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認為生活與教育是無法割裂的統(tǒng)一概念,生活方式決定了受教育的方式。想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必須建立起課內外之間的關聯(lián),開展豐富、多樣化的實踐活動,促使小學語文實踐化教學的實現,使其真正成為學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讓學生在更廣泛的生活活動中學習、使用和提升語文水平。怎樣才能實現小學語文教學實踐化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閱讀實踐活動的教學策略
首先,開發(fā)出學生主動閱讀文章的愛好和激情,愛好能夠促使人們高效學習,一旦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就會更積極地參與到課堂的教學當中。因此,語文教師必須按照小學生在年紀、興趣和認識能力等方面的特點,更靈活地調整其具體的教育方式,促使學生積極開展更高效更廣泛的語文閱讀,最終促使語文閱讀活動教學的高效實踐。
其次,創(chuàng)造更好的閱讀情境,保持更好的閱讀氣氛。教師必須提升自身創(chuàng)建閱讀教學環(huán)境的能力,引導學生切身體驗到特定的閱讀環(huán)境,并推動其發(fā)生興趣并積極參加,促使學生展開更廣泛的閱讀,更全面地理解到文章的思想內容。
最后,在小學語文實踐化教學中,營建出學生主導的閱讀交流平臺。新課程標準中指出了學生主導學習與教師主導課堂相結合的發(fā)展思路。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持續(xù)保持自我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性教學,開發(fā)出多樣化的閱讀活動,致力于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全面、更健康的閱讀交流平臺,指導學生在數量和質量上提升其閱讀體驗,激勵同學間展開廣泛的閱讀體會交流,培養(yǎng)高效的閱讀習慣,并持續(xù)提升學生的拓展性閱讀技能。
口語交際實踐化的教學策略
口語交際是一門具有教學獨立性的課程,是聽說雙方的互動過程,必須在實際的情況中展開,盡量與生活相關,還可以采用多種多樣的活動形式。
朗讀比賽 使學生按照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和特征,選擇不同的選題作為朗誦的材料,比如個性比較深沉的男同學可以選擇古典詩歌,而更活潑、感情更豐富的女同學則選擇抒情文。教師能合理地將課堂教學和朗讀比賽結合起來,使課堂授課發(fā)展為課外活動的基礎練習,將課外活動發(fā)展為課堂的檢測場。
故事會 在學生已經自主并通過興趣小組的形式展開閱讀和觀看他們感興趣的故事的前提下,首先激勵學生將故事講述給身邊的父母、學生和親友,然后為那些擅長講故事的同學布置任務,使其每周在班級組織的故事會上介紹。
采訪 在學生周圍,好人好事層出不窮。這些人都是學生學習的好榜樣,可以抓住機會讓學生以小記者的身份對其進行采訪,讓學生在助人為樂的同時,也鍛煉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
書面表達實踐化的教學策略
書面表達也就是文字寫作,是小學時期學生們務必要學習并獲得的基本能力,因此也成為教師重點發(fā)展的教育內容。課堂練筆按照課本上的不同單元及其涉及到的具體課文進行具體設置和劃分,可以按照不同的水平協(xié)助學生展開知識上的置換和使用,借助于課堂隨筆的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學生提升語言表述與寫作的能力。合適的隨文練筆既可以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還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道德水準。教師必須運用合適且高效的手段推動練筆形式在具體教學中的運用,從而提升小學語文的整體教學水平。
除了課堂小練筆之外,將學生不同作業(yè)和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在學校、社會、家庭中強化寫作實踐能力、趣味能力,也可以利用廣播的形式。廣播播放的內容可以是具有教育的人或者事情,也可以播放自己喜歡的作品。形式可以多樣化,實現大家主動參加,用數量促進質量,最后提升書面寫作水平的目標。
游戲活動實踐化的教學策略
在新課改的形勢下,教育理念希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發(fā)現學生的學習潛力,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在這樣情形下,就要求小學課堂要改變傳統(tǒng)意義上沉重氣氛,營造較為輕松的學習氣氛。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游戲環(huán)節(jié),不但能夠迎合小學生喜歡玩耍的興趣,同時可以營造輕松的教學氣氛,激發(fā)學生參加整個教學活動的主動性。
教學活動中游戲環(huán)節(jié)的引入,并不是簡單意義上要教師在課堂上和學生做游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按照每節(jié)課不同的內容,采用相對應的不同的教學手段,利用多樣化渠道,對教學主要內容進行設定,從而完成主要任務。在語文教學中加入栩栩如生的表演、游戲環(huán)節(jié)等,讓學生在輕松、有趣味的環(huán)境中學習語文,可以展開成語接龍、繞口令等不同形式的游戲內容。另外,還可以讓學生根據所學的課文內容編輯課本劇,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書面表達和信息整合的能力,另一方面學生在匯報表演編輯好的課本劇中,更能深刻地理解所學課文的內容,加深了對課文文本的認識與記憶。
語文源于生活,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促使小學語文實踐化教學的實現,激起學生熱愛語文的情感,讓其更加熱情、主動地投入到語文學習活動中去,從課文文本中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陳佳黎.淺析語文實踐教學[J].科技資訊,2012(23).
[2]刑勝月.關于小學語文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分析[J].學月刊:C,2012(9).
[3]郭維東.關于小學語文綜合實踐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4(19).
(作者單位:江蘇省宜興市悲鴻實驗小學)