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注重學生運動傷害的預防工作,這也是體育與健康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師是學校體育教學活動的直接實施者。他們擔負著增強青少年體質,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重要任務。體育教師是否重視體育潛在的運動損傷危險,是影響體育教學效果的諸多因素中最直接、最具效力的因素。
【關鍵詞】:高中;體育活動;運動損傷;預防措施
運動損傷是指在體育運動中,造成人體組織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壞或生理上的紊亂,稱為運動損傷。其發(fā)生與運動訓練、運動技術、運動項目、運動環(huán)境和裝備等有密切關系,主要發(fā)生在人體運動系統(tǒng),但也包括血管和神經系統(tǒng)的損傷,在祖國醫(yī)學中屬于骨傷科的范疇,是運動醫(yī)學的重要內容之一。
一、運動損傷原因分析
體育運動,始于教學,運動損傷是教學的大敵,它不僅損害學生的健康,而且會使學生產生膽怯心理,使體育教學無法繼續(xù)進行。對體育教學中的運動損傷來說,預防比治療更重要。通過筆者實踐發(fā)現,造成運動損傷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以下內容:
1、準備活動不足
損傷的原因中,由于準備活動不充分、技術動作不規(guī)范占了受傷人數最多。少數教師對準備活動的意義認識不足,學生做準備活動比較隨便,不認真。目前常規(guī)教學中準備活動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一般性準備活動;另一種是專門性準備活動。教學中應先進行一般性準備活動,如走、慢跑、徒手操、做游戲等,然后再根據基本部分教材的特點和需要,選擇進行專門性準備活動的內容。
2、部分學生身體素質較差
在筆者所帶的學生當中,有近兩成的肥胖學生,身體素質非常差,有些動作根本無法完成。致使在做動作時因不能承擔相應的負荷量而致傷。這種情況在女生中表現尤為突出,不少女同學由于平時缺少鍛煉,力量素質和靈敏素質相當差,給完成教學任務帶來困難,同時也容易出現運動損傷。
3、思想麻痹
青春期的高中生,男同學活潑好動,愛沖動,愛表現自己,常常過高的估計自己的能量;女同學則表現為膽小,情緒低落,常常造成心理厭倦和注意力不集中,這些都容易造成運動損傷的發(fā)生。
4、場地器材和學生著裝不規(guī)范
目前我國大多數學校體育場地器材還比較落后。就筆者所在學校而言,都是硬的水泥地面,而且場地狹小、擁擠,設備數量少。很多學生上體育課不穿運動服、運動鞋,穿緊身褲、牛仔褲、皮鞋或涼鞋等。對于學生著裝不符合要求的學生,體育教師應做到堅決不允許其上課堂,并對其提出嚴肅批評,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運動損傷發(fā)生的幾率。
二、運動損傷的預防措施
體育教師作為學校體育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擔負著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使命。而教師本身都是運動的佼佼者,都有著豐富的運動經驗。只要在思想上充分認識到預防運動損傷的重要性,把學生的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一定能最大限度的防止傷害事故的發(fā)生。
1、優(yōu)化教學計劃
教師應通過教學計劃或者教案來防止發(fā)生運動損傷。教學目的是我們進行體育教學的根本依據。體育課具有教育、教學和保健的任務,保健任務應當在每節(jié)課上解決。所以在確立教學目標時,應把安全教育作為首要教學目的之一。
2、理論課指導
體育教師可以通過理論課進行適宜的指導。用典型的事例講明傷害事故的危害性和預防傷害事故的必要性,尤其要加強對一年級學生的安全教育。平時體育教師可以利用課前的導語,經常提醒教育學生,克服其麻痹思想。只要師生認真對待,積極預防,體育教學中的傷害事故就可以減少或避免。
3、嚴密的組織措施
嚴密組織教學和嚴格的課堂紀律是預防傷害事故發(fā)生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學校要統(tǒng)籌安排好全校各年級的體育課,避免班組過分集中場地擁擠現象,同時體育組要分配好各班活動的場地和器材,避免互相干擾和互相影響,另一面體育教師每學期開學初,利用引導課要宣講課堂常規(guī)和要求,嚴明課堂組織紀律,使學生真正做到一切行動聽指揮和安排。再者,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對有些項目必須采取安全措施,如上投擲課時,要畫出清晰的投擲線,規(guī)定投擲和拾器材的信號,禁止學生隨便亂進投擲區(qū)等。
4、合理地安排教材
體育教師認真專研教材教法,制定合理的學年、學期教學工作計劃,對教學安全具有重要意義。例如,某教師在課的基本部分安排了原地側向投鉛球和跳箱分腿騰躍動作,從形式上看似乎很合理,但實際上這節(jié)課的肩部和上肢分擔過重,因而容易產生肩帶損傷和因上肢疲勞而引起損傷事故。另外,體育教師要采取合理的教法,科學地安排練習順序,比如靈活性、協調性、技術性強的項目和新教材,都應安排在課的前半部練習為宜。此外,體育教師還要充分地了解和掌握教材的重、難點,以及容易發(fā)生傷害事故的環(huán)節(jié),做好預防準備工作。
5、充分的做好準備活動
準備活動可以使學生的運動器官、內臟和神經系統(tǒng)做好充分的準備,避免練習中關節(jié)和韌帶損傷。在教學中準備活動的內容和量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個體情況和季節(jié)氣候等條件而定。準備活動要充分、有針對性,做完一般性準備活動后,應做與該課主要內容相似的專門性準備活動。對運動負擔較大和易傷部位,要特別做好準備活動。在課中換項目時,應補做專項準備活動,從而達到防止運動損傷的目的。如在學習魚躍前滾翻之前,應先進行一般性準備活動,再進行頸部和全身各關節(jié)地活動,以及前滾翻練習,這樣做才不至于產生運動損傷。
6、重視加強保護與幫助
體育教學中采用保護與幫助是預防產生運動損傷的一個重要手段,體育教師在進行新、難動作教學時,因種種原因,總有一部分學生難以完成動作,此時如缺乏保護與幫助,就很容易發(fā)生運動損傷。因此,令人放心的保護與幫助會使學生在心理上有了安全感,體育教師還要布置好安全設備,并教會學生相互保護和自我保護的能力。對于那些比較復雜、多變、難度大的技術動作,應及時提示每個學生注意,使學生集中精神,專心練習。例如,若摔倒時要立即低頭、團身、收腹背部著地,并順勢滾翻;從高處跳下時,要用前腳掌著地并屈膝,以增加緩沖作用等。
綜上所述,在體育教學中,必須重視運動損傷的預防工作,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作為體育教師,必須對預防傷害事故的意義有充分的認識,只要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做好各項預防工作,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運動損傷,使其發(fā)生率降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