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潤葉是路遙筆下眾多塑造的眾多女性形象之一,也是具有悲劇色彩的女性之一。她的對理想愛情的執(zhí)著的追求,使她的婚姻生活也充滿了悲劇,從而形成了她人生的悲劇。她的人生悲劇給我們帶來了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值得我們去思考和探究。
關鍵詞:田潤葉;人生悲??;悲劇成因
作者簡介:逯惠清(1990-),女,河南省林州市人,大連大學人文學部碩士,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文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32-0-02
在平凡的世界里,平凡的人也可以擁有不平凡的人生。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塑造了一系列平凡的女性形象,有受過教育的知識女性形象,如:田潤葉、田曉霞、郝紅梅;也有中國傳統(tǒng)農村婦女形象,如賀秀連、孫蘭花等等。盡管她們的遭遇不同,也不乏有一些缺點,并且小說中也處處體現了她們所遭受的苦難,然而在這種情況下,卻能發(fā)現她們身上閃耀著人性美的光輝和獨特的女性魅力。在這樣一群平凡的女性身上,田潤葉無疑是具有詮釋悲劇人生的女性形象。盡管作者對她的著墨不多,但是卻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劇力量。
田潤葉和孫少安是青梅竹馬,從小到大的好朋友。她們擁有著美好的童年時光,家庭情況的懸殊,使他們的人生道路發(fā)生了偏離,相隔越來越遠。少安因為家庭貧困,留在了農村成為了地地道道的農民。而潤葉呢?家境的富裕,使她不用為貧窮操心。畢業(yè)后,留在在城里做了一名人民教師。從而也就注定了兩人之間的感情無疾而終。
然而她人生的不幸才剛剛開始,和李向前的婚姻對潤葉來說,是一場青春的葬禮。青春之花還沒有盛開,就已經凋零。不幸的婚姻使她心焦力瘁、面黃肌瘦??墒撬矝]有勇氣承擔離婚所帶來的壓力,于是她選擇了離開,從此開始了長時間的分居生活。田潤葉和孫少安的愛情悲劇,和李向前的婚姻悲劇,造成了田潤葉的人生悲劇。那么,她的人生悲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值得我們去探討一下。
一、客觀原因
時代社會背景是造成田潤葉人生悲劇的客觀原因?!镀椒驳氖澜纭分?,作者全景式地展現了中國當代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中國城鄉(xiāng)之間的生活面貌。田潤葉出生于五六十年代,成長于新中國最貧窮落后的時代,經歷了黑暗的文革十年和改革開放的轉型期。改革開放前的農村,落后,守舊,貧窮,一片荒涼與凄慘。生活的壓力,生存的困境,使農民飽受饑餓和寒冷的折磨。不僅物質上貧困,還帶有精神上對人無形之間造成的束縛。田潤葉生長在這個時代,避免不了時代帶給她的局限。在這樣落后而又貧困的農村,農民的思想觀念也是保守而又落后的。如果不是時代的局限,農民缺衣少食,孫少安也許不會中途退學,他們之間就不會有這么巨大的差距,而愛情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結局。時不待我,命不由人,這是無法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不可更改的客觀原因。
二、主觀原因
這里的主觀原因不僅指潤葉自己,也包括孫少安和李向前在面對愛情時的抉擇,一個是臨陣退縮,一個是迎難而上。問題就在于喜歡的人和不喜歡的人正好做出了相反的選擇,必然對田潤葉的情感世界造成了傷害。
