cr均相關,但與其他的高血壓危險均無關。
3 討論
根據研究結果,眼底動脈硬化分期能夠反應高血壓患者的視網膜病變分期、危險因素分期,但與如Age、DBP、HDL-C、LDL-CFBG TC、TG等均無關。
AVR可與5年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呈反比,能夠反映患者的近期血壓水平,但與其他危險因素無關。是預測心血管事件的獨立因素。
參考文獻:
[1]肖雪.眼底微血管改變與高血壓危險因素的關系探討 [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16):95-96.
[2]徐揚,閆中瑞,孫樹印.老年人眼底微血管病變與急性冠脈事件發(fā)生的關系[J].山東醫(yī)藥,2015(3):14-17.
[3]趙龍君,董吉,呂昀,等.惡性高血壓患者眼底變化與腎臟微血管病變特征的臨床研究 [J].醫(yī)藥論壇雜志,2014(1):35-36.
[4]周正翔,楊天倫 惡性高血壓腎損害的臨床及病理研究[J.醫(yī)學臨床研究, 2015(10):1957-1959.
[5]Yang salary, Zhong Xianghong, Li Bin, et al.The effect of microvascular lesions on cognitive fun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2013,15 (7): 678-680.
[6]Zhang Junran, Chen Delan.Fundus changes of hypertension and related factors of visual impairment [J] \"Chinese modern drug a,2009,3(1):39-40.
[7]張蕾,譚榮強,吳林彬,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產后視力下降時眼底及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表現(xiàn)[J].中華眼底病雜志,2014,30(3):311-313.編輯/金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