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肖申克的救贖》一直被認為是最受歡迎的美國電影之一,它深刻地體現(xiàn)出了美國個人主義核心價值觀。其中個人英雄主義的取向和體現(xiàn)功不可沒。以語言和行為為切入點,剖析貫穿整部電影中主人公的個人英雄主義,旨在彰顯個人英雄主義在美國電影中的表現(xiàn)與影響。本文目的是揭露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的個人主義讓我們更深入的理解電影是如何體現(xiàn)個人主義的。
【關(guān)鍵詞】:《肖申克的救贖》;個人英雄主義;解析
一、語言方面
在入獄第一夜,可憐的新囚胖子不堪忍受老囚犯的嘲弄和奚落而嚎陶大哭,因此招致獄警長哈雷的毒打。第二天早餐時,在得知胖子死訊時,眾人沉默,寡言少語的安迪突然詢問眾人,“他叫什么名字?”在被獄友海沃德怒斥后,他又說道,“我只覺得他該有個名字”。在眾人為慘死獄中的胖子感到惋惜時,出于對人性的尊敬,安迪以自己的方式堅持給死去的獄友靈魂上的慰藉。這是他邁出異于常人的第一步,也是他在肖申克監(jiān)獄歷練成為英雄的開端。一次偶然的機會,安迪和瑞德等被選中去車廠修補房頂。在屋頂涂抹瀝青時,安迪得知獄警長哈雷有關(guān)繼承遺產(chǎn)的煩惱,他貿(mào)然提出要幫其解決問題。被問及有何意圖時,他回答道“如果還算公平的話,我只要求給我的同事每人三瓶啤酒?!绷硪幻z警大笑著說“同事?還同事。”他無視嘲弄,繼續(xù)說到,“我想在戶外干活,要是有啤酒的話,感覺就會像個正常人,這就是我的想法”,獄警應(yīng)允了。所謂救贖,就是指用行動給予幫助使其擺脫危險或解決困難。安迪爭取到的不只是每人三瓶啤酒的愜意舒適,更為重要的是獄友們闊別己久的作為正常人的感覺。安迪稱呼獄友們?yōu)椤巴隆?,讓他的“同事們”像個正常人一樣享受著修葺自己屋頂?shù)拈e適,對獄友們的普遍訴求給予了正確的引導(dǎo),既是自我救贖又是救贖他人,眾人也第一次感覺到了他的英雄本色。
二、行為方面
個人英雄主義主張英雄需具備某種或多種過人的品質(zhì),而其在被刻畫過程中往往會具體化。這些品質(zhì)又會透過人物的行為得以表現(xiàn),包括自身行為和對外社交行為。不同狀態(tài)外在行為表現(xiàn)各不相同。安迪的寡言少語與電影本身的他人視角敘述方式使得觀影者很難發(fā)現(xiàn)安迪自身標(biāo)志性的行為特征,但安迪在影片中的三次微笑值深究。第一次微笑,車廠房屋屋頂修葺事件使眾囚犯第一次對安迪另眼相待。當(dāng)獄友弗洛伊德拿著啤酒走向安迪時,安迪說他戒酒了,只身坐在屋頂邊緣,望著天空,臉上露出了耐人尋味的微笑。這是安迪入獄的第二年,逐漸適應(yīng)監(jiān)獄生活的他除了坦然接受也漸漸萌生了對自由的渴望,像正常人一樣在五月清晨喝著啤酒修葺屋頂是他能給予自己和獄友們片刻的自由;第二次微笑出現(xiàn)于組建監(jiān)獄圖書館時,發(fā)現(xiàn)《費加羅的婚禮》并私自播放。安迪將獄警反鎖在廁所,打開揚聲器,接通電源,音樂隨之緩緩流出。安迪閉眼躺在椅子上,面帶微笑。久違的音樂穿透內(nèi)心,呼喚著他心中對自由最真切的向往;第三次微笑是在安迪越獄之后,瓢潑的大雨將滿身的污穢沖洗干凈,他赤裸著上身對著天空放聲大笑。這是整部電影里安迪情緒最為激動的一個場景。
正如他言,“希望是美好的,也許是世間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隱忍換回了自由之身,也還清了對妻子的虧欠,這就是英雄的魅力,在沉默中爆發(fā),留給世人一個遙不可及的背影。安迪的越獄打破了肖申克監(jiān)獄原有的秩序,使得自由之光照進了暗無天日的肖申克監(jiān)獄,囚徒們不再對未來迷茫,也就像瑞德所說“安迪代表了我內(nèi)心深處他們永遠也封鎖不住的那個部分,當(dāng)監(jiān)獄門最終為我開啟,我身著廉價西裝,走出監(jiān)獄大門時,會感到歡欣鼓舞的那個部分”。個人英雄主義源于自身高于自身,安迪自我救贖的過程同樣是救贖他人的過程。在整個越獄過程中,個人英雄主義支撐著安迪摒棄眼淚和宿命,靠自己的雙手打開了通向新世界的大門。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以救贖為主題,以希望和自由為主線,表現(xiàn)了主人公安迪對自身和缺乏信念的人群的救贖,個人英雄主義體現(xiàn)地淋漓盡致,很大程度上促成了該影片的成功。個人英雄主義所承載的的精神和觀念正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更新,在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的大趨勢,各國文化交流的不斷加強也為其日益豐滿和與時俱進提供了有利條件??v觀我國英雄主義的傳承和英雄形象的塑造,我們更應(yīng)反思文化中英雄的范式。重塑范式多樣、個性鮮明、性格多維的英雄,使其承載中國文化精神,教化大眾,推動社會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佳易.淺析《肖申克的救贖》[J].時代文學(xué)(上半月),2015,12:133.
[2]張錦,滿雪倩.美國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的個人英雄主義解讀[J].戲劇之家,2016,04:131-132+134.
[3]吳質(zhì)潔.美國社會文化中個人主義核心價值觀之管窺——以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為例[J].佳木斯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2013,07:28-29.
[4]陳莉.《肖申克的救贖》:美式英雄主義情結(jié)的洋溢[J].青年記者,2012,17:87-88.
[5]陳永明.《肖申克的救贖》中安迪的性格解讀[J].時代文學(xué)(下半月),2011,08:133-134.
[6]侯臘一.淺析《阿甘正傳》及《肖申克的救贖》中的美國英雄形象[J].時代文學(xué)(下半月),2011,07:214-215.
[7]姚蔚.《肖申克的救贖》中的美國文化元素[J].電影文學(xué),2011,01:113-114.
[8]蘇興莎.影像的力量:20世紀(jì)以來好萊塢電影與美國價值觀的塑造和傳播[D].吉林大學(xué),2016.
[9]楊雯博.《肖申克的救贖》中的美國文化[J].中外企業(yè)家,2014,17:241.
[10]陳丹.論美國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的個人主義[D].四川外語學(xué)院,2011.
[11]王霜凌.《肖申克的救贖》與象征主義[J].四川文化產(chǎn)業(yè)職業(yè)學(xué)院學(xué)報,2009,01: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