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春,就到了草子頭的時節(jié)。平闊的黑田畦,先是泛起一層濛濛的綠意,很快蔓成一片茵茵的青碧。這綠是鮮明的,清亮的,仿佛還帶著孩子氣的俏皮。近看時,細軟的草莖滿綴小葉,擠擠挨挨,煞是熱鬧。
草子頭是初春的美味,尤其是用它來炒年糕。從田里鉸來的一籃嫩草子頭,連竹籃浸到湖里淘一淘,拎出瀝干,按在木砧板上是碧綠的一團。灶間小缸里還浸著過年前攢下的年糕。撩出三兩根,洗凈,切片。草子頭在油鍋里一翻,碧色更濃,配上糯白的年糕薄片,漂亮極了。
可惜不過幾天,草子頭就開花了。開了花的草子頭,莖葉都老了,自然不再用來做菜。草子頭炒年糕的好日子就這樣匆匆而過。
好在還有草子花。那是浮起在田頭的一層粉紫色花霧。周作人寫浙東故鄉(xiāng)的野菜,寫到草子花時,說“數(shù)十畝接連不斷,一片錦繡,如鋪著華美的地毯”。我小時候看見的草子花田已沒有“數(shù)十畝接連不斷”的壯觀,卻是一兩畝地夾在金黃燦爛的油菜花田之間,如同艷陽天里一小段清涼的幻夢。草子花小小的一朵朵,內里卻有一番精致的心思。細長的葉莖亭亭擎起花冠,遠看狀若蓮花,近觀卻是一圈密集的花序,序周的每朵小穗都像一支迷你的小蝴蝶蘭,由素白的花心朝著瓣尖逐漸洇染上粉紫色,最后,從蝴蝶翅翼般張開的上下花舌間,綻出了纖長的蕊絲。我們有時會跑到田里去掐一束草子花,團團地集成一個花束,好像手里有了一個小小的粉紫色的太陽。
就是這樣細巧的小花,花瓣卻透著些許硬朗的質地,仿佛摩挲起來還會發(fā)出輕輕的沙響。這宣告了草子花的身份。它生在田頭,不在花圃,是實用的農(nóng)家草,不是嬌貴的觀賞花。鄉(xiāng)間種草子花,主要的用途是肥田。在兩季作物的間隙,撒上一季草子花,翻墾之后,揉進土里的草料會大大增加土壤的肥力。墾土季前,長勢茂盛的草子頭也常被割來喂飼家畜。草子頭炒年糕的鮮美,還有好看的草子花,總歸還是這場要緊農(nóng)事里的一點佐料。
對了,草子花的學名叫紫云英。多浪漫的名字啊,仿佛這才配得上那一片如夢似幻的紫意朦朧。而草子頭呢,是親切的,質樸的,腳踏實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