首先,對于潤葉來說,出身于農村的她,血液里融入了農村的傳統(tǒng)意識,同時,受過教育的她,也具有了現代的思想意識。她徘徊于中國農村傳統(tǒng)道德觀念和現代思想意識之間,不能自拔,掙脫不出牢籠對她的束縛,使她的人生充滿了不幸。潤葉有著獨立的人格和女性的自尊,促進了女性意識的覺醒。她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愛情和幸福,在所有人的反對聲中依然堅持自己的追求。盡管少安的家庭環(huán)境和她有著天壤之別,她卻能夠擺脫世俗的觀念,執(zhí)著地追求自己的愛情。直到少安結婚之后,她心底始終保存著對孫少安的眷戀之情。但城市化的進程并沒有將潤葉頭腦里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意識連根拔起 ,一些落后的觀念還留存于她的靈魂深處 ,再加上性格上的一些缺點,最終她還是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在面對李向前對她的執(zhí)著追求的時候,由于不得不顧及親人的感受,使她猶豫徘徊,不能夠果斷拒絕。為了二爸的事業(yè),她犧牲了自己的幸福。違心的答應李向前的求婚,然而后悔已來不及。她有勇氣捍衛(wèi)自己,有勇氣提出分居。卻沒有勇氣提出離婚。不僅是因為她害怕外界的輿論,而且復雜的社會關系以及傳統(tǒng)道德倫理觀念也束縛著她。因此,每當她面臨重大抉擇時,除了犧牲自己的幸福,她別無選擇。潤葉的人生是寂寞的、孤獨的、抑郁的,但這些帶有祭獻色彩的行為卻是極不平凡的,也是精彩的。
其次,少安的退縮也是潤葉人生悲劇的一個重要原因。少安家庭貧窮,連孔像樣的窯洞都沒有,只是一個風里來雨里去累死累活掙工分還吃不飽穿不暖的泥腿把子。而潤葉恰好相反,家境殷實,吃公家飯。這樣的現實差別讓少安不得不顧慮。對于生活在農村的少安,骨子里浸潤著門第觀念和“男子為中心”的男權思想。所以,他深愛著潤葉,卻無力做出回應。少安收到潤葉的愛情信號后,他是激動而眩暈的,幸福突然降臨,帶給他的無以倫比的震撼。然而,殘酷的現實,使他很快冷靜下來。他想:一個滿身汗臭的泥腿把子,怎么可能和一個公家的女教師一塊生活呢?……女的在城里當干部,男的在農村勞動,這哪里聽說過?如果男的在門外工作,女的在農村,這還正常。在這個復雜的心理活動和情緒波動中,暗示了少安的無奈,更預示了潤葉悲劇性的愛情。盡管潤葉不嫌棄少安,但在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中,少安也有他自己的人生哲學:“一切都毫無辦法.對于一個普通人來說,只好聽命于生活的裁決。這不是宿命,而是無法超越的客觀條件。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實現?!边@種非常求實的生活哲學,使他把生活看得很透:他娶不起潤葉,不能給潤葉帶來幸福家庭的負累,只能使?jié)櫲~跟著他受苦,男弱女強的現實讓他除了放棄別無選擇。擺在眼前的現實和美好的理想之間的矛盾沖突,使他沒有勇氣去面對潤葉對她的深情呼喚。因此,他選擇了逃避,并且很快就和一個沒有接受過多少教育的農村女子結婚了,斷了這份感情的后路。少安知道如果回應潤葉的感情,會遇到重重的社會阻力,再加上男強女弱的傳統(tǒng)思想,他無奈地選擇了放棄。而正是少安的退縮,讓潤葉失去了抗爭的信念。
第三,李向前對潤葉執(zhí)著到近乎偏執(zhí)的愛戀是造成潤葉人生悲劇的又一原因。李向前對潤葉可以說是一見鐘情,再見傾心。從此對潤葉展開了連續(xù)不斷的愛情攻勢,潤葉對他的追求始終是逃避漠視,甚至可以說是冷漠無情。當潤葉答應他的求婚后,他被幸福沖昏了頭腦,以為幸福的生活就要來臨,心儀的女子終于要嫁給他了。根本沒想過潤葉是否是因為喜歡她,才答應了跟他結婚。從此埋下了不幸婚姻的種子。不過就算是他知道潤葉和他結婚是別有目的,他也會答應的,因為他實在是太喜歡潤葉了,沒有潤葉的人生是不會幸福的,但是他沒想到的是擁有潤葉的人生同樣也充滿了不幸。潤葉對他的反抗和兩地分居,使他痛苦不堪。父母多少次勸他離婚,他始終沒有答應父母的請求,寧愿痛苦的繼續(xù)下去也不要和潤葉離婚,并且還時時的到潤葉家里去幫忙。他始終認為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樣近乎偏執(zhí)的愛戀,不僅折磨了自己,也折磨著潤葉。
三、作者的苦難意識
“文學創(chuàng)作是一種生活經驗、作家才智和審美理想(與時代因素相關)相結合的產物。正像人間交際離不開母語一樣,文學創(chuàng)作須有生活之根基才能衍生成長,形成氣候,形成特色?!盵1]文學中的苦難和作家自身的經歷息息相關,只有經歷過生活的苦難,進而沉淀為作家主體的內心的苦難,才能進入文學敘述,寫出好的作品來。路遙正是因親身經歷和感受了國家及個人命運的多舛與變化,體驗了平民所遭受的生活苦難、情感屈辱和對現代文明生活的渴望,才創(chuàng)作了反思民族歷史文化、感懷愛家戀土的黃土地人的生活苦難、情感屈辱和心里歡歌的文學作品。正是這種直面苦難的審美意識鑄就了路遙小說的苦難情結。
