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鄭板橋有“詩書畫”三絕,除此之外,他的詞也是自成一家,甚至不亞于其他三絕。他在《詞鈔·自序》中寫道:“燮詞不足存錄,蘭亭樓夫子謂燮詞好于詩,且付梓人”。不足存錄,顯然是詞人自謙,畢竟他的鄉(xiāng)試房師樓蘭亭先生慧眼識高才,認為“燮詞好于詩”,這一評價是中肯恰切的。
關(guān)鍵詞:板橋詞;寫實;詠史抒懷;寫景戀情
作者簡介:徐文杰(1992-),女,山東淄博人,遼寧大學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明清詩詞研究。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32--01
板橋作詞甚多,但因其“為文須千斟萬酌以求一是,再三更改”。因此,留在《鄭板橋集》中的詞作雖少但卻都是精品。板橋詞以不多的篇幅描繪出他的所想、所見、所感,這些詞作按題材內(nèi)容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歌詠百姓之勤苦,揭露社會之黑暗”的寫實之作
板橋一生處在所謂的“康乾盛世”之下,但當時的盛世只是封建王朝掩人耳目的一個幌子,許多人們依舊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板橋作為下層小吏,穿破了粉飾太平的記載,與勞動人民有著直接的接觸,所以他了解底層百姓的痛楚。所謂“文以載道”,“詩言志”,詞作為文學體裁的一種自然也可以反應各種社會現(xiàn)實,板橋便以詞為工具將矛頭直指封建統(tǒng)治者,把社會最黑暗最丑陋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而這些人又以普通勞苦大眾居多。如其《浣溪沙·老兵》,作者用充滿同情的筆觸寫了一位為國家流過血立過功的老兵,卻因年老體衰,既不能打仗又無家可歸,只好在軍中幫人做些雜活混時度日的悲慘境遇。連為保衛(wèi)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士兵都如此凄慘,更不用說普通人了?!稘M江紅·田家四時苦樂歌》則寫了農(nóng)民的勞苦。
(二)“慨古今之興亡,嘆人生之淹忽”的詠史之作
板橋的詠史懷古之詞也表達了其愛國憂民之心。從歷朝舊事出發(fā),寫下諸多詠史懷古之作,警醒封建統(tǒng)治者要以史為鑒,勿要步前人后塵?!赌钆珛伞ず牍狻芬辉~,對弘光的荒淫誤國作了直接揭露:指斥弘光沉溺于“金蓮玉樹”、“只解征歌選色”,歡宴達旦,任用“犬豕包巾幘”的馬士英、阮大成,把大半江山丟了都不思悔改?!赌钆珛伞ば⒘辍愤M一步指出,連這半壁江山,也岌岌可危,如那風中殘燭,隨時都可能傾覆。以極大的憤慨揭露和抨擊了末代皇帝的昏庸誤國。結(jié)句“老僧山畔,烹泉只取一掬”,以僧道之無欲更加反襯出封建帝王的貪心。
(三)“嘆老嗟卑、直攄血性”的抒懷之作
板橋雖然天性聰敏、才情橫溢,但其生性狂放、落拓不羈,導致后來為官期間雖然勤政愛民、政績斐然,卻一生仕途不順,只當了十幾年的小吏,最后還因為民請賑而得罪長官被罷免。對于板橋這種傳統(tǒng)的儒生來說這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他一直幻想著通過“學而優(yōu)則仕”來平步青云,以自己的才華為百姓、為國家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然后功成身退。這就導致他的詞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些不被重用的憤懣之情,同時也是他一生仕途不得志的寫照。如《賀新郎·贈陳周京》,表面上看似是為陳周京鳴不平,實則是在寫自己的生平遭遇,“勉強去,裝聾啞”巧妙的用無可奈何的語調(diào)表現(xiàn)出了自己對這個黑暗社會的失望之情。在這種社會大環(huán)境下,板橋已是無能為力,于是發(fā)出了“多少雄心退”的悲號。既然無法施展抱負,那就只能隱居江湖“獨善其身”了。
(四)“描摹瑣細民情,描繪山光水色”的寫景詠物之作
板橋一生有“詩書畫”三絕,可見其才情之高,他把許多詞都寫成美麗的風景畫,讓人讀來如身臨其境:“流水遠天波似乳,斷煙飛上斜陽去”,“鴉噪暮云城堞古,月痕淡入黃昏霧”等等。這些詞句宛若一幅幅江南風景畫,色彩清雅,意境深遠,讓人心神向往。
當然,寫景詠物最重要的還是為了抒懷。感嘆時光飛逝、功業(yè)未成時寫到“名利竟如何?歲月蹉跎,幾番風浪晴和。愁水愁風愁不盡,總是南柯!”進入官場親身體會到官場的腐敗和仕途的黑暗之后,發(fā)出感慨“十年蓋破黃綢被,盡歷遍官滋味”,在經(jīng)歷了“妝傀儡”的滋味后,“多少雄心退”,亦不愿“空日費,官倉米”,萌生了隱居鄉(xiāng)村的念頭。此時詞人所向往的不過是“茅屋數(shù)間猶好在,秋水外,夕陽邊”,最難能可貴的是詞人能看破官場,抽身而退,不為五斗米折腰。
(五)“誠摯坦率、真切動人”的戀情之作
戀情詞是板橋詞的另一內(nèi)容,這類詞有的寫自己的愛情經(jīng)歷,有的寫自己與歌妓的交往之作,雖說是情詞,但卻婉而不艷,著重揭示人物的心理和性格,與“花間詞”有幾分相似,表現(xiàn)了詞人真摯、善良的性情。《賀新郎·贈王一姐》、《踏莎行·無題》、《虞美人·無題》是對少年時代的戀人王一姐的回憶與追述,兩人從小青梅竹馬,相戀卻不能在一起,從而發(fā)出“藕絲不斷連心苦”的痛苦悲鳴。
總之,在歷朝歷代現(xiàn)實主義作家的影響下,在明清追求個性解放的性靈文學的熏陶下,鄭板橋利用詞作為工具,以沉著痛快的詞風和白描的手法,表現(xiàn)了生活在“盛世”之下的人們的辛酸和凄楚,同時也擴大了詞的題材范圍,在詞史上起著承前啟后的關(guān)鍵作用,而清詞也必定會為鄭板橋留下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卞孝萱: 鄭板橋全集[M].山東:齊魯書社,1985.
[2]鄭燮: 鄭板橋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鄭燮: 鄭板橋詩詞文選[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