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糖尿病焦慮抑郁情緒和血糖控制受到護理干預的影響情況。 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6月該院共接收到180例內分泌科的DM患者,將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均有90例,對照組患者接受糖尿病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和護理干預,兩組均進行了8周的護理,使用焦慮自評表以及抑郁自評表對兩組接受干預前后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比較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2 hPBG)水平,總結護理評價情況。 結果 在接受護理干預前,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SAS和SDS結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采取干預措施后,兩組的兩項評分均下降,觀察組下降幅度大于對照組,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具有很好的緩解效果,為患者使用后,其負面情緒改善明顯,治療效果有所提升,臨床護理滿意度比較高,所以是非常優(yōu)秀的護理措施,應該在臨床中進行推廣使用。
[關鍵詞] 護理干預;糖尿??;心理狀態(tài);血糖水平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7(b)-0152-02
糖尿病在臨床中屬于內分泌疾病,該疾病的發(fā)病復雜,有遺傳因素,免疫因素,感染因素等,患者發(fā)病后,其胰島素功能衰退,胰島素抵抗,體內的蛋白質、脂肪、水、電解質等會出現紊亂,臨床中患者主要表現是多飲、多食、多尿,體型消瘦。血糖控制不穩(wěn)定會引起諸多合并癥,像是心腦血管疾病、酮癥酸中毒等等,對患者的生命產生了威脅[1]?;颊咝枰K生接受藥物治療,生活和飲食上的限制也比較多,所以患者的情緒容易不受控制,對治療的效果產生了極大的影響[2]。此次該院選取了部分糖尿病患者來進行研究,對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4年1月—2015年6月該院共選取了18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來進行診斷篩選,患者均接受抗糖尿病藥物口服治療,將這些患者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均有90例。觀察組共有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37例,最小患者是43歲,最大患者是77歲,患者病程3~15年不等,患者的FBG平均值是(8.56±2.61)mmol/L,2 hPBG平均值是(12.73±3.68)mmol/L。對照組共有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41例,最小患者42歲,最大患者79歲,病程3~15年不等,患者的FBG平均值是(8.47±2.34)mmol/L;2 hPBG平均值是(12.49±3.15)mmol/L。兩組的一般性資料對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性,能夠進行比較分析。
1.2 干預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增加護理干預措施。內容有以下一些:①心理護理。根據患者所出現的不良情緒,護理人員進行評估,和患者進行交流,對不良情緒進行疏導,緩解患者的壓力,讓患者對不良情緒對疾病的負面影響有所了解,能夠積極主動的接受治療,配合治療,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②家庭支持。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是否良好,和家庭支持、護理質量有直接聯系。家屬對患者的關心,能夠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對患者的用藥進行督促,提供合理的飲食,規(guī)范管理患者的生活,可以讓血糖水平平穩(wěn)受控。護理人員需要進行家屬的思想教育,提升家屬的知識水平,獲得家屬的配合。③適量運動。適當的運動可以控制體重,增加身體免疫力。所以,在患者身體情況允許的情況下,讓患者積極的接受鍛煉??墒?,需要指導患者對自己身體情況狀態(tài)進行觀察,防止低血糖出現,通常心率不超過120次/min,每周3次的活動就能夠保持較好的狀態(tài)[4]。④飲食指導。合理科學的飲食能夠讓血糖水平得到控制,護理人員需要結合患者的血糖水平、生活習慣來提供合理的飲食內容,指導患者堅持執(zhí)行,防止血糖突然上升。⑤生活指導。為患者的規(guī)律生活習慣提供指導,合理的安排運動和休息時間,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戒除不良嗜好,調控情緒。⑥用藥指導。糖尿病患者的治療要求定時使用降糖藥物,控制血糖水平?;颊卟荒軌螂S意增減藥物或停藥,容易病情惡化。對用藥后的不良反應情況進行觀察,避免低血糖癥狀出現,有異常情況應該及時就診治療。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均接受了8周的護理干預,我們使用焦慮評分表SAS和抑郁評分表SDS來對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對比,記錄患者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2hPBG,統(tǒng)計護理滿意度。