路遙年少時的生活苦不堪言,這段苦難的生活經歷,深深地印在了路遙的內心深處,同時也激發(fā)了他的堅強生活意志 “你要活下去,就別想指靠別人,一切都得靠自己”。[2]“年少時獲得的這種創(chuàng)傷體驗,人生感受是難以改變的,以后的經驗并不能使之完全消失,相反,它具有一種強大的同化功能,固著在作家的心理模式中??梢钥吹剑谀晟贂r形成這種創(chuàng)傷體驗的作家,他們都傾向于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態(tài)度,更多地把筆觸伸向現實社會,具有犀利的眼光和批判的態(tài)度。”[3]路遙的苦難情結,在創(chuàng)作心理學上屬于缺失性的情感體驗,指作家在生存中由于某種“距離”而產生的關于人生意義、目的和價值的審美把握??嚯y的生活并沒有使作家自暴自棄,隨波逐流,正是因為經歷過苦難,才能更加積極地去面對人生中的坎坷,去追求人生價值。
作者內心深處苦難意識,在潤葉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潤葉經歷的情感悲劇,使她的身體和精神上都受到了創(chuàng)傷??嚯y的生活,并沒有把潤葉擊倒,這才是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這和作者的親身經歷,以及作者骨子里的形成的苦難意識息息相關。
四、潤葉悲劇人生的意義
田潤葉的悲劇是對幸福人生的追求而作的掙扎、犧牲,是別林斯基所說的“凡人的悲劇”。田潤葉的悲劇不僅僅是個人的悲劇,也是時代的悲劇,更是一代中國傳統(tǒng)女性悲劇人生的一個縮影。在新中國面臨的巨大變革之中,人作為社會中的一分子,不可避免地受到時代的局限。正因為如此,田潤葉的人生悲劇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田潤葉的人生悲劇不僅帶給人們悲慘、哀傷、同情、激憤的心理感受。也讓人們感受到了悲劇女主角的心靈之美、人性之美。路遙在突出田潤葉人生悲劇的同時,也深刻地描繪出了中國傳統(tǒng)女性的偉大和善良。李向前的意外變故是田潤葉人生悲劇的一個轉折點。在這樣一個困難的時刻,潤葉身上的人情之美被充分體現了出來。雖然傳統(tǒng)女性的悲慘命運令人同情,但像田潤葉這樣無私、這樣偉大的女性形象并不多見。同樣,田潤葉盡管情感和婚姻上遭受了不幸,但是她并沒有為此而對生活抱怨、絕望、沉淪,沒有被生活的苦難打倒。相反,她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從而使事業(yè)得到了發(fā)展??恐约旱呐?,田潤葉從一名普通的教師,最終提升為團地委副書記,獨立自主始終是她人生不變的追求。[4]。
田潤葉的悲劇性命運,促使人們對愛情、婚姻作出深刻的審視,促使人們對社會及人生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并且通過田潤葉中的人生悲劇發(fā)生讓我們正視現實,并且能夠積極地改變我們生活中許多不合理的現象。這正是田潤葉這位平凡女性的悲劇人生帶給我們的意義所在。田潤葉在與苦難的奮斗中、在人生的抉擇前給人帶來了一種崇高感,給人的生活以積極的希望。同時讓我們看到無論遭遇多大的痛苦,始終不忘追求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注釋:
[1]趙德利,《陜兩文學苦質精神的遺落與重鑄》,《社會科學》,2007年第2期.
[2]路遙《早晨從中午開始》《路遙文集》,《人民文學出版杜》2005年5月,第2期.
[3]童慶炳,《藝術與人類心里》,《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2年7月.
[4]路遙,《早晨從中午開始》《路遙文集》,《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5月,第3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