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上學那會兒并不愛吃面,甚至可以說討厭吃面條。
父母都是雙職工。母親會在午飯點趕回家,幫我煮面。下好面以后就用盤子扣著保溫,且沒有富裕的時間再做澆頭,通常只用鹽、豬油、蔥花、味精調成湯底。對處于生長發(fā)育期極度渴求食物的我來說,自然打不倒(方言。滿足不了的意思)胃口,這味道單一的面很快就吃厭了。
一天中午回到家,看見飯桌上用盤子罩著的面碗,已無揭開的興趣——毫無懸念,等著我的肯定又是漲得爛爛的面條。就是那天,哭著跑到母親單位里喊:“我就是要吃肉,就是要吃米飯?!焙巴瓯闩埽粝履赣H手足無措。
母親很困惑我對面條的喜惡無常。有時家中做的晚飯不夠,母親會拿一個大搪瓷杯和零錢給我和姐姐,叫我們去街上的鴨肉面店打面條回來。姐姐在付錢時會對掌柜說:“老板,讓師傅多打點湯,多撒些大蒜葉,雙蓋(兩碟鴨肉的意思。一碟鴨肉為單蓋)。”掌柜接過錢后就沖著廚房方向喊:“寬湯,多蒜葉?!比缓筠D過頭又補問一句,“小朋友,面要透一點嗎?”我會搖頭說:“要斷生?!薄皠偛艑挏嗨馊~的面要斷生!”老板下單的嗓門中氣十足。等面時,看到他跑前跑后端菜上桌收拾碗盤抹桌子。有客人對他說:“老趙啊老趙,你這樣還請什么伙計啊,伙計的活兒都讓你給搶了?!闭乒裥Φ溃骸翱腿硕嗷镉嬕裁Σ贿^來,我就當給自己舒活舒活筋骨?!边@家店的烤鴨爐子設在店門口,鴨子烤好之后,送到配菜間里切,配菜間三面玻璃一面墻,客人把烤和切的過程看得清楚透徹,真材實料的生意自然好。店從早上做早面開始到晚上八點打烊,早中晚用餐時間店里座無虛席。他看到有人站著吃面,會把自己的掌柜椅搬出來讓人坐。面好了后,他會拿塑料袋幫我們把杯子放進去打個結,跟打包好的鴨肉一起遞過來并囑咐:“小心些,杯子很燙的。”我和姐姐用幾乎小跑的速度趕回家。到家后打開杯蓋,蒜葉和著豬油香飄出來,我把頭伸過去,貪婪地把這股味道吸入鼻中,想不明白,一樣是面條,為什么街上飯店里和母親做的有那么大的區(qū)別呢。
現在想來,那時母親做的湯頭因時間匆忙總是用開水加佐料沖調而成,味寡湯稀;而飯店用的是長時間燉制的鴨骨高湯,材料放的充足,喝起來醇厚濃香。再者就是學校比飯店離家稍遠些,等我到家時面條已吸飽水分漲了兩三倍粗,用筷子一夾就斷了。嗯,下面用蔥和用大蒜葉,聞起來也不一樣。母親喜歡用蔥花,但我喜歡的是大蒜葉飄在面湯上的香氣。
無錫人吃的面不管是外面的面館還是自己在家下面,一般都用細面。細面難做,大家都去面鋪買。兒時上學途中總是要經過一爿面鋪,早上就有人排隊買面買餛飩皮子。往里面瞥一眼,畫面永遠是同一幅:男人在里屋往機器里倒面粉軋面條,女人在外頭稱量收錢。男人沉默寡言;女人嘴甜會做生意,她有時稱完面后會再搭一小坨面或幾張皮子給買的人。母親每次去總是要兩斤左右的面,吃不完攤在窗臺上晾干后收進塑料袋扎好,要吃的時候拿出來下。自從她知道我不喜歡偏軟的面后,一直買鮮面回來曬,曬干的面比鮮面耐煮且不易爛。
也是那次我哭鬧過后,她會提前在頭天夜里做好紅燒排骨、肉釀面筋、雪菜肉絲這些小菜。第二天中午給我下面時,再汆燙一把青菜。心中明白,母親已經盡最大的力來滿足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