1.4 統(tǒng)計方法
將獲取的數據輸入計算機,使用SPSS 17.0軟件來分析研究,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接受護理干預前,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SAS和SDS結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采取干預措施后,兩組的兩項評分均下降,觀察組下降幅度大于對照組,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7.78%,對照組的滿意度為87.78%,兩組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現代人生活節(jié)奏加速,生活壓力增加,飲食習慣發(fā)生了變化,所以糖尿病患者的數量不斷增加,發(fā)病率居高不下,導致人們生活質量的降低,對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影響。糖尿病在臨床中屬于內分泌疾病,該疾病的發(fā)病復雜,有遺傳因素,免疫因素,感染因素等,患者發(fā)病后,其胰島素功能衰退,胰島素抵抗,體內的蛋白質、脂肪、水、電解質等會出現紊亂,臨床中患者主要表現是多飲、多食、多尿,體型消瘦。糖尿病患者在確診后要終生接受治療,對飲食進行控制,通過運動來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防止并發(fā)癥出現[5]。所以,糖尿病患者的精神壓力是非常大的,造成了其生活中的很多不便。患者心理焦慮情緒和緊張情緒比較嚴重,對疾病的治療非常不利[6]。根據研究顯示,患者焦慮和抑郁情緒會讓其胰高血糖素增加,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導致體內的血糖水平上升;而且,會讓患者的交感神經抗進,增加呼吸速度和脈搏速度,心跳加速,心情煩躁。
此次該院對90例糖尿病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聯合護理干預的患者進行了研究分析。我們對患者的心理護理比較重視,和患者保持良好的護患關系,為患者的不良情緒進行疏導,提升患者對疾病的了解程度,增加患者治療的積極性。其次,我們要對患者的家屬提供指導,讓其為患者提供生活護理和心理支持,保持患者血糖的穩(wěn)定。我們還使用了運動指導以及飲食指導,結合用藥指導,叮囑患者長期堅持,根據情況來調整患者的運動內容和時間,控制體重,提升免疫能力,藥物治療非常重要,我們要叮囑患者遵醫(yī)囑用藥,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防止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該組結果顯示,患者接受干預治療前,SAS和SDS的評分結果對比顯示,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過干預治療后,兩組的SDS和SAS值均有所降低,觀察組下降的幅度比對照組大,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颊呓邮茏o理干預后,其FBG和2 hPBG水平均有所降低,觀察組患者的下降幅度比對照組大,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7.78%,對照組的滿意度為87.78%,兩組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總而言之,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具有很好的緩解效果,為患者使用后,其負面情緒改善明顯,治療效果有所提升,臨床護理滿意度比較高,護理過程更加簡單,護患關系和諧,護理糾紛發(fā)生率降低,所以是非常優(yōu)秀的護理措施,能夠保障護理人員和患者雙方的利益,應該在臨床中進行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管玉杰,王延榮.糖尿病合并焦慮抑郁行護理干預的效果探討[J].中外醫(yī)療,2013,32(21):156-157.
[2] 趙金蘭,吳艷,張文莉.糖尿病患者焦慮護理對血糖的影響[J].2013,32(2):171-172.
[3] 張艷,魯文菊,李輝.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緒原因分析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7):29-30.
[4] 屠云,華飛,萬靜波,等.綜合護理干預對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10):1-2.
[5] 呂莉莉.綜合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糖控制的影響[J].當代護士,2011(9):24-26.
[6] 陳艷君.綜合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響觀察[J].醫(yī)學信息,2015,28 (32):70.
[7] 殷雪蓮,鄒玲,吳建亞,等.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質量和心理健康的影響[J].河北醫(yī)藥,2015,37(12):1909-1911.
[8] 王海玲.綜合護理對糖尿病患者51例的干預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4,34(12):60-61.
(收稿日期:2016-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